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劝学》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神明”何解?较有权威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云:“神明,指人的智慧。”北大选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和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中册)均因袭前说:“神明,指智慧”。统编高中二册语文课本也据此注解为“精神和智慧”。诸家所以持相同的说法,原是有所本的,大约是依据梁启雄《荀子简释》的注解。他说:“《内经》:‘心者君之官,神明出焉。’《内经》所说的‘神明’是指心的精神,《荀子》所谓‘神明’是指心的睿智。”粗略一看,这样理解似可自圓其说;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文学家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实秋。他居长,名自华,弟物华、国华,妹玉华,以“华”字排行。自清先生在《诗多义一例》一文中说:“又譬如我本名‘自华’,家里给我起个号叫‘实秋’,一面是‘春华秋实’的意思,一面也因算命的说我五行缺火,所以取个半边‘火’的‘秋’字。”后来于1917年投考北京大学,录取进了哲学系,遂改名“自清”,字“佩弦”。这次改名,乃为了策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严”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至于改字“佩弦”,朱自清之子,朱乔森解释曰:“佩弦,是借用了《韩非子…  相似文献   

3.
两千多年以来,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庄子一直是个悠悠平、飘飘然的出世者.甚至认为“虽复贪婪之人、进躁之士,暂而揽其余芳,味其溢流,仿佛其音影,犹足旷然有忘形自得之怀,况探其远情而玩永年者平!遂绵邈清遐,去离尘埃而返冥极者也”(郭象《庄子序》)。现代的学者接受了这一点,认为庄子“是一位厌世的思想家,他把现实的人生看得毫无意味”(郭沫若《十批判书》),是“一个著名的隐士,……他从‘为我’的观点‘终身不仕’,意欲过一种‘游戏’的生活以‘自快’”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说一个人很平凡,或是很不平凡,其实每个人都兼具‘平凡’与‘不平凡’这两者。一个人平凡,因为他是一个人,所以人性所具有的,他都应该有;一个人不平凡,因为他不是别人,古往今来就他一个人,是为真正的他。”这是摘自刘墉先生《平凡》中的一段话。 “其实每个人都兼具‘平凡’与‘不平凡’这两者。”这是我在里面最喜欢的一句话,我觉得它寓意深刻。就拿我们所熟悉的雷锋来说,他就是这样一位兼具“平凡”与“不平凡”的普普通通的人。在雷锋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下大雨,河水淹没了小桥,一群二年级的小同学不敢过桥,…  相似文献   

5.
一北宋词人张先曾以“张三影”自矜,事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古今诗话》。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目:“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轻絮无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后山诗话》亦云:“……世称诵之,号‘张三影’。”而在生活交际之中,上流社会亦常以张子野的写影妙句为雅谑。《遁斋闲览》云:“宋子京尚书奇其才,先往见之,遣将命  相似文献   

6.
清人刘淇首言“自”有无义的助词用法.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开明文言读本.导言》也说,“自”字用法之一是:“附在‘故’‘正’‘终’‘犹’等副词后,本身无显明意义".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批学者对此问题继作扩大和深人的讨论,意见虽不完全统一,却也十分接近而实际上可以统一一种是认同“语助词”之说.如蒋绍愚先生.他是首先详作讨论的,先后有《唐诗词语札记》,《杜诗词语札记》、《唐诗语言研究》等论著.又如张永言先生主编《世说新语词典《言“助词.无实义”.一种是王(?)先生《诗词曲语辞例释》所言:“自,词缀,多缀于单音副词之  相似文献   

7.
一“为生民立命”冯友兰在《新原人》自序中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由此不难想见,冯友兰构建他的新理学体系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冯友兰认为,“对于真际之理智底了解,可以作为讲‘人道’之根据。对于真际之同情底了解,可以作为入‘圣域’之门路。”(《三松堂全集》之四,第15页。以下引文皆出此卷,只注  相似文献   

