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港陆同舟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自由行"让香港与内地变得如此亲近,触手可及。可是恍惚一夜间,香港与内地的一些个体因小事引致不愉快。1月初,香港D&G专卖店门前"禁止拍照事件",惹得少数港人抗议。随后,一则"内地孩子在香港地铁吃面引发口角"的视频,更加剧不满情绪。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网络时评节目中谈及此事时,辱骂"香港  相似文献   

2.
汪闽燕 《青年记者》2017,(17):30-32
2017年7月1日将迎来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一国两制”在我国香港地区的实践总体上被认为是成功的,但也遇到了不少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一国两制”在香港被“错误”理解,导致近几年香港发生“占中”事件、普选风波以及港人和内地游客的摩擦.  相似文献   

3.
香港话剧团在华文戏剧节上演出了《新倾城之恋》,这部戏欲借张爱玲的壳而说出港人在“9·11”事件之后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第八届香港书展于1997年7月23日~2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书展的主办单位是香港贸易发展局。以北京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为团长,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总经理吴江江为副团长的内地参展团一行155人代表198家出版社参展。这是香港回归后举办的第一次书展。香港当地的报纸以“万人空巷”来形容港人对书展投入的极大热情。书展期间,每天参观人数达4万余人。书展获圆满成功。湖北省新闻出  相似文献   

5.
2012年1月16日,一网民在网站上贴出名为《火车内骂战:香港人大战大陆人》的视频。视频一出,引爆了陆港民众的情绪并引发骂战。此次骂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探析该骂战的原因,我们可以找出此类事件的发展脉络并找到解决的良方。一、陆港民众骂战事件概要1月15日,香港地铁上一内地母亲把干脆面倒到女儿手里,小姑娘捧着吃,过程中有干脆面洒落地上。香港市民韦先生见状说:"对不起,这里不能吃东西。"而该母亲嫌韦先生多事并发生争吵。教授孔庆东,就此事评  相似文献   

6.
出于各种原因,内地产妇去香港生孩子,已经成为一种风潮,引起了一些港人的注目眼泪“啪嗒”“啪嗒”地掉下来,落到眼前那盘碧绿的炒凉瓜上。是如潮水般袭来的阵痛,更是床前冷清的委屈,让这位身着粉红色病号服的准妈妈哭了。  相似文献   

7.
电视电影     
前两天与一位香港好友联系,问起非典的情况。他说香港的确很严重,“但也不能常想着坏的一面。不好的总会过去。” 其实香港的困境不是从非典才开始的,早在金融风暴之后,港人就被负资产和失业困扰。但是面对困境,香港人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解决问题,乐观面向未来。 港人的乐观精神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也有所反映。正是通过这些电影和电视作  相似文献   

8.
年还没过完,香港就发生了翻版阿珍事件。内地游客和香港导游不仅拳脚相向,还被警察带走闹上法庭。尽管当事人最终低调示人,希望以误会为由化解外界关注,但是经过传媒一天的关注,翻版阿珍已然成为年节期间,一桩大煞风景的事件。有人评论,翻版阿珍在香港绝对是偶然现象。的确,争执到面红耳赤,肢  相似文献   

9.
彭延媛  冉冉 《出版参考》2007,(12):45-45
要摘掉“业余”的帽子.就要改变香港人对体育的看法。许多港人认为.年轻时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体育上,会影响今后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我们面临着“一国两制”格局下的广播形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这决定了我国内地的广播与港澳地区的广播将长期共存。两种制度下的广播长期共存于统一的中国之中,必然会出现差别或矛盾,必然会相互比较和竞争、相互覆盖和渗透、相互交流和合作,必然会有吸收和扬弃。  相似文献   

11.
“孔庆东事件”像一个石子,在大学生中激起了一圈圈涟漪。“90后”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群体的绝对多数。他们对孔庆东的言行进行争辩,也由此让公众发现这个曾经被标签化的群体正在洗脱偏见,成为人们必须正视的意见力量。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公共事件中网络评论越来越开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网络评论的现状、在公共事件中带来的影响进行针对性分析,同时采用实例进行论证.针对在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评论的必要性和作用进行探讨,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网络评论在公共事件中的传播实践.  相似文献   

13.
史晓芳 《传媒》2003,(8):48-50
6月末公布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无疑让内地和香港的合作之“手”越拉越紧。与内地传媒领域关系频密的香港TOM集团在这种氛围中也更引入注目。刚刚完成的被市场观察家认为“为中文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提供了一条新信道”的并购华娱与AOL时代华纳携手的事件,让  相似文献   

14.
周星驰的电影少有在内地正式公映。盗版DVD《大话西游》让内地莘莘学子一下子惊觉周星驰为天人,该片也成了周星驰的无厘头巅峰之作。之后,人们就总翘首以待“盼星星”。这在港人看来未免有些诧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情况?说白了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对经过香港文化反哺的岭南文化的陌生感,距离感而产生了大为新鲜有趣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第八届香港书展于1997年7月23日至28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书展是香港回归后举行的第一次书展。所以倍受港人注目。以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邱久钦同志为团长。以陈金安、娄齐贵、余健棠、段维、谭绮、张惕、袁定坤为成员的湖北代表团一行8人参加了书展。湖北省参展图书主要是历史、文化、文学、文艺理论、教育、少儿、美术类图书和部分自然科技类图书,其中1995年以来出版的新书占75%以上。整体上看,湖北版图书在香港反映不错。考察图书销售情况和读者的种种反映,可以知道香港市民对内地图书的需求大致呈四大趋势: 一是内地出版的历史、文化、文学、语言文字和介绍中国名胜古迹、地理风俗方面的图书在香港比较走俏。港人的民族情结和对中华文化的崇尚与认知欲望在回归后表现得非常突出。湖北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湖北教育出版社的《楚学文库》、  相似文献   

16.
香港有关报纸评论,内地图书引进有四大隐忧:一是“原汁原味”用英文出版,有些书掺杂的不良文化势必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读者。  相似文献   

17.
香港的大学,突然间成了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内地“尖子生”们的一个热门新选择。一时间,警告内地一流大学正在降为二流的疾呼有之,对此“威胁”表示不屑的有之,但是,在争论到底香港的还是内地的大学算是一流时,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香港的大学是怎么办的,从办学理念到教学方式究竟与内地已经司空见惯了的高教体制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8.
“林汉烈事件出来,有部分传媒将其与林汉烈和球会的官司牵在一起,给人造成一种虚假不实的印象,这对于我和公司来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伤害,但我相信在香港和内地警方的密切配合下,这个案子一定会真相大白”  相似文献   

19.
内地女作家戴平与香港作家邝国惠并列获得香港“第一届天地长篇小说奖”的亚军,冠军名次空缺,王璞的《补充记忆》获季军。戴平从查良镛手中接过象征“书海扬帆”的奖座时露出甜美的微笑说,“第一个长篇小说就获了奖,我感到很幸运。”戴平的小说《微笑标本》,描写内地与香港的故事,以构思、设计取胜。这部描写爱情、青春和死亡的小说,它以内地古城改革开放为背景,展现内地与香港两地两种社会和文化生态的交叉变幻。邝国惠的《普洱茶》,通过一个香港青年到台湾的经历,讲述了90年代台湾青年的生活。戴平在内地当过编辑,写过短篇小说。邝国惠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到台湾上了一年大学,当过电视记者,1991年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在港选举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特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董建华当选。16日,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国务院令,任命董建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于1997年7月1日就职。这是香港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第一个由港人选举产生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出任香港最高行政首长。 英国占据香港以来先后向香港委派过28任总督,他们都是英王的代表。是中国政府决定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