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嘉玥 《宁夏教育》2023,(Z1):28-30
“县管校聘”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流动的重要改革路径,对激发中小学校办学活力、增强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城乡师资相对均衡等具有重大意义。“县管校聘”因涉及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及学校和教师利益的再分配,政府就要通过着力加强“县管校聘”改革整体推进的统筹力度、提升“县管校聘”政策执行的监管水平、健全完善校园治理体系建设等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有效推动“县管校聘”改革工作落实落地、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教师"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对激活教师积极性、推进师资均衡配置发挥着正面影响,但也存在政策预期与实施结果的偏差问题、政府管理与学校聘用的偏差问题、教师需求与激励保障的偏差问题。要使改革政策有效落地,实现预期效果,建议在政府、学校等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推动教师公务员制度建设、建立目标导向的教师交流机制、建立因地制宜的长效推动机制及保障农村学校教师权益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对策,切实增强广大教师及学校参与此项改革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县管校聘”制度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教师共享性和流动性,优化师资配置和提高教师工作活力的重要政策落实载体与举措.在全面推行“县管校聘”的关键阶段,需要重视以教师留与流的矛盾、校长权与责的矛盾、教育系统内与外的矛盾为核心的落地挑战.为确保“县管校聘”的落地扎根,教育系统内外部多方主体需构建县域内统一的保证教师能动,促进教师想动,助推教师持续动的制度体系,为“县管校聘”的依法实施、公平保障、落实质量和社会认可提供持续的动力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我国提出“县管校聘”的交流轮岗政策,这一制度对改善乡村地区与薄弱学校教师的师资力量、盘活教师队伍具有重大意义。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执行力度低、配套制度不健全、教师对政策认同感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县管校聘”政策,本文提出加强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执行力度、完善相关配套保障机制、增强教师的认同感等对策,以期能够推动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稳步推进、改善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县管校聘”是新时代义务教育教师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在全国多地调研发现“县管校聘”政策执行绩效欠佳.深入反思政策前提、管聘指向和执行模式,有助于深化政策认知、优化政策实践.“县管校聘”政策应不仅是结构性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个体性功利发展的需要,更是基于“结构-个体”整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管聘指向的应不仅是体制性的...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省肇庆市G县为例,通过多种形式的调研,分析山区县在推行县管校聘政策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G县实施县管校聘政策主要面临教师资源流动不畅、教师考核标准不一、教师参与意愿不强等问题,其原因在于顶层设计欠周密、政策激励性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对此,建议改革教师管理制度,推进教师有序流动;构建协同培育机制,缩小城乡师资差距;出台教师激励制度,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建设财政统筹机制,为乡村教师提供生活便利。  相似文献   

7.
"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政策焦点。这一政策暗含了以下逻辑前提:教师应该成为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突破口";依靠行政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交流;教师交流能对薄弱学校"填谷"。结合教育现实对这些前提进行分析,发现这项政策存在以下风险:对教师作用估计过高、对行政协调困难估计不足、对其他交流机制欠缺考虑、破坏教师原有的工作生态。为了规避这些政策风险,提出以下改进办法:建立县域内教师需求电子平台和教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摸清县域教师总体状况,统一安排总量结构;以市场机制为主,尊重教师自主选择;建立优秀教师的增量培育机制和交流期限累加激励制度;实施梯度教师交流模式,逐步扩大交流范围。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存在着对政府的过分依赖、师资储量不足、教师流动不充分、教师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的变革,不仅需要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师资配置方式以实现教师配置的重心下移,需要建立教师的"吸入机制"以增加教师的储量,而且要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提高本区域的教师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开展与地方高校特别是高师院校的合作,发挥其在师资培养、培训等方面的优势,为提高师资供应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县管校聘”是对教师资源配置行政权力的整合,是新时代政府公共职能的显著体现。“公共性”向度可以从根本上解释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逻辑框架,就是政府要求教师以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形式提供公共服务。“县管校聘”面临困境的本质是“公共性”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政策缺少法源性支持、机制架构引发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以及伦理品质的流失等。“县管校聘”的有效执行需要教育公共性理念的合理复归,通过确立教师职业专业性与公共性统一的法律地位、推进区域整体化治理、构建多主体协同的有效模式,同时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提升教师资源配置活力等举措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县管校聘”制度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管理的创新性改革。解决“县管校聘”目标群体——教师的“制度适应”问题,是推进“县管校聘”制度落实的着力点。提高教师对“县管校聘”制度的适应性,是破解制度管控下“教师逆流”难点的关键思路,也是实现刚性配置中教师资源最优化的核心举措。