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水平基因转移现象的发现使生物进化的途径有了多方面的变化,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水平基因转移主要发生在原核生物和单细胞真核生物中。本文对原核生物和单细胞真核生物的水平基因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有关知识属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相关考题也属常见题型,但由于本部分知识较零碎,且容易混淆而成为同学们复习时的一个难点.本文就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及相关易混淆知识作归纳总结,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相似文献   

3.
就转录过程中DNA双链解旋所需要的是RNA聚合酶还是转录因子进行了分析,包括转录过程中的相关概念,原核生物、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过程等,并得出原核生物转录的解旋过程是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完成的,而真核生物转录是在转录因子的直接作用下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和遗传信息存在明显差异 在基因组结构上 ,原核生物结构简单 ,信息量少 ;真核生物结构复杂 ,信息量大 在基因表达调控上 ,虽然二者可以在复制、扩增、基因激活、转录、转录后、翻译和翻译后等多级水平上进行 ,但转录水平调控是主要的 如何实施调控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环节更多  相似文献   

5.
原核生物(Procaryotic organism)是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原核生物种类较少,包括蓝细菌、细菌、古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约有2350种。在高中阶段.这方面知识了解有限,主要掌握几种常见的原核生物.常见的考查内容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及其特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等,但学生往往将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混淆影响答案的准确率。解决这些考点的前提是必须知道题中考察的生物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通量测序结合显微镜计数的方法研究了鸭河口水库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组成.结合OTUs数、多样性指数分析、稀释性曲线、PCA分析和UPGMA分析,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排序为:库心>坝下.高通量测序表明库心和坝下微型浮游生物分布于38个和33个门,浮游植物有隐藻(Cryptophyta)、绿藻(Chlorophyta)等4个门,浮游动物主要有微型后生动物(Metazoa)、双鞭毛虫(Dinoflagellata)、丝足虫(Cercozoa)等8个门,表明两组样品具有丰富的群落组成.显微镜计数法共检测出库心和坝下区域浮游植物6门和浮游动物1门,共28个属,浮游植物主要为绿藻(Chlorophyta)、隐藻(Crypt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等,浮游动物只检测到轮虫动物门(Rotifera).比较两种方法,高通量测序能检测到更丰富的浮游生物群落信息,传统的显微镜计数法能对物种鉴定更精确,两者结合使用,能取长补短,推动浮游生物群落及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7.
根据微生物的组成单位不同,把微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类、真核生物类、病毒类和亚病毒类。对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关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类比较,并对这些微生物的结构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王晓媛 《考试周刊》2010,(54):222-223
微生物是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高中生物常见的微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类、真核生物类和病毒类。本文对高中生物中常见的一些微生物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让学生更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存在的差异,根据高中生物学"基因工程"的教学内容,梳理出学生学习和讨论过程中常存疑惑的三个问题,并就相关问题展开分析,目的在于通过三个问题解析,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4种落叶果树土壤根际真核生物结构多样性,对石榴、桃树、银杏、樱桃土壤根际真核生物结构的多样性进行测序、分析。共得到2 368个OTUs,银杏样品的辛普森指数相对较低,香农指数相对较高,显示该样品群落多样性相对较高,银杏样品的ACE指数和Chaol指数都比其他样品高,表明银杏样品群落丰富度相对较高。在属水平上,石榴样品真菌群落有4个真菌优势菌属,主要是毛壳菌属(18.68%)和镰刀菌属(6.77%)。桃树样品真菌群落有5个真菌优势菌属,主要是镰刀菌属(8.87%)和毛壳菌属(7.00%)。樱桃样品真菌群落有6个真菌优势菌属,主要是毛壳菌属(22.66%)、镰刀菌属(15.91%)及被孢霉属(11.16%)。银杏样品真菌群落有7个真菌优势菌属,主要是毛壳菌属(9.08%)和Parastagonospora(5.83%)。4种果树样品的优势类群主要是真菌,不同果树样品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Pollution discharge disturbs the natural functions of water systems. The environmenta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are sensitive key indicators to the impact of water pollutant on the microbial ecology system over time. It is meaningful to develop a way to identify the microbial diversity related to heavy metal effects in evaluating river pollution. Water and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eight sections along the Tiaozi River where wastewater and sewage were discharged from Siping City in northeastern China. The main pollutants content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were analyzed. As the primary metal pollutants, zinc (Zn) and arsenic (As) were recorded at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s of 420 and 5.72 μg/L in the water, and 1704 and 1.92 mg/kg in the sediment, respectively. These pollutants posed a threat to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as only a few species of bacteria and eukaryotes with strong resistance were detected through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Acinetobacter johnsonii, Clostridium cellulovorans, and Trichococcus pasteurii were the dominant bacteria in the severely polluted areas. The massive reproduction of 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almost depleted the dissolved oxygen (DO) and resulted in the decline of the aerobic bacteria. It was noted that the pollution reduced the microbial diversity but the L. hoffmeisteri mass increased as the dominant community, which led to the overconsuming of DO and anaerobic stinking water bodies. Water quality,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icrobial populations have obvious consistencies, which mean that the heavy metals in the river pose a serious stress on the microorganisms.  相似文献   

