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王凤兰 《学周刊C版》2014,(4):222-222
幼儿园和家庭是实施早期教育的主要环境,双方有必要加强合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当前家园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双方的角色定位不科学,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还不够高。家长育儿理念依然陈旧,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方法和出色的运作技巧,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实现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
秦达文 《家长》2023,(32):67-69
<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无法脱离幼儿家长的支持,只有双方齐心协力,做好各方面的配合,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幼儿园要重视贯彻家园合作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构建交流沟通的桥梁,让幼儿教育的各个部分形成有机整体,建立健全的启蒙教育机制,使幼儿在完善的环境中得到潜能的挖掘,感受到来自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双重关爱,在温馨的氛围中获得成长。家长和教师对于幼儿来说都是初期的教师,是幼儿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共同肩负着促进幼儿成长的责任,从根本上改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科学的教育理念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3.
走出家园合作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幼儿教育中 ,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关系的重要性一再被强调 ,不少人要求幼儿教师承担起建立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伙伴关系的责任 ,使双方能真正工作在一起。早在二三十年代 ,陈鹤琴就指出 ,幼儿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的共同责任。张宗麟也要求幼儿教师要关心家庭问题 ,深入到家庭中去。如今 ,《幼儿园工作规程》已正式把家长工作视为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理论与法规上的强调虽然增进了家园合作的开展 ,不少幼儿园创造了独特的家园合作的工作方式 ,但是 ,那种教师与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真正走到一起 ,共同讨论和研究幼儿教育中的问题 ,…  相似文献   

4.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础,同时幼儿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而家园合作的关键在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能够让双方观点能够得到支持与理解。但是由于目前幼儿工作开展的不全面性,造成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沟通并建立信任与尊重的关系,给幼儿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在对当前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各个技巧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家长工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向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密切合作者。只有做好家长工作才能实现家园合作,共同完成提高幼儿素质的教育任务;只有做好家长工作,幼儿的发展才能得到保证。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为了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必须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主要指在对幼儿的看法与教育态度、方法上互相交换意见,求得一致的认识,采取共同的行动,及时的沟通可以加强了解、促进合作,使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共同一致的教育。缺乏良好的沟通会使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产生隔阂,引起误解,影响对幼儿进行正确一致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对农村幼儿园的游戏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幼儿园、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三方面。为了完善农村幼儿园的游戏活动,需要从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游戏观、提高教师的游戏指导技能、加强家园合作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入学准备是幼儿顺利步入小学的关键,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故随机抽取长三角地区的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小学教师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三方的入学准备观念。结果发现:入学准备中,家长与小学教师对知识学习方面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学方式及理念、家园沟通等因素的影响力的认同度普遍高于家长与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指导家长更好地育儿”是新时代赋予幼儿教师新的使命。家庭教育指导是幼儿教师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佳途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分为面对面个别指导、集体性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幼儿园与家长的合作,必须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为此,首先要正视幼儿教师与家长在对幼儿评价、对幼儿期望值、对幼儿关怀照顾、对幼儿成长不顺利时归因以及对幼儿的教育态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分歧。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儿教师和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不同,观察孩子的时空条件不同,教育素养不同,缺乏及时的联系与沟通。为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双方必须共同努力,全面公正地评价孩子,合情合理地爱护孩子,易位而思,互相体谅,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入学准备是幼儿顺利步入小学的关键,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故随机抽取长三角地区的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小学教师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三方的入学准备观念。结果发现:入学准备中,家长与小学教师对知识学习方面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学方式及理念、家园沟通等因素的影响力的认同度普遍高于家长与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1.
张宁 《时代教育》2012,(20):126
家庭和幼儿园是主要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环境,幼儿教师与家长分别是这两大环境中的施教者。从这个环节上说幼儿教师与家长原本就是一种平等、合作中的伙伴。很多孩子家长不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阅历,而且有着比较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因此,教师与家长应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信任,共同提高,这样才能实现家园共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要实现家园平等合作就要确认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并充分发挥家长们的优势。我们通过与家长真诚的沟通与交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家长工作是指幼儿教师主动地以多种形式与幼儿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向家长宣传、介绍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在幼儿园家长工作中,我们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谢宝瑜 《教育导刊》2003,(8):113-114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要实现家园平等合作就要确认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并充分发挥家长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重叠影响视阈理论三大社会理论,为家园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启示是:重视家园合作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家园合作理念;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创造、投资社会资本;勇于探索、创新家园合作渠道,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主要建议是:幼儿园开展家长教育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家长参与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传递活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相关课堂活动;家长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户外活动;家长代表参与幼儿园管理。  相似文献   

16.
陆英 《师道》2014,(11):44-46
家园合作是近几年许多幼儿园着力探索的热点问题,新《纲要》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是对家园合作的肯定和认同。但是,多数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存在着“教师指挥多,家长参与少;单向灌输多,双方互动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家园共育工作的有效展开。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一直秉着“家园共育、通力合作”的理念,在沟通中求理解,在管理中求合作,更多地采用“理、引、赞”的形式,为家园双方共同推进孩子的进步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家长工作是指幼儿教师主动地以多种形式与幼儿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向家长宣传、介绍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指导和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个摇篮,幼儿园是儿童发展的熔炉。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家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应受到同样的重视,要提高幼儿素质,必须实现家园合作。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是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幼儿教师顺利进行幼儿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新时期农村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应包括依法执教、热爱农村幼教事业、热爱幼儿、勤于学习、团结协作、尊重家长、为人师表等。要通过幼儿园和教师个人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形式和渠道很多,按其直接程度可分为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两类。前者包括访谈、家长会、入离园接待、幼儿园开放日与亲子活动、打电话等,后者有致家长的信、家园联系册、园办报刊、家长信箱等。访谈是一种个别的直接沟通形式和渠道,在家与园、教师与家长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目的、任务主要是:促进教师与家长间的相互了解和熟悉;教师宣传幼儿教育的政策、法规等,介绍幼儿园情况及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双方交流思想看法及育儿经验;教师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解决育儿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等。最好是…  相似文献   

20.
亲师矛盾是指家长在与教师直接或间接的互动交往过程中,由于一方或双方的原因引发的沟通信任危机、情感关系疏远,或是不满意对方的专业水平和匹配程度,继而引发的亲师问题[1]。不可否认的是,现今家园关系中存在着家长与教师的矛盾和冲突,但家长与幼儿教师对亲师矛盾的归因却存在差异。本研究尝试剖析了亲师矛盾中亲师双方归因的现实样态,有针对性地从幼儿园、幼儿教师与家长三方面为解决亲师矛盾提出重构建议,以推动学前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