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中西方对交际语言教学途径(CLT)内涵的不同理解、交际语言教学的优缺点比较,进而对交际语言教学如何与中国英语课堂融合等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交际法教学理论要求语言教学者在教学实践中强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和使用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上都进行相应转变.因此,在教学过程实施交际法教学,强调语用能力培养,注重文化教学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自从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语言能力的概念后,1972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际民俗学的创始人海姆斯(Hymes)认为仅仅具备语言能力是不足以完成交际任务的,人们还必须有交际能力。海姆斯等人提出的交际能力理论对外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开始认识到要使语言学习者掌握一门语言,仅向他们传授语言知识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教会他们语言使用的知识。为此,英国一些教育家,如威而金斯(Wilkins)和威多森(Widdowson)等人积极倡导以交际能力为理论基础的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或曰交际语言教学法(下称CLT)。目前,CLT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教…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文化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化教学,又分为知识文化教学和交际文化教学.其中交际文化教学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了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交际文化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从语言交际文化和非语言交际文化两个方面入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逐步提高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习得语言形式的能力,即语言能力(linquistic competence),又要培养他们在社会交际中正确使用这些语言形式的能力,即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语言应在文化中教授,语言学习应在文化学习中进行。社会文化对语言交际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掌握英语文化,促进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6.
交际语言教学法的语言理论基础是交际能力理论和功能语言学理论。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目的并不局限于传授知识,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将交际语言教学法和传统的语法教学法做了简单的比较,对其倡导的四项基本原则进行了概述,并且对交际语言教学法在中国中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一半以上的信息是由非语言手段传递的。可见非语言手段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由于传统的外语教学只注重语言本身的学习与理解,忽略了对于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了解与掌握,这对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埋下了隐患.如果我们能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语言教学与非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势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交际语言教学法(CLT)是一种既以交际为外语学习的手段,又以交际能力的获得为外语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基于这一教学法,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编写了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教程.笔者发现交际语言教学法在PETS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并试图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不可分离,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探讨跨文化交际知识与大学英语的密切关系,并以实例分析了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传授跨文化交际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掌握其蕴含的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10.
外语语言教学和语用教学同步进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界对教学中的交际化、民族化特点日益重视,语用教学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语用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是在语言教学基础上传授与语言相关的化内涵,是语言教学的进一步补充,因而将语言教学同语用教学结合起来,是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本质要求,是适合我国外语教学新形势的。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宗旨。外语学习者要想真正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培养并获得语言能力,还要获得同目的语国家的人民进行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文化能力。外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教学,而且应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获得知识文化,养成摄取交际文化的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马冬丽 《教学与管理》2012,(30):124-125
一、从交际教学法(CLT)到任务型教学法(TbLT)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交际教学法占据了外语教学的突出地位。Savignon(1991)说CLT这个宽广的教学法"已成为了方法和课程的代名词,它包含了课堂学习的目标和过程。也成为了教学实践的代名词,它从社会互动角度看能力,寻求更深的语言习得研究去解释其发展。""从社会互动角度看能力"概括了CLT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国交际语言教学的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新挑战。对于面临的新挑战,主要的应对策略就是加强外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培养。只有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真正应对外语学习中的障碍和难点,从而提升我国交际语言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交际式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注重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把握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原则,灵活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淑丹  王敏  徐婷 《海外英语》2011,(12):144-145,149
文章在语言和文化关系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指导下,探讨在语言教学实践中,文化渗透的原因,文化渗透原则、内容以及在语言教学中实施文化渗透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在语言教学实践中,语言和文化互相渗透与融合,在语言的习得中了解文化,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的特定属性决定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同步的特性。文化教学是以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为主导、注重语言的“人文性”的外语教学。文化教学有利于增进跨文化交际双方的文化融合、避免交际双方的文化冲突 ,是外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对语言起着制约作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注重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输入,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阐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对文化教学的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现代语言学理论发展的角度,结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就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语言教学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见解.交际语言教学揭示了语言教学的本质,但并未解决所有的问题.交际过程因为"文化休克"现象而中断,因此交际教学中应注入文化内容.跨文化交际学提供了相应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薇 《现代语文》2006,(6):97-99
交际文化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重点,而交际文化又分为语言交际文化和非语言交际文化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包含很多重要的因素.为了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必须采用相应的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口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导致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应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注重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并把文化教学寓于语言教学之中,努力探索语言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领悟力和敏感性。在文章中,重点阐述了跨文化交际和英语口语教学的相互关系,一方面跨文化交际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英语口语教学过来能够推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我们的英语口语教学应该紧扣世界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培养出具有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