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依照巴赫金的观点。日常时间不适合于充当小说的基准时间,但新生代小说却打破了这一艺术禁忌。为了弥补日常时间的固有弱点,新生代小说采用了各种艺术手段:节令和生命特殊时刻的介入,历史时间的参与,传奇时间、生理时间、心理时间的补充,叙事时间的多变,等等,从而实现了对日常时间循环性和沉滞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时间伴着每一个人的脚步向前走,不管这个人是科学家、思想家还是作家,也不管他是少年、青年还是一字不识的老人。在伴着时间的默默行走中,有人明白了时间为何物,有人懂得了时间的珍贵,体味到了时间的本质意义,比如迟子建先生就清晰地“看到”了“时间怎样地行走”。  相似文献   

3.
建立科学的时间计量系统是描述物质运动时间性的前提。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时间的概念,而后人们对时间计量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时间计量系统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古代的时间计量系统、世界时、历书时、原子时、协调世界时。现代科学研究一方面给时间计量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提高时间计量精度创造了条件。目前,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时间计量仍在朝着高精度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第一,控制时间、注意时间表述词语、防止漏读 1.历史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多给考生分析时间,减少书写时间,因此主观性试题往往思维含量较大。如果抢时间答题,很有可能因为没有正确理解题意而失分,但答题过慢,也有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做不完题目,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利用好有限的考试时间。以笔者的经验,每道试题用于审题、分析、打腹稿(或草稿)、撰写答案所用的时间一般为该试题的总分值乘以0.5.在具体分配上,应该是2/3的时间用于审题、分析、打腹稿(或草稿),1/3的时间用于书写。如某道试题总分为24分,那么所需要的总时间应该是12分钟。应注意的是:每道试题解答完毕后,要看一下时间,如果解答某道试题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就应在以下试题的时间分配上及时调整,适当加快,防止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5.
《滨州学院学报》2022,(6):20-26
航班过站时间是影响航班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如何缩短航班过站时间一直是困扰航空公司的一个问题。为了找到影响航班过站时间的因素,指导航空公司高效利用航班,使用2万多条飞行数据,对航班属性、机型和航班类别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基于Python编程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形绘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结合散点图、直方图和密度图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影响航班过站时间的主要因素,为缩短航班过站时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许多题都给出了时间条件。在如今注重对知识的分析归纳能力的前提下,好多学生忽视了这一条件。其实,时间条件是我们历史学科的一大特色,正是有了时间,我们才可以把历史知识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进而去概括、归纳。所以用好时间这一条件,能更好地完成题目要求。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农村教师不是从技能上、方法上、创新上找突破口,而是靠重复的训练,题海战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大打时间战,阵地战,消耗战,甚至连读书的时间也没有,更不用说有时间研究教法,课后反思,探讨课改,推进素质教育了。只是靠拼青春、  相似文献   

8.
学习,要讲究效益,时间属于主要的投入之一,较少时间,较大成绩就意味着高的学习效率。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孩子“愤愤不平”———为什么我这么刻苦还不提高,有的同学又玩球又看课外书,学习时间比我少多了,可是成绩总比我好?所以学会科学管理自己的时间,向时间要潜力,对于提高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制定一个好的时间表要对学习作整体统筹,从而节约学习者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学习效率。因为许多学习者往往将时间浪费在做决定上,比如学什么、什么时间学、需要什么资料等等,这些反复、迷惑影响了正常速度。如果建立起了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就…  相似文献   

9.
初三心语     
走进初三,我更懂得了时间的可贵。初三,依然是每天24个小时,依然是每天7节正课,外加1节自习课,但我却明显感到时间不够用了。且不说那些需要背诵的古典诗文和英语单词,也不说那些看不完的堆成山的课外辅导书,单是每天的各科作业就忙得我喘不过气来。此外,还有纳入中考成绩的跳高、跳远、跑步、铅球等体育项目,我也必须每天坚持训练。一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中考的压力,重点高中的诱惑,父母期待的眼神,老师不时的旁敲侧击,都让我不得不珍惜时间,努力拼搏。只有到了此时,我才明白时间是多么的可贵。  相似文献   

