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出发,探讨了概念形成的内在心理学过程,就物理概念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有效促进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提出了七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同化策略提出了在物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中,构建上位观念作固定点同化新概念和新原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解效应;在习题教学中构建上位观念,提高学生的能力效应的教学思想。对于物理学科乃至其它学科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构与前概念(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强  刘炳升 《物理教师》2001,22(8):1-2,5
在物理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前概念,就是要改造和重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认知结构的改造和重组的过程就是认知发展进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同化是指学生把外在的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是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调整和变化,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4.
同化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章竞思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同化这个概念赋予了特定的内涵。他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提出了认知观的学习理论,即同化理论。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学生能否获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  相似文献   

5.
王书元 《考试周刊》2013,(29):148-149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前概念可以同化或顺应转化为科学概念。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前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利用合作方式解决认识冲突,巩固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6.
郏宣连 《教学月刊》2004,(10):54-56
认知心理学认为:解题是一个认知同化的过程,在解题中,解题者要把问题情境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就要对问题信息进行搜寻、调整和转化,使其与既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否则同化就不能完成,问题也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学,特别是物理成绩中差等的同学,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我们物理教师和学生认真研究.一、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需要改变原有模工或另建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概念的教学是基础教育教学的关键与核心。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可为基础教育概念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吸取认知同化理论的成分。提出一些关于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对基础教育概念教学的启示,以期增强基础教育概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浅谈同化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同化概念和“认知结构同化论”1 .1 同化概念“同化一词的基本意义是指接纳、吸收和合并为自身的一部分。”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最早用同化概念解释知识的学习 ,他认为“学习过程是新观念进入原有观念团内 ,使原有观念得到丰富和发展 ,从而为吸收新观念做好准备的统觉过程 ,亦即新旧观念的同化过程。”而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则用同化概念建立了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认知结构同化论” ,该理论中的认知结构就是赫尔巴特所指的“原有观念团” ,其心理学含义是 :“认知结构 ,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地说 ,它是某一学…  相似文献   

10.
化学概念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可为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分别从概念的上位关系、下位关系、组合关系的同化方式对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普遍认为,概念的习得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途径。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的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必须重视学习者认知形态的分析与研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概念学习中以概念形成的构建方式居多,但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采用概念同化方式构建数学概念的教学内容逐渐增加,如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等。所谓概念同化,就是采用定义的方式,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正>概念是学科知识的基本元素,是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形成科学概念是深刻认识生命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也是领会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美国学者奥苏贝尔认为,概念的获得有两种基本形式: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建立新认知的过程;概念的同化是新认知与原有认知冲撞  相似文献   

13.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新知识被同化到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使认知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同化,指学习者头脑中储存了某种认知结构,它可以吸收新的信息;新的信息被吸收以后,使原有结构发生某种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学习过程实质上是语文知能同化过程。认知心理学派经过多年的研究,概括出概念与命题学习的类型及其同化模式(参见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探讨同化模式与语文学习的关系是语文教学的新课题,它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一、派生的下位学习同化模式与语文学习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或命题的概括性与包容范围高于要学习的新概念或命题,则新学的内容属于下位学习;这种学习的下位概念或命题是从原有的上位概念或命题中派生出来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心理活动的过程分析,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基本形式有概念的形成与概念的同化两种。正常的教学侧重于概念的形成。复习教学应侧重于概念的同化,即通过复习使概念的本质特征能在学生头脑中得到精确的分化。下面介绍使概念同化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教学中“力臂”概念,历来都被物理教师看作是一个难点,甚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存在着困惑,这是因为: “力臂”作为物理概念,从皮亚杰的认知结构来看,学生的学习有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同化是把新学习的概念和规律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7.
刘德美 《福建教育》2006,(12A):43-43
奥苏伯尔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有机联系起来时,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相互作用,发生了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有意义的学习便发生了。数学概念的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所学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出发,结合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对照修订后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对中学化学概念理论新授中很值得教学者注意的“概念的形成与同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概念中包含着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 ,蕴含着物理规律 ,学生只有真正地理解了物理概念 ,才能正确理解物理规律 ,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 .因此 ,讲清概念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 .要想真正让学生理解一个概念 ,就要把新概念的建立嫁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上 ,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 ,从概念的来龙去脉中讲清概念的建立 ,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电动势是高中物理电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是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并灵活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 .但由于电动势概念的抽象性 ,所涉及的…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解析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学习心理机制,即物理观念形成的同化机制,科学思维过程的逻辑加工机制,科学探究过程的认知建构机制,以及科学态度形成的心理协调机制。依据心理机制分析,提出物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四个基本理念,包括提炼单元教学大概念,序列化中心问题,生成真实情境中的非良构问题,平衡科学心理倾向内部要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