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07湖南高考考生作文误用海子苏轼等事迹名句来论证诗意地生活,折射出语文教师于课文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只有纠正这些不正确的观念,才有利于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考点梳理】新《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古诗文默写的主要考点有:古诗词中优美句子的默写运用,文言中优美的句子、重点句子,与课文有关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写和运用,通常是格言、警句、俗语、哲理语、中心句等。古诗文默写的主要题型有: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  相似文献   

3.
在高考复习中,对于古诗词名句的复习应着眼于两个方向:一是针对高考卷中的名句默写题,要让学生熟读背诵初高中古诗词篇目中的名句,并达到默写无错字的复习目标;二是充分发挥古诗名句在高考作文中的重要实用价值,让学生在作文中自觉地运用名句写好作文,巧用古诗名句是使文章有文采、充满文化底蕴的有效途径之一,巧用古诗名句入文是高考作文高分策略之一,而许多老师却常忽视这一方面的引导和教学。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作者仔细研究了1996-2006年十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特别是近五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撰写了《妙用古诗巧铸佳文》一文,本文精选高考满分作文中的典型例子,从中探讨让名句成为作文一大亮点的具体方法、思路和规律,力图总结出系统性较强的方法技巧,让学生把握规律性东西。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怕作文,有口头禅可作证:“作文难,作文难,一提作文心就烦。”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怕文言文,有戏言可作证:“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既然如此,不如“以毒攻毒”,让作文与文言文来个资源整合,使两者的学习互相融合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尝试将作文与文言文牵手吧:一、与古代诗词牵手,让名句为作文增色新课程实施后,小学生要求背诵80首古诗,中学生要求背诵50篇古诗文。在古代诗词的浩瀚领空中,熠熠闪光的是古诗词名句,这些名句不但寓意丰富而且语句华美,用古诗词中名句镶嵌在作文中,作文将溢…  相似文献   

5.
在当下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诸如写越多越好、作文教学与课文学习割裂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宜精不宜多、巧用教材联系课文、作文联系生活、学生自批自改等方面入手,轻松实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轻负高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统筹安排教学计划、明确课文与作文的内在联系及对应点、充分提取课文中蕴含的综合性知识传递给学生、结合课文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多样化的作文训练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课文与作文的整体教学关系,认为把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往往喜欢引用名言名句,其目的是能更有力地说明道理、论证观点、抒发强烈的感情.那么怎样在作文时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名句呢?  相似文献   

8.
反观作文教学,老师不知如何教、学生不知如何写。一个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的积累问题,谈到积累,我国丰富多彩的诗词名句为我们的写作留下了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这些历经千秋、被经典传颂的诗词名句若能恰当、正确、生动地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之中,将为我们的作文带来清新亮丽的感觉。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的经验,谈谈作文教学中巧用诗词名句的几种方式,以期为作文教学找到新的突破口,愿与各位同行交流共勉。  相似文献   

9.
鲍亚民 《初中生》2005,(21):55-56
古典诗词名句和中外名人名言,历来具有语言精练、含义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引用得好,往往有助于文章表达的精练和生动.在作文中若能恰当借用或化用,必能使文章神采飞扬,意蕴深刻.  相似文献   

10.
写作时引用名言名句,其目的是能更有力地说明道理,论证观点,抒发感情.那么怎样在作文时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名句呢?  相似文献   

11.
诗词乃文化中的精品,诗词名句应是精品中的精品。学习诗词名句在很多方面使我们对世界和人生有更加深层的思考,其作用不唯是考试,更有益于终身。怎样学习诗词名句。(1)日积月累法或者叫化整为零法。(2)一箭双雕法。(3)对歌法(包含唱歌法)。(4)信息法。(5)惩罚、比赛、欣赏法。诗词名句的妙用。(1)用于日常生活中。(2)用于作文写作中。(3)巧用于学生评语中或是作文批语中。(4)巧用古诗词名句,自编"名言"。(5)妙用诗词名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学生来说,胸中有了诗书并学以致用,巧妙地运用到日常交往和考试作文当中,将大有裨益,可使文章增色不少,可谓"腹有诗书文自华".学生在作文中有意识地引用自己平时读书和生活过程中积累的名人名言、诗词名句、歌词、哲理故事等,往往能妙笔生花,令读者眼前一亮,并且留下深刻印象.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名句是指古典诗词、名人名言、谚语、俗语、歌词等广为人知、富有哲理的句子.古诗文及名言瞽句是前人精心锤炼出来的,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时空穿透力,作文时,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名句"这种"战术",便能使文章语言灵动,文采飞扬.  相似文献   

