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论孔子<<春秋>>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笔法是研究《春秋》以及我国古代史籍、史学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前代学者论著不少,但都过于专精而割裂穿凿。今从《春秋》编写实际看,所谓《春秋》笔法是在继承先前史家笔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以史事、文辞、史家思想完美统一为根本准则的笔法。  相似文献   

2.
笔者用“从以‘初’字领起到以‘当是时’领起”,“从雅爱趣味到对故事性、戏剧性的追求”,“从单一的叙事体式到多种笔仗并用”三个小标题 ,着重论述《史记》在叙事上对《左传》继承和发展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3.
汲古阁刊《宋名家词》本《竹山词》、明抄《百家词》本《竹山词》与黄丕烈校理本《竹山词》,为《竹山词》传本中最重要的三本.三本各有胜处,而由黄氏所校本得《竹山词》元本目录之全目及其卷中脱佚之篇,由汲古阁本得元人题记之全文,二本价值又在明抄《百家词》本之上.而《历代诗馀》、《词综》、《词谱》、《词律》所采蒋捷词与以上传本文字多相异,于《竹山词》校勘有重要参校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蒙学教材在识字教学中的经验 提起蒙学教材,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下简称“三、百、千”)影响最大。它们编写的方式是:将所有的句子编成三字句、四字句,对称、押韵,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用字重复率极低。据统计,“三、百、千”的用宇,总字数为2708个。  相似文献   

5.
旧红学家以《左传》为标准评点《红楼梦》,其观点源于金圣叹。《红楼梦》传承于《左传》主要表现在叙述场景安排、人物刻划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刘晟 《现代语文》2013,(12):88-89
汉字是汉族人民自古以来一直用以记录汉语、交流思想的工具。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学习最基本的工具,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发展智力、提高认知能力的重要条件。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历来都把识字教学作为突破口,传统教材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正确认读并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相似文献   

7.
与我国有着悠久文化交流史的日本 ,对于《诗经》的翻译、改写 ,突出地体现了日本接受中国文化化汉为和、和汉并存的特点 ,日本学者将《诗》不断消化 ,使之融化在日本文化之中 ,形成不似《诗经》的《诗经》变体 ,从《国调周诗》、《诗经国风》及霞朗咏会的汉诗吟诵中可见《诗经》在异文化背景中之命运。  相似文献   

8.
《十善法门白史》的成书年代和性质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关于其成书年代,有元代说和明代说,关于其性质,有史学著作说和法律典章说。与上述诸说不同,本文作者认为《白史》成书于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指出《白史》既不是史学著作,也不是法律典章,而是一部政治学著作,并对《白史》的内容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介。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集中识字9》是河池市金城江区实验小学"集中快速识字教学研究"校本实验课题补充教材第三册中的课文,它集中呈现了17个带有"扌"的汉字(拭、擂、揍、掩、捣、拥、扮、抚、拐、扭、拆、撒、摄、攒、挪、揪、押)和一个"羞"字,共18个汉字,以及由这些汉字组成的词组和相关的韵文。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历时性的艺术体式之一,这种传统观念,使人们长期忽视对诗的共时性理解。就《楚辞》、《诗经》的研究而言,运用共时性理解可以解开其内容以及形式方面的诸多谜一样的问题,如《离骚》“求女”、《九歌》“事神”、《诗经·桑中》“思孟姜、孟弋、孟庸三人”的真实内涵,《离骚》一诗的多元隐喻模式、其隐喻与转喻的关系,《诗经》的语言形式特征,以及历史“语境”中共时性要素对解读《诗》、《骚》的意义等。共时性理解法与目前流行的那种逸出文本,并最终导致文本整体性消解的所谓文化分析法不同,它主要是文本分析法,重视文本中各相关要素的互相规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识字状况测验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编制了一套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识字状况测验(CCLD)。CCLD测验既可以静态地反映儿童当前的识字总量,又可以动态地反映儿童的识字能力,对阅读障碍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研究一将CCLD测验在113名3-5年级普通小学生群体中进行了试测,结果表明它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指标。研究二通过在3名阅读水平落后儿童中的试测,发现该测验能有效地区分阅读障碍引起的识字问题与非阅读障碍原因导致的识字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谜语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的大众文化。谜语中的字谜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现象,与俗字的产生和应用有着长久而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字谜中汉字形、音、义的解析,借以考察汉语俗字在文字观念上表现出的各种特点,从而为汉语俗字学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高泽峰 《海外英语》2014,(3):198-199
At present,there are unharmonious factors existing in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which particular manifest in the means of family education.The Three Character Primer,as an epitome of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can provide enlightenment on building a democratic and harmonious family education means.  相似文献   

14.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影响甚大的蒙学读物,700年来深受群众的欢迎,其中隐含的"中和"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影响深远,对于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字部首法所用单字切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字部首法所用的切分主要用于合体结构字中,对选取部首具有重要的意义。专门的研究仅有20多年的历史,表现出现代汉字部首法体系趋向缜密并向深处发展的趋势。在切分的依据、原则和难点这些重要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按照汉字外部结构切分可能会最大限度地覆盖汉字,同时使内部系统性与社会应用性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字典》大约收了420个叠体汉字。重叠类型主要有二叠和三叠;构形模式为会形合成字和会义合成字;构意主要为表位置关系、表数量和表性状。分析叠体汉字的构形与构意,探求叠体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汉字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教本及丛书对汉字偏旁和部首的解释是明晰的,但对什么样的字可作偏旁分析、偏旁和部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很少有详尽明了的阐述。本文就此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对理解、掌握和使用汉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以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为基本框架,通过拼图性学习和常规性学习两种不同学习生字方法的实验比较,对儿童识字的一般性规律进行研究。得到结论:拼图性识字在记忆的保持上优于常规性识字;拼图性识字在学习有笔画难度的字上优于常规性识字;拼图性识字同样符合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拼图性识字教学符合儿童以动作思维为主的认识特点,符合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能提高对字形记忆的效果,让儿童可以有效、有趣、自主进行早期识字学习。  相似文献   

19.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为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与汉字的特点紧密相联,有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汉语言文字文化。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中最有活力、最辉煌灿烂的一部分,它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国文学之所以能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精神风采,与独具魅力和表现力的汉语言文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王羲之的书法理论与实践,使汉字通过毛笔书写走上了今体书写科学的巅峰。王羲之不仅是汉字书写的领军人物,更是用笔科学的典范。他走过的书写发展道路,是汉字今体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