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为帮助学生积累成语,提高语言修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单元都安排了成语的“读读背背”或“熟记成语”。这也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单元都安排了“熟记成语”这一练习形式,把成语编成“语串”,让学生读读背背,进而尝试运用。这些成语押韵合辙,琅琅上口.易于学生熟读成诵,同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3.
张可 《湖北教育》2007,(1):34-36
教材分析《语文乐园八》的“我来试试”版块由“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组成。“读一读”中的第一项出示了6个成语,每个成语里都有带点的字,这些字都是日常容易读错的字,学习本题.让学生掌握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积累成语;“读一读”中的第二项,安排了4组词语,  相似文献   

4.
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反映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下册起,在每个单元练习里均安排了”读读背背”板块,其中一部分就是“熟记成语”,旨在丰富学生的成语积累. 成语来自于人们的经典语言,积淀了祖先的聪明才智,它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教师不能仅从概念上向学生解释成语含义;也不能给成语下一个定义,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积累而没有应用成语,很快就会回生甚至遗忘,这也就没有了学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把对成语的考查扩大为考查熟语,这是今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部分最大的变化之一。2004年《考试说明》这一微小的变化,无疑给考生的复习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那么,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成语就是最闪亮的钻石。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下册起,每单元都安排了“读读背背”这一练习形式,把成语编成“成语串”。这些成语押韵合辙、朗朗上口,易于学生熟读成诵,有利于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但对低年级儿童而言,成语偏于深奥,该怎样引导他们领略其中蕴含的种种妙处呢?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和教学目标苏教版第四册《练习3》分《学用字词句》和《读读背背》两个板块。《学用字词句》这一版块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内容是要求学生认读街头牌匾“证券大厦、皮肤病防治所、土产日杂公司批发部、亚新美食城”,并说说这些单位是干什么的,有不认识的字查字典。第二个内容是请学生交流在课外认识的字。《读读背背》这一版块是积累成语的练习。《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在第一学段中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成语是汉语言的精粹,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被誉为汉语言词汇库中的“集成块”,至今…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单元都安排了成语的“读读背背”或“熟记成语”。这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但“特色”在我们先前的课堂里却没有礼遇到“特殊的对待”。  相似文献   

9.
<正>成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练习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安排一定量的成语来让学生诵读与积累。低年级每单元安排四个成语,中年级每单元安排八个成语,而到了高年级成语安排量达到了每单元十二个,并要求学生熟记这些成语,理解这些成语。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由此可见学生积累成语的重要性。但是许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中华民族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语言更是经典而有韵味,特别是其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成语更是一株奇葩。苏教版小语教材也把成语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安排到教材里,每个单元里都有专门的成语积累练习。作为语文教师就一定要把握教材特点,重视学生成语积累练习教学,更要让学生能积极运用成语于自己的说话与习作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语文素养。可成语教学往往被大多教师当作简单一背了之,没有系统的、有计划的训练,是很难让学生领会成语这一语言形式的美妙之处,也更难自觉运用成语于语言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熟语 熟不熟     
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把对成语的考查扩大为考查熟语,这是去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部分最大的变化之一。熟语走进了2004年高考,应该说这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体现,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在高考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2.漫游成语乐园金仁静(赣州市厚德路小学)[活动要求]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宽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活动准备]1.图片两张(完壁归赵、负荆请罪)。2成语注释若干张。3.小黑板两块(成语填空、数字成语)。...  相似文献   

13.
《练习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包括用钢笔描红、改正用错的字、画去不恰当的词、填关联词语、熟记成语、读读背背(古诗)等。练习是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同时又是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一、指导用钢笔描红,步步落实1.先请学生读一读需要描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丁剑 《新高考》2010,(10):63-63
语文学习分三大块。一是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含读音、成语、病句和古文,这些都需要平时的积累。建议大家准备一本语文积累本,可以按字典的编排方式进行积累,成语可以将  相似文献   

15.
大修订语文课本的“积累·运用”中的第一题都是“读读背背”,其中安排了不少名言警句、成语、对联或古诗词。怎样教学才能使这些知识让学生牢固掌握呢?首先,要让学生把“读读背背”的内容读正确,读通顺;然后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其他资料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以及在什  相似文献   

16.
利用歌诀形式进行教学,这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好传统。从秦代李斯《仓颉篇》算起,也有两千多年了。我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自编歌诀是个好办法。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许多基础知识苦于记忆,如作者介绍、语法知识、古文虚词等。怎样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我从传统的  相似文献   

17.
朱莉 《文教资料》2005,(3):116-117
背书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一种传统方法。也是语文教学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语文基本训练的一种手段。中学生要多读、多背点书。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要背呢?该背哪些文章、背多少?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要告诉学生明确的背书要求和具体的背书方法。背书要求可分为下列几点:首先,要背名篇,特别是我国大量的古典诗词和散文。语文课本中精选的这些古典诗文,意境优美,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譬如《岳阳楼记》、《师说》、《六国论》、《梦游天姥吟留别》、《归园田居》、《登高》、《锦瑟》等古典诗文,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这些出口成章的学…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以整合为基本理念,以教科书教学为支点,以读整本书为桥梁,以语文实践活动为推力,以探究式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进行了教学,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我带领学生边理解边背诵古诗30首,背读了成语30条,背了《日有所诵》,阅读了《米小圈上学记》《一年级的小豌豆》《一年级的小蜜瓜》以及《猜猜我有多爱你》《小狐狸买手套》等绘本,基本都是按"能力为基、课内得法、活动促进"的方式进行的。对于引导一年级孩子读书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9.
在初、高中毕业生积极准备升学考试的前夕,我应《语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的邀请,就语文学科复习的有关问题,综合谈几点建议,谨供师生在复习时参考。一、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无论是在中考或高考试卷中,都发现不少学生因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而失分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提到学习语文,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课堂上老师拿着教科书照本宣科,学生背背写写而已。其实不然。《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语文不仅在课堂,身边处处都有语文知识,都有语文的用武之地。《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