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是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以相差20倍。"在课堂教学中,幽默的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和紧张的气氛,调节疲倦的心理,创造一个使师生双方都感舒畅的魅力课堂。我在教学"习作评改"时,说:"同学们,你们经常写文章,知道什么叫‘文章’吗?《辞海》说:‘画绘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人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一直苦苦探寻,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乐趣,提升语文素养,进而爱上语文呢?唐山市教研员田贺书老师在文章中说:"初中语文课堂上要‘教有意义的语文’‘有意思地教语文’,当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而不仅仅是‘怎样教’。‘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一席话点醒梦中人,原来我一直是本末倒置,做了很多无用功啊!通过认真学习田老师的教育理论,我重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存折’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为了赢得‘大富翁’的称号,我由刚开始‘逼’自己阅读,到现在每天都要阅读,否则心里就好像缺点什么。"——这是我们带领孩子们进行"运用‘阅读存折’评价方式,促进小学中年级学生阅读教学高效研究"课题研究时一个学生说的话。"阅读存折"评价方式是借助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争胜心以及想当上"大富翁"的心理,激励大家积极参与课堂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宋丽颖 《学子》2015,(2):72
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生物课堂若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景,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发挥学生潜藏内在动力的主动性,那么这节课便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因此,在课堂四十分钟的目标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更要在"趣"字上做文章。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下面就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点滴认识。  相似文献   

6.
记得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说过:“课堂教学不仅把学生看成认知体,也是‘生命体’,更唤起这些生命体进入状态,而不能还在‘沉睡’或者‘昏迷’之中……”那么,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教育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一、结合生活实际,探索实践途径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弊端,加强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是一门科学,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是探究科学奥秘的过程。高中数学教师有必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一、把功用在课堂上朱永新教授是基础教育的现代教育专家,他的新教育理论可以说风靡全国,也给人们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启迪。他在阐述理想的智育时曾经这样说:"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过程。"应当说,数学课堂教学是否充满民主精神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关键,也是我们学生能否形  相似文献   

9.
我市推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已两年多(所谓"六模块"是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下同),这一新课改举措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可.贯彻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一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推进过程中,如果还有最值得研究和改进的话,本人认为当属"质疑"这一模块,也是最薄弱的一个模块.学生要么没有什么疑问,要么提出的问题可能不伦不类,师生都很难解答.当学生没有疑问时,许多老师为了硬凑这一模块,于是说"你们没有问题,那我还有个问题,你们来回答".当学生的问题不伦不类很难回答时,有的老师会挡回去:"这个问题,等你长大就明白啦."几次挡的结果,学生也就再也没有质疑的兴趣了.对于释疑,有的老师集中放在最后小结前这一时间段,本人认为不合时宜.质疑恰恰是学生自学与教师精讲点拨的连接点,没有了质疑,学生的自学就得不到进一步升华,教师的精讲点拨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的放矢.因此,质疑的生成符合"‘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内涵,故而应当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有推动作用;或者说质疑可以成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的高效推进剂,充实了一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0.
吕淑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原来封闭式的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实行生动活泼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内动力。只有当学生真正有了学习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跳出传统教学法的窠臼,提高课堂实效,就必须研究课堂教学策略。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教学策略有四种,分别是"整合学习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由‘反对话’走向‘对话’"。  相似文献   

12.
田东 《贵州教育》2011,(10):44-45
一、让情感融入课堂教学 记得我国著名英语特级教师彭那祈说过:"和谐的师生情感是愉悦、健康的心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令师生双方配合默契,令教学机制超常发挥,让‘教’与‘学’成为师生间共同的精神享受和生命中有价值的时光。"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让我找到了教的情趣,学生找到了学的兴趣。点滴的细节也含情。  相似文献   

13.
杨晓萍 《快乐阅读》2011,(26):97-97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艺术在于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应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情,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对小学生来说毫无感性认识的语言学科,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在《课堂:警惕"流行"的软暴力》中提到:"课堂是学生传承民族文化薪火、实现生命健康发展的场所。它应当充满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课堂教学应当对‘流行风’说不,坚决拒绝这种‘软暴力’的侵袭。"这里所说的"流行风"指的是当前较时尚的、大家公认的教学手段或教学程序。这些教学手段或教学程序能流行起来,可见其存在的合理性。但这也容易成为一  相似文献   

15.
许兵 《语文天地》2008,(3):49-50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现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有学生问:“诗中是说下‘扬州’。诗题为什么却说成去‘广陵’呢?‘广陵’和‘扬州’是同一个地方么?诗中‘之’和‘下’都是‘到’的意思吗?”面对学生的这些疑问,笔者在课堂上并不能作出明确回答。下课之后,查阅了各种资料,发现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对此问题都没有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7.
<正>阅读教学中构建能覆盖全文的阅读话题,突出重点,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地研究阅读,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出以‘一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可见,主问题设计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意义何其大也。然而审视当前的阅读教学,却不难发现,很多老师往往有心无力,  相似文献   

18.
张海英 《考试周刊》2013,(46):34-34
<正>怎样激发学生参与高中语文学习的热情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1.触动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罗杰斯说:"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里,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知识是一道障碍。如果只是单纯地就语法讲语法,就会使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丧失兴趣。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项特殊的认识活动,更是学生在诗意地言说中实现完满人格塑造的过程。可是透过浮华的公开课冷静地审视我们的现实教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成了‘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这一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着,特别是农村中学表现  相似文献   

20.
正现阶段我们都在倡导"有效教学"。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有人说:"有效课堂,应是教师的永恒追求。""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追求,更是一套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艺。"它的目的是"教学产出的‘质’和‘量’都达到了一定的预期目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不好。"就此,我认为这种预期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