8.
《雷雨》①是曹禺用悲悯的心感叹“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的悲剧杰作。曹禺在《雷雨·序》中写道,“(人类)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自己来主宰着。”《雷雨》剧中人物无不在“盲目地争执着”,尤其是周朴园,他一直“蠢蠢地动着自己的情感,劳着心,用着手。”最终都没能逃脱宇宙这口“残酷的井”。对于这“宇宙斗争的‘残忍’和‘冷酷’,”曹禺觉得在其背后有一“主宰”力量,”这主宰,……近代人……直截了当地叫它为‘自然的法则’。”对此,尽管曹禺说自己“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但他却以自己敏锐的感觉和犀利的现实主义笔触真实地揭示了这一被近代人称之为“自然的法则”的人类命运主宰力量的现实根源,特别是,他笔下的周朴园的命运悲剧更为深刻地展示了“自然的法则”的底蕴。  相似文献   

9.
在中唐众星璀璨的诗坛上,天才而短命的李贺以其瑰奇诡异、“虚荒诞幻①”的诗作卓然而立,并独树一帜而大放异彩。然自晚唐诗人杜牧那句“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②”的评语一出,长期以来,在我国诗评界,李贺诗歌“少理”便成为大家的“共识”。如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说:“元、白、张籍以意为主,而失于少文;贺以词为主,而失于少理。”王礼锡先生也说:“他的‘怪’的修辞法──(指李贺诗歌险任奇特之风格──引者注)有时几乎超出于情理之外,所以招‘稍加以理,可以权仆命《骚》’…  相似文献   

10.
1997年第1期《语文知识》发表了一篇题为《“步走”释义商榷》的文章(以下简称《商榷》)。这篇文章认为《赤壁之战》中“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一句的“步走”诸多注释注为“步行逃跑”是不正确的,而应该解释为“自陆路逃跑”。《商榷》在接近结尾时这样说:“我认为课本将‘步走’注释为‘步行逃跑’是不够准确的,应释为‘自陆路逃跑’‘……全句译为‘曹操带领人马从华容道自陆路逃跑’更准确些。”我认为这篇《商榷》还  相似文献   

11.
1979年第一期《文物》载《平山中山王墓铜鼎铭文释文》云;“鸣呼!语不废哉!寡人闻之,其汋于人也,宁汋于渊。”朱德熙、裘钖圭两先生考证诠释说:“语,谓谚语,即指‘其汋于人也,宁汋于渊’一句,句中‘人’‘渊’二字叶韵。‘汋’当读为‘溺’,‘勺’与‘弱’古音相近可通。……‘’ 疑指‘尺蠖’。《尔雅·释虫》:‘蠖,蚇蠖’。这个谚语字面上的意思是:(树上悬丝自缒的)青虫与其掉在人身上,还不如掉在水里。一说‘’ 当读为‘获’。……”  相似文献   

12.
一被尊为“诗圣”的杜甫,无疑也同样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可贵,不仅在于他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脍炙人口的优美篇章,还在于他对于语言艺术的不懈追求。比如他在句法上的独创:“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何将军园》),“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阆山歌》);比如他善用虚字、叠字,清代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谓“五言用虚字易弱,独工部‘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古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诗人,罗门是和社会同步的。自从一九四九年他以第一首诗《加力布露斯》被纪弦用红字刊登于《现代诗》季刊步上诗坛以来,他就一直透过社会、自然和时代,“追踪着人的生命”。而他的《语路》,也一直与他的“心路”并行——用他的话说:“我的语言是我的生命通过‘现代’的时空位置,对人存在于‘都市’与‘大自然’两大生存空间所遭遇到的‘生死’、‘战争’、‘性’与‘永恒’等重大生命主题予以沉思默想,所发出一己的独特的声音;同时也更企求这声音,必须与人类原本的生命相呼应。”从他一九八四年七月出版的《罗门诗选》,以及此后他所发表的诗作来看,城市诗似乎占了很大的分量。  相似文献   