制度适应理论视域下,教师适应“县管校聘”制度是文本与情境相互牵制的过程,是从试探拒斥到主动嵌入的动态行动。从文本与情境的静态适应出发,重点关照教师与制度互构过程中的动态适应,是消弭教师与制度鸿沟,提升教师适应,推进“县管校聘”落实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县管校聘”战略意图在于解决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师资配置不均的问题,把教师从“单位人”向“系统人”转换,从而促进县(区)域内教师的良性流动和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通过对钦州市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反馈的问题进行问题导向,寻找适合本土的解决教师流动管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系统回顾我国“县管校聘”政策研究总体情况,主题涉及政策发展、政策文本、政策执行、工具视角、理论思辨与国际比较6个方面。这些研究对政策落实有积极意义,但亦呈现出区域政策横向关注有余而纵向发展研究不足、政策文本与实施分析颇多而政策过程分析欠缺等问题。未来可侧重开展“县管校聘”的纵向发展性研究,深挖其教育效率与产出,以多学科理论视角剖析“县管校聘”推动教师流动实效,探索其未来发展变量与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师资配置不均衡是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建立有利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体系、投入机制和教师培训机制,是促进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全社会范围内无序的教师自由流动引发师资配置不均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引起教师无序流动的关键因素在于没有建立完善和合适的教师流动制度。针对县域范围内的情况,构建合理而有序的中小学教师流动机制,并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才能在县域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实现师资均衡配置,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孟蓓 《教育探索》2006,(7):121-122
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在目前“以县为主”的教师工资管理体制下,因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城乡师资配置严重失衡。在我国城乡差别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较长历史时期的背景下,可以通过完善教师法以及相应的人事分配制度,促进职前教师到农村学校轮流工作,即通过“师役制”提高农村学校师资质量,初步实现城乡教师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6.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师资均衡配置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城市、县镇、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城乡教师队伍数量、质量、结构、稳定性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既有制度性阻碍,又有非制度性制肘。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应从强化理念引导机制、改革教师人事制度、改进教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和督导评估机制等方面来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7.
对S省9个代表性地市的部分县区开展的“县管校聘”政策实施以来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现状调查显示:部分基层校长和教师对“县管校聘”政策理解不到位,不同县(区)间教师交流轮岗推进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教师流动主观意愿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监测与调控的专业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县管校聘”政策背景下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师资交流轮岗问题的对策是:加强示范引领,提升校长和教师政策理解程度;积极运用调节杠杆,统筹省域政策推进水平;因人因事制宜,激发教师交流轮岗的主观意愿;加强监测与评估专业性,完善督导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8.
乡村教育师资问题制约着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乡村教育师资问题集中体现在缺员与超编并存的结构失衡、老龄化问题严峻的师资队伍补充不足、教学任务与专业素养失配的实践矛盾凸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乡村吸引力式微、教师的单向度流动以及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不足。乡村教育师资问题作为一项复杂性系统工程,需通盘考虑,凝聚各方合力。其改进路径为:从宏观层面加强政策倾斜,平衡乡村教师的师资结构;从中观层面推动“县管校聘”,强化城乡教师的有序流动;从微观层面完善培养模式,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胜任力。  相似文献   

19.
杨军 《中国教育学刊》2007,(7):24-27,35
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是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根本保障。从当前西北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结构的现状分析来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失衡状态。若想解决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均衡配置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政策建构;建立民族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建立适应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需求的教师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关注·视窗     
《河北教育》2011,(9):8-8
福建:“六统一”推进县域师资均衡 今明两年,福建省将在11个县(市、区)开展教师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实施教师校际交流试点,初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在试点基础上,2013年将在全省推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力争2017年全省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