12.
生态库容及其调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坝是一种在流域和地区水平上对河流连续体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水库的运行方式将对河流生态系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基于河流的最小允许生态径流和适宜生态径流过程的客观存在和要求,从水生态系统与水利工程和谐统一的角度,探讨了在水库设计运行和管理中建立有关水库生态蓄水位,预备水库生态库容的概念和方法,并进一步对水库调度在考虑河流生态安全的目标下,对水库生态调度要考虑的影响因子原则作了讨论和分析,并用新疆大西海子水库和三峡水库实例进行了例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梅江水系7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对梅江水系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为治理改善梅江水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了该技术的操作程序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环保部门通过河流水质监测站点来采集河流水质数据,并将实时水质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我们设计了一种能够实时反映河流水质状况的系统,检测中心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达到对河流水质状况的监测,为管理部门提供现代化管理工具和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十年来不断增多水力电站建设和城镇河畔围堤造地的现象及水力电站和围堤造地时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作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生态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9年4月中、下旬对岷江支流越溪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并应用生物指数对河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越溪河春季共采集到底栖动物46种,其中节肢动物22种,软体动物19种,环节动物4种,扁形动物1种.不同微生境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平均生物量和各类群平均密度差异较大,体现了植被较丰富、工业相对不发达而水电开发较早的丘陵地区河流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典型特征.生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小井沟河段水质清洁,符合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以一体化生物反应器中运行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结合生物分析方法,长期观察活性污泥物理特性,并对系统活性污泥中的微型动物进行了连续监测,统计污泥中生物相的种类、数量及特性,研究生物相与运行效果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本装置系统中生物种类数量丰富,利于提高装置的处理效果。微生物优势种群及其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波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COD去除率与污泥中纤毛虫、鞭毛虫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由于溶解氧持续偏低,系统内发生丝状菌膨胀现象,纤毛虫大量减少,钟虫头顶气泡,轮虫、表壳虫、漫游虫大量出现,并且出现少量的线虫。  相似文献   

19.
怒江是我国仅剩两条尚未开发的处女江之一(另一条是雅鲁藏布江),怒江的开发与否引来理论界的热烈讨论,通过从理论上分析争议的主要之处,对怒江流域现状和水能开发潜力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怒江水能开发对中下游沿岸地段及潞江乡 (原坝湾乡 )生态、经济影响的研究,力求为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化妆品生产用水的微生物污染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妆品生产用水微生物污染是造成化妆品产品微生物指标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针对广东地区化妆品生产用水采用的典型水处理工艺.模拟相应的水质条件和生产环境,通过各环节工艺流程水质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找出化妆品生产用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