14.
从一位老教师上课“卡壳”谈起今年初,听说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特别善教古文的老教师,在讲《岳阳楼记》这篇他已教过一、二十遍的传统教材时,碰到了难题,出现了当堂“卡壳”的困境。课堂上有位学生提出一个疑难问题,请求老师解答:“文章写的是‘上下天光,一碧万倾’、‘皓月千里’的好天气,而‘皓’也  相似文献   

15.
闲来无事,翻阅旧报,偶见不久前停刊的《杭州日报·下午版》(现已改为《每日商报》)“画刊·名家评画”栏中登载了庸非先生的文章《值得探讨的一幅画》,并附有徐鹏飞的《无题》画,庸非对徐先生的漫画《无题》的主题提出了异议。徐先生的画由两帧组成,第一帧画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位“教主(或者是‘上帝’)以象征和平的橄榄枝作为头饰”,而他“面前的‘教民’(或臣民)”  相似文献   

16.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电视中播放着迎新年的童谣,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小城的大街上开始热闹起来。小贩们早早摆起了小摊,卖春联和年画的小摊边围着一群人,纷纷讨论着买什么内容的春联好。一位阿姨说:“我儿子快考大学了,这副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定会鼓励他努力学习的。”旁边一位老爷爷看着一副对联说:“我希望长生不老,买这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我看行!”大伙看着他,都说好。街边大树上、架子上,拉起一道  相似文献   

17.
近读唐德刚《例适杂忆》,夏志清先生在序中提及“胡适自承哲学是他的‘职业’,历史足他的‘口练’,文学是他的‘娱乐’”,令我对文、史、哲于人生作用之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职业、训练、娱乐于人成长的影响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释“悳”     
鲁迅先生在他的《名人和名言》中曾写了如下的一段话:还有江亢虎博士,……谈到小学,说“‘德’之古字为‘惠’,从‘直’从‘心’,‘直,即直梵之意”,却真不知道悖到那里去了,他竟连那上半并不是曲直的直字这一点都不明白。这种解释,却须听太炎先生了。(鲁迅:《名人和名言》)一九七二年底,我的一位朋友给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作注,要我帮他解决一下有关“惪”字的形义问题。他既问道于盲,我则义不容辞。曾先后给他写了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直”字的本义是“正见”,它的引申义才是“正曲为直(不弯曲)”。“惪”字的上半本是“正见”的直,并不是“曲直”的直。因此,不能说“惪”字的上半就是“曲直”的直字。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科学》1993年4期有一篇署名明达的文章,题目为《对“自行束修”的一种解释》。文章开头写道:“《论语》述而第七中的一章云:”‘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大多数人都认为‘束修’是一捆干巴,是一种菲薄的见面礼,因而接受别人见面礼才给他讲的什么,反映了一种商品社会的‘有偿服务’。”文章认为:“所谓‘束’是束发,而‘修’可能是修身,大意是指会料理自己生活的青少年,至少不要家长或奶妈子跟的人,或更大一点步入成年的人。”查《论语·述而》,明达先生文中所谓的“自行束修”之“修”写  相似文献   

20.
口语能正音     
已故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曾在台北大学作《何为正音》的报告时说:“我第一次看到‘针灸学’时,便会念它‘针灸学.”还说:“《论语》里头有个沂水,山东有个临‘临沂’,台北有个‘临沂街’,可是你要叫三轮车拉‘临沂街’,有的人就不懂,他只认得‘临沂街’.照韵书上的‘沂’字没有这一读的,一定是把‘沂’字误认为‘祈’字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由于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又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被北洋军伐政府逮捕.在当时所谓的国务会议讨论这件事时,一位阁员恶恨恨地说:“只要看他的名字,就知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什么名字不可取,他偏偏叫个李大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