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我们知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在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分子式相同,结构是否相同,要注意分子的空间构型,例如:它们不是平面结构,而是四面体结构.因此它们结构相同,是同一种物质、而不是同分异构体,2.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分子量也相同.但分子是相同的化合物、分子式不一定相同,因此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例如壬烷(CgH。)和条(CI。HS)的分子量相同,乙四(CH。CH。OH)和甲…  相似文献   

2.
一、增加中学生物理表象储备的意义(一)物理学科本身具有形象性特征。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夸克微粒,均有大小、形状、结构分布等形象特征,其静态物理形象由图、型、光、色、影等五种元素组成。其次,物理过程及现象具有形象性。在物理学中,每一种运动、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现象都具有与之对应的形象,如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机械振动和波、电磁感应、静电现象等都具有动态的形象。第三物理学中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观念形象。一切物理模型图形、符号、语…  相似文献   

3.
黄健 《当代电大》2001,(5):88-89
1 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分子包括糖、脂类、蛋白质、酶、核酸与维生素等。同学们要重点掌握其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氨基酸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构成蛋白质。20种氨基酸都是ª氨基酸,除感氨酸外,19种天然氨基酸的ª-C原子都是不对称碳原子,它们都是L-型氨基酸。氨基酸具有解离、等电点性质。肽键概念,肽链的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高级结构,维持蛋白质结构的各种化学键。蛋白质除具有氨基酸的两性游离、等电点性质外,还具有高分子性质,如胶体溶液性质。蛋白质的沉淀和变性。 糖类物质是含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掌握单糖(如葡萄糖)的结构性质,由于不对称碳原子而形成的立体异构体现象。然后进一步理解有关理化性质。 脂类物质不以结构定义,其共同特征是: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掌握脂的分类及其结构特征。脂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是生物体的贮能物质,以及作为组成生物膜的组分。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一切物质和一切精种现象都是有结构的,没有结构的物质和精神现象是不存在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界,从宏观事物到微观事物,都是如此。所谓结构就是事物的构成,对结构的认识应包括对结构件的认识和对结构方式的认识。结构是若干种结构元素的集合,不同事物是由不同的集合元  相似文献   

5.
一、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纯净物”与混合物不同,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这种物质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例如,氧气是一种纯净物,因为氧气只是由一种有固定组成和性质的氧分子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历年来都是高考实验的热点内容,常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将概念、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融为一体。主要集中在:(1)常见气体的检验、除杂及尾气处理;(2)常见的物质(包括离子、有机物等)检验、分离与提纯的装置和操作方法。常见题型:(1)不用任何试剂的鉴别或只用一种试剂的鉴别;(2)实验试剂的选择、实验现象和操作步骤的描述,考查语言表达能力;(3)给定某些仪器、装置选择分离物质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在喹吖啶酮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推拉电子结构且含二氢喹啉酮结构的化合物,并研究了结构改变和不同溶剂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研究发现化合物中增大的共轭体系和增强的推拉电子基团会导致吸收峰和荧光峰产生大的红移;随着结构的改变,这些化合物的荧光从蓝色变成橙红色.这些化合物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吸收峰和荧光峰都表现出强烈的红移.并进一步研究了这类荧光化合物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它们作为一类新的荧光化合物在电致发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复习要求1.熟悉常见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及反应现象。2.了解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的含义及区别。3.能正确运用所学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并根据实验现象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与推断。二、主要内容小结鉴别就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以确认它们各是什么物质;推断是根据已知实验及其现象,运用物质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推理,判断被检验样品是什么物质,或样品中含有什么物质、不含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等。(-)鉴别、推断的步骤与方法一般包括取样、操作、现象、结论四个步骤。鉴别题侧重于实验操作步骤的设计;推断题侧重于分析…  相似文献   

9.
初 中化学第二章中有以下两个较为重要的网络图 :物质混合物纯净物 单质(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化合物 (氧化物 ;…… )图 1 物质类别图 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充分利用好上述两个网络图 ,将会帮助我们学好第二章的有关知识 .一、借助分类网络 ,掌握有关概念分类网络呈现的是物质分类的初步结果 (在后续学习中 ,化合物的分类将会得到进一步的细化 ) .将物质分为纯净物、混合物的依据是 :物质中所含物质的种类是一种还是多种 ;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的依据是 :纯净物中所含的元素是一种还是多种 ;从化合物中分出氧化物的依据是 :组成…  相似文献   

