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生态学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高等教育大幅度扩招以来,急剧快速发展使得高等教育规模超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而破坏了系统原有的生态平衡,在宏观上出现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失衡、规模扩张与教育质量的失衡、东西部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失衡和高等教育发展结构性失衡等问题,本文以生态学的视角分析这四个失衡问题,并提出以生态观来引领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内涵式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教育系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失衡问题。本文应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在揭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效率失衡与公平失衡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高等教育系统回归平衡的路径选择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等教育产业化引发了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文章借鉴穆尔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提出"教育生态系统"概念,并对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失衡和平衡进行描述与分析,从教育生态系统平衡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提出应采取体现受教育者的消费主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保持教育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等措施,维持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家伯顿·R·克拉克的高等教育基本价值观,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存在着正义、能力、自由和忠诚四种基本价值观念。这四种价值观念中,"能力"倾向于发展个体的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自由"偏重探索真理的知识本位教育目的,"正义"和"忠诚"则代表了社会本位观的教育目的,四种价值观念在系统内既相互冲突又可相互协调,在这四种既有矛盾又可整合的基本价值观视野下探讨高等教育目的具有现实性意义,据此树立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高等教育目的观。  相似文献   

5.
民俗学作为一门研究民俗文化的专门学科,其自肇始,就与我国高等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民俗学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民俗学教育的发展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正在迅速成长,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本文分析了民俗学与高职教育的相互需求关系,提出高职民俗教育是我国民俗学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并设计了民俗学走向高职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83):160-161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也必然在国际化的视野下发展。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呈现与日俱增的态势,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学生出国留学存在高等教育供需失衡、单一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多元化发展需求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分割与社会阶层流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高等教育学制改革与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制体现出一国教育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中国近现代学制的建立与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现代化的进程。但是我国现行学制仍是上个世纪50年代学制的延续,已严重滞后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高等教育上的诸多弊端,如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结构性的失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要脱节等,其症结多在于学制建设的滞后性。要使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势在必行。出台高等教育分类标准、理顺各系统的关系、将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等不失为有益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产品供求发生于教育过程的起点,其实质是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给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高等教育产品供求经常处于不均衡状态,高等教育产品的供求失衡有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两种表现形式。纯粹的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方式各有其缺陷。我国民办高校收费应当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也必然在国际化的视野下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市场背景下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呈现与日俱增的现状,我国学生出国留学存在我国高等教育供需失衡与跨境配置,单一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多元化发展需求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分割与社会阶层流动,我国学生出国留学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大幅度扩招以来,经过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历史性地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短时间内规模和速度的急剧发展使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失衡现象。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失衡现象,并提出了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河北北部明起源过程有着鲜明的特点:两种经济并重交错共存,向明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具有化多元和不平衡性,起源早但很晚才进入明社会。这些特点都是和此地的地理生态环境及其变化息息相关的,并且能够有助于中国整个明起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教育学意义上说,"适应性"是指教育主体根据客观的当前要求、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能够积极应对、主动调整和改变自身的特征的能力。高等教育系统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不断进行信息交流,自动调节、优化结构来恢复稳定状态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高等教育适应生态环境是一个动态的"适应—不适应—适应"的过程。西部高等教育现况是:高等学校数目少、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小、竞争力低;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错位现象;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不均衡,专业设置失衡。因此,增强西部高等教育生态适应性必须构建"政府主控、社会主导、高校主体"的长效运行机制,促使西部高等教育与生态环境的真正适应。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关注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不断完善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管理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发展区域高等教育要充分认识它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本文立足于科学教育发展观,从政策、经费、高校自身三个方面就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重庆市职业教育的调查分析发现,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公平性缺失引发的职业教育机会的区域性失衡,支撑性不足引发的核心教育资源的匹配性失衡,协调性孱弱引发的职业教育结构的局部性失衡,水平性阻滞引发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效力性失衡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症结在于职业教育城乡二元化困境及相应的教育体制障碍。实现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彻底打破城乡分割、高职中职分裂、学校脱离行业的体制,重点在于为办学管理体制、投入配置机制、人事管理体制等提供统筹保障。  相似文献   

15.
西南多民族边疆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而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则是促进西南多民族边疆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路径。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演进状态,通过调控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推进民族高等教育公平进程,从而促进西南多民族边疆地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相似文献   

16.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现代大学重新进行制度变迁与制度设计的再造,更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重建运动和制度选择.现代大学制度法治精神的重塑,应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依法调整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以及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高校与政府关系的良性运行,依赖于"有限政府"的"依法行政",政府对大学管理权限应集中在行政规划、行政监督、行政指导、经费分配等方面,其他事项则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范畴.而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则表现为公共教育权与社会教育权的博弈与平衡,通过"协调与张力模式"的整合,使二者的关系从索取走向支持、从非均衡走向均衡、从冲突走向融合,从而实现高校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应彰显高校的学术逻辑,建构学术权力本位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转型时期北京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生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目前存在失衡现象,同时也面临着从自考助学向职业教育转型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基于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对北京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生态分布、生态类型、投资生态等进行了生态分析,并对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表现在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方面。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考虑改革我国的财政体制、教育体制和大学生就业体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职教育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其某些发展环节仍很薄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探讨了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保障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的生态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环境是以高等教育为中心,对其发生、发展和存在产生制约和控制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要保持一种生态平衡才能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主要受制于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交换关系、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平衡两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