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唐诗坛,流派众多,名家辈出。在这群星璀璨的诗歌的银河系中,有两位诗风相近、并作联句之作,工力相敌的诗人——韩愈和孟郊,时称“韩孟”,又有“孟诗韩笔”之说。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当然早已为后世推重。而孟郊也曾以一首柔情似水苍凉蕴藉的《游子吟》而使千古读者心醉。毫无疑问,孟郊在中唐诗坛上应该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事实也确实如此,历代以来较权威的文学中著作都很慷慨地为孟郊留下了一席之  相似文献   

2.
夏谒贾岛墓     
小时候,开始读贾岛诗时.总朦朦胧胧地觉得他的诗与众不同,因而特别青睐于他。随着岁月流逝.逐渐感悟到他的诗?清奇幽静”。苏轼在将他与孟郊相提并论时有“郊寒岛瘦”之说。一个“瘦”字形象地概括出了贾岛诗的特点。他正以“清真僻苦”的诗风在百家争鸣的盛唐诗坛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魏野诗体辨     
魏野是宋初著名诗人,关于他的诗,后世多把它归为“晚唐体”,但也有人指出其诗“白体”成分。首先从宋初诗坛具体情况出发,结合魏野的生活实际辨别魏野诗风的形成,然后具体从魏野诗歌题材、内容、体裁和艺术特色四个方面辨别他的诗风特点,从而辨明魏野诗歌在体派归属中争议的原因,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宋初诗坛,更好地把握魏野的诗风。  相似文献   

4.
论韩孟诗派创作特色之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韩愈、孟郊、贾岛、李贺、卢仝等为代表的韩孟诗派是中唐诗坛上的一朵奇葩。他们以“不平则鸣”为创作思想 ,创作出一大批风格迥异的诗篇。之所以产生这种诗风是有着深刻的心理原因的。而中唐时期诗人创作心理转变 ,韩孟等人仕途的曲折经历及其童年成长的生活体验等方面 ,是韩孟诗派形成独特诗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中唐元和时期,同时崛起而风格迥异的,主要有两大诗派:一是元(稹)白(居易)诗派,一是韩孟诗派。韩愈和孟郊是“韩孟诗派”的杰出代表,他们在中唐诗坛上都是盛名卓著的诗人。唐人赵玲《因话录》卷三载:“韩文公与孟东野相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两人诗风相近,工力相敌。他们高举“韩孟诗派”大旗。努力革新诗歌,以各自的创作成就,为扫荡颓弱的大历诗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奇怪的是,自唐以后,有人对韩诗却褒多  相似文献   

6.
在宋初八十余年时间里,宋人很少论及孟郊及其诗歌;至宋仁宗庆历至北宋末,学孟郊、论孟郊的逐渐多起来,相关诗风批评也随之而来,基本上确立了其“寒苦”的诗风特征;迨至南宋,孟郊诗始获得正确认识,“格致高古”、“古淡自足”,似为南宋人对于孟郊诗之印象。但从整体上看,宋人对孟郊及其诗歌的评价并不高,这一状况与宋人根于心性中和的诗学理想有关。  相似文献   

7.
曾几是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曾经从他学诗;在南宋诗坛上,他是一个有影响的作家。他曾因力主抗金受奸相秦桧的排挤而退居农村,写了不少反映村居生活的好诗。这类诗多清俊而富于生活情趣,这种诗风给大诗人杨万里开辟了道路。《三衢道中》是代表他这种诗风的名篇。诗题中的“三衢”,即三衢山,在今浙江衢县境内;“道中”就是“路上”。诗写的是初  相似文献   

8.
唐德宗是位独特的爱好诗歌的帝王,对其执政时期贞元诗坛诗风的影响是显著的,他通过宫廷诗风、科场诗风再到主流诗坛诗风的传递途径,推行"精雅"诗风,贞元诗坛主流诗风是大历诗风的延续。  相似文献   

9.
作为唐代第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孟郊苦吟的心理机制主要表现在缓解内心苦闷、追求奇险诗风、希求汲引以及留名后世几个方面。对这些创作动因的探讨,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出在普遍苦吟的中晚唐诗坛,孟郊及其诗歌的影响所在。  相似文献   