10.
热和能     
【基础知识概要】温度是描述热现象的一个基本概念,温度变化的时候,物体的许多性质都发生变化.凡是跟温度有关的现象叫热现象.研究热现象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建立分子运动理论,说明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表现;另一种是从宏观上总结热现象的规律,引入内能的概念,并把内能跟其他形式的能联系起来.一、分子运动理论1.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11.
生命具有物质性,而“元素及化合物”是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整个高中生物课程体系主要就是围绕物质、结构、功能及信息几个方面展开的。在历年的高考题中,涉及本部分内容的考点主要集中在: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核酸、蛋白质、水及三大物质的检测实验。由于本部分内容知识点零碎、跨度大,分散在各个章节,因此在这一重要知识点的复习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2.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揭示和反映了物质内部结构和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高考必考的内容.纵观2011年高考试题,主要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将解释现象、定性推理、规律总结、简单计算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地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迁移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总之,化学教学在幼师教育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教学中,既不能只重知识而忽视实际需要,也不能只注意实用性而忽视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学习。1987年秋季使用的幼儿师范学校《化学》(试用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力图使幼师化学教学在基础知识和联系实际及能力培养等方面都能恰当地适应目前幼儿师资培养的需要。全书分为卤素及钠和钾、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几种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几种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五章,与中师和高中化学课本相比,幼师化学课本的理论知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相对集中,知识的深度、难度上要求较低,联系生活实际的  相似文献   

14.
化学大盘点     
基本概念和原理【考点扫描】1.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理解: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了解:能说出元素、原子、分子、离子之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符号。2.物质的分类理解: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判断单质和化合物,能将单质和化合物进行简单分类。了解: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知道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及组成特点;能说出几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理解:能判断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解释;能从宏…  相似文献   

15.
历年升学试题都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点,形成一个以性质为核心的几方面知识相结合的试题结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呢? 一、分析各类题型变换的本质,强化性质的记忆。元素化合物知识多、杂、乱,题型变化大。我将有关检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习题进行分类.如对转化制备类习题大致可分为: 1.由一种物质直接制取另一种物质。例:HCl ()→() FeCl_3或HCl→FeCl_3重点是检查盐酸的性质. 2.完成下列各步转化。例:Mg→MgO→MgCl_2重点检查镁和氧化镁的性质. 3.限定用某几种物质制取另一种物质.例:用铜、空气、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制取氢氧化铜.以检查  相似文献   

16.
甜从何来     
提起甜味物质,人们自然会想到糖,比如我们常吃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等.这些甜味物质是糖类化合物.其实,糖类化合物并非都有甜味,例如淀粉、纤维素等就无甜味.反之,不是糖类化合物,也不见得不甜,糖精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很甜,但不是糖类化合物.有甜味的物质可分50多个类型,糖类化合物只是甜味物的一个类型而已.  相似文献   

17.
一、策略引入 推断题是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维强大、知识综合性强等特点.此类题主要以若干物质之间的反应及其转换关系为素材,要求根据题给信息(化学反应规律、常见物质的颜色、物质的性质、一些重要实验的实验现象等)进行推断,确定物质的成分,并要求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能有效考查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18.
周业虹  左京平 《中国考试》2007,(4):54-55,58
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主要考查选取适当的试剂及分离方法提纯和鉴别常见物质。根据实验现象对物质进行推断和鉴定。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评价实验方案的优缺点.题目具有形式多样、知识面广、题型新颖、综合性强等特点,常以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为载体的,涵盖中学化学的典型物质。以教材实验和教材衍生实验为基础,将实验原理、基本操作、现象观察、设计评价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推断题综合性强、灵活多变,难度较大。解答推断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题意,从题给的有关特殊物质、特殊现象和特殊反应及关系等,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要能分析找到解推断题的突破口,必须要熟悉《初中化学》课本中所介绍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氧气等五种气体,碳及其含氧的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常见的酸、碱、盐等物质的性质及其间化学反应,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会写化式学或化学方程式等等。这样就能分析出有关的特殊物质、特殊现象(如生成气泡、有色沉淀等)和特殊反应以及有关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例1A、…  相似文献   

20.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是化合物的重要性质之一.掌握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变化的基本规律,对教学、科研和化工生产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从热力学及物质结构方面讨论碱金属卤化物、氧化物及硝酸盐的热稳定性变化的基本规律及其原因. 一、碱金属囟化物(MX)热稳定性的热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