14.
灿若星河的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国人民永远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永恒的亮点。如巧妙的应用于作文中,定使文章拥有传统文化的艺术芬芳,那么,怎样凭借诗词名句,构建作文佳作呢?1.名句为题,画龙点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因此,如若给文章拟一双活而腾飞的“龙眼”就可成为作文的一大亮点。巧妙地采撷古诗文中的名句作为文章标题,不仅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而且起到耀人眼目、画龙点睛之功效。名句为题可直接引用,如全国…  相似文献   

15.
作文指导的方法众说纷云,根据我县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我认为作文指导主要方法有:一、读写结合法读写结合在语文界叫喊多年了,但概念的内涵不尽相同,这里所说的读写结合不是指自然形态的结合,而是具体的实际的结合,即读好课文,写好作文.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小语教科书编排的阅读与写作是统一的,训练安排有它的内容、层次、坡度等系列,若把教科书抛开,另辟作文途径,以大多数教师目前水平是不能胜任的.所以,老实遵循教科书,边读课文,边写作文为好.即做好:1.模仿式结合.从课文题目、体裁、内容入手,进行仿题、仿体、仿内容的训练.2.摘要式结合.就是从课文中摘出警句、名言或有关典型材料作为作文的题目进行练笔.3.联系式结合.就是对课文中有关联的人和事,联系现今的现实进行联系写作,做到深入课文登堂入室,窥其奥秘;跳出课文居高临下,综览全局.4.转化式结合.有体裁的转化、主要人物的转化,还有人称的转化、语体的转化、写作方法的转化等等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内容空洞、语言表达生硬、缺乏个性等严重问题。尤其是考场作文,按照模式写,甚至套用他人的文章,作文多是千篇一律。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与学生单调生活有关,也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有关。有老师在课文教学中只注重课文本身的教学,文章内容和主题思想甚至写作技巧都分析得很透彻,但是只是就课文讲课文,没有跟学生的写作实践结合,学生虽然精读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词名句和中外名人名言,历来具有语言精练、含义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引用得好,往往有助于文章表达的精练和生动。在作文中若能恰当借用或化用,必能使文章神采飞扬,意蕴深刻。借用名句主要有两种情况:局部借用和全篇借用。  相似文献   

18.
点睛之语: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同属知识性内容,为了不减少试卷中对能力测试的分量,在高考试卷中两项内容将只考一项。下面侧重说一说名句名篇。名句名篇的考查采用默写的方式,考查的内容应该是考生学过或非常熟悉的,大致的考法有4种:1.给出上下句,要求接上下句的提示,在横线上默写出相关句子。2.给出对课文或片段内容思想上或艺术上分析的文字,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课文素材作文”训练,顾名思义,就是指导学生以课文为素材练习写作.当然,作文的要求不是简单地重复课文内容,而是要有所创造地“再现”课文;或改变课文的容量,或转换表现的角度,或别出新意,或驰骋想象.总之,既要依托课文,又要超越课文,写出一番新的境界来.“课文素材作文”是读写结合训练的一种好形式,它将阅读、写作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上更为直接,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0.
韦秉文 《新读写》2010,(4):46-48
名句运用,历来是作文出彩的一大宝典,以名句为题,能画龙点睛;以名句作题记,能导引全文;以名句开篇,能使人一见钟情;以名句穿插,能使文章典雅灵动;以名句结尾,能升华主题。名句运用得好,能使我们的表达精练、生动、意蕴深刻、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