10.
从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几年的实践情况上看,新课程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我国历次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朝着科学教育的生活化、动态化、开放化迈出了一大步。开放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有了更多创新的、意外的收获,但课堂教学时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使得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效率低下。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时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能够看懂时钟,你就可以知道一天的时间.但是谁也不知道,时间本身究竟是什么.时间是看不到、摸不着、听不见的,我们只能通过记录时间消逝的办法才知道时间的存在,虽然我们成功地测量了时间的分分秒秒,但时间仍然是宇宙间极其神秘的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央视春晚上的那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打动了无数观众,也使人们对“时间”有了更深的思考和领悟。“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时间把头发染白了,时间让脸上的皱纹增多了,时间让我们告别了童年,慢慢地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物理学与计量学相结合,从时间频率计量历史发展的视角,阐述了时间频率定义的更新、传统的时间频率计量标准、基于飞秒脉冲激光梳技术的时间频率计量标准。展示时间计量从以宏观量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思想向以量子物理学思想演变的发展趋势,揭示了时间频率精密计量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与时间赛跑     
滴答滴答的钟声吞噬着一秒又一秒的时间,时间的长河永无止息地向前流动着。作为初中生的我,时间当然是最重要的。我每天都是在看表办事,可以不夸张地说,办事是以秒为单位来计算的。为了弥补“时间赤字”,我只得从走路、睡觉等事情里挤时间,也只好和一些好看的课外读物忍痛割爱说再见了。渐渐地,我学会了与时间“赛跑”。也许你听了会觉得好笑———你怎么可能与时间赛跑?听我慢慢道来:俗话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提高办事效率,合理安排时间,别人做一件事的时间,我用它做了两件事,而且质量也不次于别人,就比如今天放学回…  相似文献   

15.
<正>学习是人一生中永无停止的行为,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意思。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被认为是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基石。学习是因经验使行为或行为潜能产生持久变化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是会不会学,二是爱不爱学。而在学会学习这个大主题中,学会管理时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样的时间内,有的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有的学生学到的知识很有限,成绩不理想,其中的关键是时间的利用问题。学会珍惜时间、管理时间、合理地利用时间、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是提高学习效率非常重要的几个方式。笔者以“做时间的主人”一课为例,谈一谈高中生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的心理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井中振 《教书育人》2014,(12):31-32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大多数教师没有时间研究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是靠重复的训练,题海战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大打时间战、阵地战、消耗战,靠拼青春、拼时间、拼体力、拼精力,无形中产生了职业倦怠。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如何使教师教育观念不断转变与更新,舒缓心理压力,用愉悦的心态去工作,快乐地教学、幸福地生活呢?  相似文献   

17.
高校管理中的时间效益扬州大学师范学院王志成随着高教事业的发展和人们交往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们普遍感到时间不够用,同时,又存在着浪费时间的现象。因此,增强时间观念,节约时间支出,是当前高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时间与高校管理牛顿曾为时间下了一个著名的...  相似文献   

18.
论《红楼梦》的叙事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实生活中,时间的向度是由过去而现在而未来,是不可逆转的,其刻度、跨度和密度也是不能改变的,但在当代叙事文学中,却往往打破时间的不变常规,而将它随意切割、打碎或扭曲,穿插到小说中,由“绝对的”、“物理的”、“空间的”时间转移为以价值为核心的艺术时间。《红楼梦》在对叙事时间的安排上,对于中国古典小说和现代小说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在时间上的“过去”向度而采用倒叙,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是首创。正因为作品的时间向度指向“过去”,因而就模糊了时间的刻度;与《金瓶梅》等相比,《红楼梦》的时间跨度特别长,但有时密度又特别大,作者根据需要随意拉长或加快甚至扭曲叙事时间。曹雪芹选用的叙事时间,正是那种心理时间、情感时间,即有价值的艺术时间。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体育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课堂教学时间,从树立时间观念、设计时间、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果、消除时间浪费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工具理性所宰制的“现代性”秩序导致时间的畸变,使学校时间呈现出机械化、碎片化、透支化、加速化的现代性症候。转向学校时间症结的背后,发现主体的隐退、交往的异化、身体的失衡、生活的扁平共同构成这一现代性症候的内在动因,并导致“时间至上论”“时间淘汰论”“时间金钱论”“时间单向论”等现代性时间观大行其道。为应对上述现代性症结,克服学校时间的现代性弊病,应恢复时间的德性语境,构筑彼此共鸣的时间理念;祛除偏隘的时间文化熏染,归还学生属己的时间权力;尊重内在的时间体验,共契美好向上的时间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