10.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七五一年),卒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八一四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作诗“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愁”(《夜感自遣》),反对大历以来流连光景,粉饰太平的平庸诗风,标举“六义”、“风骨”的传统(《读张碧集》)。其诗不嗜藻饰,直抒胸臆,深挚动人。苏轼称他“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在用字造句上力避平庸,追求古拙奇险,韩愈称其“横空盘硬语,妥帖为排奡”。他是韩孟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这派诗人所追求的奇险冷僻的作风,正是与元白新乐府运动相对,  相似文献   

11.
华岳为南宋后期“以气节特闻”的爱国诗人。他的诗风格多样,主要以粗豪使气、悲愤沉郁、真率浅显、清新自然为主,与诗坛流行的。江西”、“四灵”、“江湖”诗风迥异,在南宋后期诗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唐代宗大历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诗人,除“皆负当时盛称”的“大历十才子”外,还有刘长卿、韦应物、戴叔伦等。这些诗人们的成就大小各异,思想和艺术方面的特色也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诗歌都打上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形成了在唐代诗坛上有一定影响的一代诗风。本文拟就大历诗风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兼帝王之尊和诗坛领袖的隋炀帝在南北诗风融合的历史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首先,他提出了“非轻侧之论”,有利于抵制南方的柔靡诗风.在创作上追求“典丽”.有利于纠正隋文帝“斫雕为朴”的消极影响;其次,他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引导南北诗风的融合;最后.他招揽大批南北文人.与他们互相唱和.并对他们的创作进行评价.促进了南北诗风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试论元白诗派的五言长篇排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白诗派的五吉长篇排律,是元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元和体”,是元和时期诗坛上流行的某些创作倾向的概括。最早提出了“元和体”这一名称的是元稹。元和十四年(819),他任膳部员外郎时,献待于宰相令狐楚,①在其《上令狐相公诗启》中明确了“元和体”的由来和宪宗末年人们对“元和体”的认识。首先,“元和体”始于元和五年(810)元植贬居江陵后元白二人的制作,然后是“江湖间为诗者”和“新进小生”,竞相仿效,遂成风气。其次,元和体的内容主要是指“杯酒光景间”的“小碎篇章”和“次韵相酬”的“于言”、“五百言律诗。”…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诗人,他和鲁迅一样,从“五四”开始就站在时代的前列,在诗歌方面,他以他的新诗集《女神》登上诗坛,是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作家。《女神》的出现如狂涛巨澜,在当时所引起的轰动,无人可以与之匹敌。《女神》确实成了“新诗坛上的一颗炸弹”,它“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6.
所谓“筋力于王微,成就于谢胱”,并不是指江淹诗风受到了谢胱的影响,而是指江淹试图融情入景的努力在谢胱处得到发扬。刘宋一朝,高门士族复兴了汉魏以来重抒情的清怨诗风,但是如何将其与当时新兴的“如印之印泥”、“酷不入情”的山水诗风整合在一起.是当时诗坛必须面对的问题。江淹在调和两大诗风的过程中下启谢胱,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东野动惊俗,天葩吐奇芬。”(韩愈《醉赠张秘书》)孟郊的诗歌是中唐诗坛上一枝奇葩。他戛戛独造,苦心经营,用心血浇灌出“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的奇崛险怪、古劲苍拗的艺术花朵,在唐代诗歌的百花园中散发出奇异的芬芳。从孟郊的诗歌创作来看,明显地受到他同乡诗僧、诗论家皎然诗歌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徐璐 《文教资料》2013,(27):7-8
中唐前期诗坛曾一度沉寂,而到了元和时代,诗歌重新出现繁荣气象,各家诗派百花齐放,风格迥异,但都印上了元和时代的特色.年轻的诗人李贺深受元和的熏陶,除去奇诡的个性特征外,他的诗歌具有典型的时代社会意义.本文意在品味李贺诗歌,挖掘诗歌背后的社会环境,探讨元和诗坛的成长背景.  相似文献   

19.
唐宪宗执政后,励精图治,改革图新,推动了元和"尚怪"诗风的盛行,同时他对纤艳诗风的偏爱,致使两种诗风在同一时期甚至同一作家身上出现。通过梳理唐宪宗与中唐诗风的关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特定历史时期唐代诗坛发展的脉络,包括诗风、流派和诗人风格的变化发展情况。这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以及中唐文学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元和时期,是唐诗发展的“中兴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形成了颇具时代风貌的“元和诗风”。进士行卷对“元和诗风”的形成发展产生两大作用和影响:一是进士行卷有助于韩孟、元白两大诗派的形成和诗歌风格的确立;二是有利于元和时期现实主义诗歌思潮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