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调查我国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体校”)学生的视力健康状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探讨运动训练对视力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7个省(市)66所体校12 698名7~18岁的中小学学生进行视力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体校学生视力不良率为18.6%,其中7~12岁、13~15岁、16~18岁学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11.5%、19.2%和24.6%,低于2019年全国同龄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53.4%、79.7%、86.9%);2)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每日运动训练时长、上学日非屏幕近距离用眼时长、上学日屏幕用眼时长、寒暑假屏幕用眼时长、父亲是否近视、母亲是否近视对体校学生视力不良率有显著性影响(χ2值分别为146.75、273.45、120.57、58.70、22.91、32.39、384.26和229.36,P值均<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上学日非屏幕近距离用眼时间≥1 h/d、父亲近视、母亲近视与体校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8...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正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对体育运动与网络成瘾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探讨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完善我国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防治体系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通过改善个体心理健康、调节个体行为表现、改善个体大脑结构和调控激素分泌来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状发挥作用,其中运动强度、时间、方式是影响运动干预网络成瘾效果的重要调节变量。体育运动能够有效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但体育运动的强度、时间,以及对网络成瘾发挥作用的生理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国未来相关研究应严密实验设计,完善研究方法;增加纵向追踪研究比例;结合生物科技,深入探讨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生理学机制;量化研究结果,增强研究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对 2 0 0 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研分析 ,并与既往资料比较 ,结果显示 :2 0 0 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均以近视为主 ,其它眼病很少 ,远视更少 ;2少数民族学生近视患病率均表现出随学习年限增加而急剧上升 ;2少数民族学生近视率均为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2民族学生间的视力不良患病率和近视率的差距正日趋缩小  相似文献   

4.
赵青峰  袁春华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2):170-171,169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视力变化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周不少于三次的体育运动,每次运动不少于一个小时,对照组不进行体育运动,一年后比较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近视青少年的视力改善、视力下降均好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视力正常青少年的视力下降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体育运动可...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衢州市开化县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情况进行研究。在前人的理论研究上,结合本人自身的实践,根据学生学习体育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特点,为如何培养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这一问题,提出建议:第一,学校必须重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和提高地区的运动氛围;第二,地区及学校要有合理和足够的运动器材和体育设施;第三,提高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第四,利用体育课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除了早操、课间操以外,还有第三“操”,做了几十年了,这就是“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在预防学生近视,消除视力疲劳方面功不可没,但效果没有达到最佳。资料显示,1986年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为15.5%,中学生为29.4%,到1996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中的近视继续增加,小学生近视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 眼保健操是60年代,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以按摩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视力疲劳为主要内容的保健操。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做眼保健操,眼睛不动,我们可称之为“被动型眼保健操”。眼…  相似文献   

