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人曾把语文老师的事业比成是一棵树,那么,书籍便是滋养这颗树的一片沃野了。20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让我深深地感觉到,阅读是语文老师的头等大事。腹有诗书,下笔千言,读书对一名语文老师业务素质的形成和内在气质的形成至关重要。语文老师阅读的书籍越宽泛,知识就越丰富,对语文文本的解读也就越深刻,学生也会愈发地喜欢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爱读书、能读书、会读书,前提是语文老师首先是一个阅读者.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老实说,我对现在的语文教学很不满意。我呼吁我们的语文老师要有一种勇气,你能大声地对你的学生说:  相似文献   

3.
邻校几位年轻老师要做语文教学方面的研究课题,请我帮忙指导,于是我从教学观念到实践层面和他们聊了一个下午。临走时,一位老师感叹说:"滕老师,听您谈语文教学的问题,我想能做您的学生,那帮孩子真是太幸福了!"也许这话语中带有几多恭维的成分,但我还是兴奋了好几天。跟我上课的学生一定幸福,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一个让老师、学生谈虎色变的话题。老师怕教作文:不知作文教什么,怎么教;怕批阅作文,那长长的费力劳心的批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却不屑一看。学生怕写作文:不知写什么,怎么写,搜肠刮肚往往换来的是失望的结果,越写越没有兴趣,越写越不会写。针对这种现状,我大胆尝试,在作文教学的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生作文自评、互评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读了兰瑞平老师的《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高中生周记、作文互评指导》(本刊2002.8)以及《自主互动,认真互评》(本刊2003.2)后深有感触,也忍不住想把笔者的一些所谓“经验”谈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新课标提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体现平等、民主的思想。”但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我曾经感到茫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一本《特级教师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漓江出版社),其中魏书生老师在“作文教学篇”中谈到了学生自己批改作文具体做法,对我很有启发。魏老师要求学生从十个方面给文章(主要是记叙文)写…  相似文献   

6.
仲蕾 《考试周刊》2013,(38):55-56
<正>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常听到学生这样感慨:"写作能力是最难提高的,每次考试作文写好写坏分数差不了多少。"不时听到老师们这样抱怨:"作文作业最难批改,每次花很大的力气写评语,可学生拿到作文看一眼就放到旁边,总也没有多大的改变。"师生都很头疼作文的原因,其实是没有把习作者也就是学生自己放到写作主体的位置上。因此,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修改,而老师批改后的作文又成了被宣判死刑的囚犯,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学生每次习作都没有太大的改变,越写越没信心,而老师越批越没希望,久而久之,写作便成了恶性循环,成了语文教学中的痼疾。  相似文献   

7.
英语周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可是,大部分学生存在害怕作文的心理。“言之无物”、“无病呻吟”是学生作文的通病。怎样才能使学生变“要我作文”为“我要作文”?在教学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想自己愿意想的,说自己愿意说的,写自己会写的,才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8.
孙岩 《河北教育》2003,(5):27-27
学生学语文的情感来自于师生之间真诚的情感交流,来自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爱。我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鲜活故事: 记得,我和我班的孩子们第一次见面,当我真诚地说出“把我的真心放在你的手心”时,孩子们给了我最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明白:我们之间是零距离。难忘记,新  相似文献   

9.
每次听完洪榴老师的课,我都会对语文课、语文老师、语文教学有诸多新的感受和思考。洪老师上语文.她自己就是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艺术和情感投入。总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语言、思维和情感的熏陶。洪老师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让我再一次和学生一起享受了一节唯美的语文课。拙文就以此课为例,刍议洪榴老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0.
早晨,金色的阳光洒满校园。和往常一样,我早早地来到学校迎接同学们的到来。不一会儿,一个个活泼、朝气的身影便出现了。“老师早”“老师早上好”见了我,学生们彬彬有礼,热情地打招呼,我也热情地问候他们。这时,扎着马尾辫,头上戴着漂亮头花的燕燕同学背着书包一路小跑上了二楼。看见我在教室门口站着,燕燕微笑着走到我身边,像发现什么似的,突然停下脚步,仰起头上下打量打量我,笑盈盈地说:“贺老师,您今天穿的这身新衣服真漂亮,显得很年轻。”听到这一番夸奖,我当时多少感到有点突然,赶紧说:“是吗?谢谢燕燕。”我心里感觉很甜,弯下腰,轻轻…  相似文献   

11.
孙逸群 《小学语文》2012,(7):114-117
我是个语文老师,但也有很多机会进入数学课堂。虽说我这完全是外行人看热闹,但我越听越有感触:我们语文老师,不妨去听听数学课。  相似文献   

12.
全区视导检查开始了。听课中,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的发言异彩纷呈,充分展示、张扬了自己的个性。老师们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可以说好课连连。但有一节课引起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13.
小说通过较为曲折的故事情节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是高中生普遍喜爱的文学样式,但我们的小说教学课堂,还会不时地出现老师在上面讲得眉飞色舞、唇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得索然无味、恹恹欲睡的现象。难道我们的小说教学真成了“你不教我倒还喜欢,你越教我却越没劲”?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在惊讶中读完孙双金老师的《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很佩服她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对书本内容进行质疑.能在课堂上“不拘一格”地提出连孙老师都没能想到的问题,更令人费解的是孙老师也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在思考后却“迎刃而解”了。孙老师的教学感言是“学生可畏”.我也那么认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俞梁 《新疆教育》2012,(6):13-14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作文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几年来,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学生怕写,老师怕教、怕批改。为什么写作文这么难呢?我认为,与老师对待学生的习作态度和教学作文的方法有密切关系。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作文教学应着力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乐于表达,老师要发现学生作文的优点,鼓励学生敢想、敢写。下面,我就小学作文浅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现在不少的语文教师认为,为了完成听、说、读、写的教学任务,而死啃书本,这语文课是越上越枯燥,乏味,学生兴趣不浓。针对教师们的这种观点,我认为语文教学在“活”字上下功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游鸿达 《教育》2014,(12):71-72
执教多年,发现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现在的学生不知怎么了,作文越写越没味,且大多不爱写作文,常说“没体会,写不出来”.甚至还有学生抱怨:“真烦!要是语文课不用写作文该多好!我宁愿不去春游也不想回来还要写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绝不能忽略这些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写作呢?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笔者认为,教学中可以做这样尝试.  相似文献   

18.
学习文言词类活用,学生容易受活用词本身的词义束缚,把握不了活用的真谛;尤其学生对词语的词典意义掌握得不完全、不熟练的时候,更是感到茫无头绪。教学中笔者也曾像许多老师那样,开列过不少规律,但因为太繁琐,学生不是记不住,就是越讲越糊涂。后来我采用“空词定位,补词求解”的方法,倒有柳暗花明之感。  相似文献   

19.
超越     
一曲悠扬的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在教室里响起,顿时,全班沉浸在东南亚热带雨林的情景里。伴随着音乐,我缓缓地向学生介绍盛产大象、景色怡人的泰国首都———曼谷。按照事先的教学安排,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要让学生自己谈谈这篇课文给他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根据我的设想和课文中提到的:学生应谈到小象乖巧、聪明。果然,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小象乖巧、聪明让我印象深……”几个学生回答下来,我暗自高兴,准备顺理成章地往下讲课,又一双小手举了起来。难道还会有不同的意见吗?我疑惑地看着他,“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给我印象…  相似文献   

20.
<正>读了李光烈老师的《让学生爱上语文》,心中很有感触。我想,要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学习,首要的条件是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语文教学。李光烈就是一位热爱语文教学的好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