7.
从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等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发展的状况,针对我国学校体育作出种种现代化变革后,仍出现的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明显下降的令人堪忧的趋势,提出各级学校对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实施有效干预——学校实施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效果可控化干预策略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体育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学校实施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效果可控化干预的一系列具体策略:①制定对学生身心发展一体化的干预策略;②制定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相关干预策略;③制定发展学生体育认知的干预策略;④制定促进学生运动参与的相关干预策略;⑤制定协调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8.
户外活动对小学生视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小学生视力的因素模型分析,探讨户外活动对小学生视力的影响,以期为小学生视力不良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山东省济南市、日照市6所小学3~5年级学生1 021人进行视力检查,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使用AMOS7.0软件构建与验证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为45.1%,户外活动对小学生视力有明显影响,作用大小为0.45.结论:户外活动是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对预防视力不良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体质下滑,与学校体育的关系最直接。通过学校体育的途径,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积极的干预,是当前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一个有效手段。提高学校体育开展力和对学生体质干预力的主要策略:一要强化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引导功能;二要营造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保障性的支持;三要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和养成锻炼习惯;四要建立和完善学生运动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关于保护大学生视力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 2 0世纪 80和 90年代影响大学生视力的主客观因素等 10项指标进行比较 ,又经问卷调查和对学生中不同视力群体的实验对照 ,得出如下结论 :初高中是学生视力下降的高发阶段 ,并有向小学发展的趋势 ,说明小学、初高中是预防近视的重点 ;而大学则是如何控制学生视力 ,“延缓”近视向不良方向发展。经实践研究证明 ,做眼保健操及与打乒乓球相结合 ,对学生视力的减退有明显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营养过剩加之因课业负担过重而体育运动量的减少,很多小学生出现了肥胖问题,小学生因肥胖而影响身心健康成为了社会、家庭和学校关注的重要问题。“坚持健康第一”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因此小学体育运动应发挥对肥胖小学生的干预作用,运用丰富多样的方法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让体育运动助力学生从肥胖重返科学健康的体态,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五年来江苏省学生的近视率总体上仍呈持续增高之势的原因,提出五项提高学生视力的对策: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各方思想观念;2、健全评价体系,落实相关具体责任;3、创新体育管理,推进特色文化建设;4、拆除圈养栅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5、确保经费投入,改善卫生环境条件。以期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视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上饶市铅山县初中学生铅山三中、铅山二中、铅山实验中学以及铅山五中学生共240人近视情况进行系统性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饶市铅山县的初中生近视率38.5%,低于江西省平均水平。体育活动对青少年近视有预防作用,运动频次高,运动时间长的初中生更不容易得近视。为预防青少年近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这一群体是比较特殊的,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而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却呈现下滑趋势。所以改善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成为当今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而体育运动对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调节情绪状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具有其他手段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所以从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出发,立足学校体育,针对小学生制定具有有效实施意义的运动处方成为笔者的研究所在。  相似文献   

15.
窦红  冯喜军 《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39-39,41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铁岭市小学生的视力现状进行调查,旨在引起学生、家长及社会对有关问题的重视,为改善小学生近视率逐渐上升的趋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十项标准,其中把“眼睛明亮,反应灵敏”作为重要的一项,因为视力不良的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后,比其他人更易发生疲劳、头痛和眼花。本文就1990-2000年福建省城市小学生视力不良率进行纵向对比,对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家庭、教育和卫生部门的近视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近两年频繁发生的学生中长跑猝死事件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学生中长跑猝死的影响因素:心脏、学生体质、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心理应急反应对猝死的影响。并提出预防对策:学校体育应该改革现有体育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中长跑运动;宣传和普及中长跑猝死的急救知识和方法;建立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家长应做好学生早期心脏检查和体育意识培养;学生自身做好自我医务监督,掌握运动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18.
<正> 不久前,笔者随同四川省人大、省政协和省教委负责人去川东涪陵、万县等地考察,调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落实情况,发现一些地方学生体质下降比较严重,特别是近视比例大得惊人,如万县市重点完中普查,平均近视率达70%,而市城区学校的近视率更高。据万县市二中1993年秋季入学视力测试统计,初中  相似文献   

19.
近儿年来,学生近视眼发生率上升很快,近视度越来越深,已经明显地影响学习和就业。这种现象当前仍在继续发展。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卫生,防止学生视力继续减退,那就必然要影响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一、中小学生视力减退的趋势值得严重注意据1980年我国22个省市的调查统计:城市的中学生视力减退率高达30.17%,毕业班参加高考由于视力不合格报考专业受限制的,上海市占46%,佛山市为48.25%,无锡市则达58.1%;城市的小学生视力减退现象也很严重,高达19.68%。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系统构建与分析法,探讨初中在实施“校外1小时体育锻炼”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结构特征,提出可穿戴设备游戏化干预策略。研究结果:(1)运动可穿戴设备基本功能可降低锻炼执行难度、缩短锻炼可用时间,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驱使学生经常运动;(2)可穿戴设备结合游戏化设计优化学校、社区和家庭体育环境、提升学生体育参与主动性、缓和逆反情绪等环节全面发挥作用;(3)运动可穿戴设备的核心价值是通过游戏化设计,让体育运动成为个体完成挑战、实现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