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华文明有着几千年的积淀和传承,是中华民族历代智慧的结晶。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起步。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中华文化中的精华的熏陶,不仅对于中华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孩子们的成长也是大有裨益。笔者在本文中将会着重地介绍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意义,从各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接下来介绍在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时可以采取那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阵阵稚嫩而清脆的童声,伴着孩子们欢乐的笑靥,广西第三届幼儿讲故事大赛暨广西首届幼儿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决赛于2009年6月19日在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礼堂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幼儿讲故事与经典诵读大赛从4月起初赛至6月决赛,历时2个多月,  相似文献   

3.
王裕梅 《师道》2008,(7):53-54
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幼儿教育的重要,写出了不少优秀的幼儿启蒙读物,如《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等。教孩子们读经诵典,不仅可以开启他们的智慧,也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针对我国目前独生子女多且大部分都比较娇生惯养、骄蛮霸气的特点,我认为教幼儿诵读《弟子规》尤为合适,对幼儿的成长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4.
2013年6月1日,天蓝得透彻、明快。蓝的天,黄的墙,红的屋顶,绿油油的树,孩子们黝黑的笑脸,共同组成一幅亮丽的图画。这里是平谷区大兴庄学区。操场中央坐着孩子们的家长,他们是应邀来观看孩子们表演的。舞台是孩子的。孩子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展示了丰富的校本课程。有按年级表演的集体诵读。一二年级集体诵读《三字经》,三四年级集体诵读《弟子规》,五六年级集体诵读《笠翁  相似文献   

5.
正临近期末,学校要求任课老师写一份诵读课总结。回首一学期来,我带领孩子们在诵读课上尝试了各种方法,可谓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切"为我所用"。孩子们享受着经典诗文的乐趣,背诵了不少诗文。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正欲下笔,忽又计上心来:何不让孩子们来写呢?从学生的角度来总结诵读课怎么学的?学到了些什么?看看学生眼里的诵读课究竟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6.
幼儿由于词汇量少、语句匮乏等原因,不敢与人交流,缺乏语言表达主动和自信。诵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行为,是对语言直接的感知和体验,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方法。国学经典词汇精练、语韵唯美、意境优雅,是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幼儿诵读的最佳典籍。从诵读国学经典对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意义出发,重点阐述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现状,以及具体实践对策。帮助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辉 《成才之路》2023,(10):97-100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学习知识、提升素养、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在此阶段引导幼儿接触和学习古诗词,不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还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全、高尚的人格。文章从幼儿园开展古诗诵读活动的意义入手,明确幼儿园开展古诗诵读活动的理念和特点,并提出基于环境、游戏、表演、情境、生活等开展幼儿园古诗诵读活动的策略,以期提升古诗诵读在幼儿园的开展效果,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诵读经典是优秀传统文化薪火传承的法宝,幼儿园教师在引导幼儿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自身鉴赏了传统文化,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与洗礼,也启智幼儿感悟古诗词历久弥新的内涵。本文探析在幼儿园如何组织幼儿欣赏、诵读经典诗词,演讲、表演经典故事,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9.
让幼儿读经典,即要利用儿童时期的记忆力,让幼儿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在幼儿经典诵读过程中,实施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培养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中外的经典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然而一些家长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缺乏重视,使得现在的孩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接触和了解甚少。在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经典诵读时,发现幼儿对诵读无情感、无节奏。因此,结合实践,根据影响幼儿诵读兴趣的一些因素,力求探索出激发幼儿经典诵读兴趣的有效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胥颖 《成才之路》2021,(14):50-51
幼小衔接阶段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在幼儿的知识层面、学习技能层面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都大有裨益,既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识字量、开发幼儿的记忆潜能,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操。幼儿园可以从创新国学经典教育形式、学习古礼、举办朗诵活动、鼓励亲子共读、将国学诵读融入其他课程等方面入手,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相似文献   

12.
李海英 《学周刊C版》2020,(1):178-178
诵读经典是优秀传统文化薪火传承的法宝,幼儿园教师在引导幼儿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自身鉴赏了传统文化,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与洗礼,也启智幼儿感悟古诗词历久弥新的内涵.本文探析在幼儿园如何组织幼儿欣赏、诵读经典诗词,演讲、表演经典故事,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13.
经典诵读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都有重要作用.伴随经典诵读活动的全面推广。学生的心智得到了极大的熏陶.本文将从营造诵读氛围,让孩子爱读,在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孩子们会读,从继承到创新,让孩子们学以致用和改善评价方式,让孩子们有成就感等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经典诵读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都有重要作用.伴随经典诵读活动的全面推广,学生的心智得到了极大的熏陶.本文将从营造诵读氛围,让孩子爱读,在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孩子们会读,从继承到创新,让孩子们学以致用和改善评价方式,让孩子们有成就感等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经典诵读作为当今社会颇有争议的一个话题,在教育界引起广泛的讨论。本文力图从家长、教师、专家的角度来解读他们是如何看待幼儿经典诵读的。在访谈的基础上,从经典诵读的影响、经典诵读的方法、经典诵读的途径、经典诵读中的“理解”和经典诵读中家长的作用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对经典的学习也许需要作一些改变,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工作,它能刺激儿童的思维,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最自然的方法.”天天进行经典的诵读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在增强诵读的趣味性上下工夫,可以大大活跃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诵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期学习古诗、诵读古诗,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陶冶情操。诵读古诗,既可以锻炼幼儿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又能让幼儿品味诗的优美意境,熏陶情怀,启迪智慧。  相似文献   

18.
看到孩子们盘腿席地而坐,手捧经典,摇头晃脑,高声而有节律地诵读着经典,我们往往是感动与欣慰,我们仿佛看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但我们是否想过,这样的表演经过了多长时间的操练,而日常真实的经典诵读的课堂又是怎样的?经典诵读的有效性怎样?在小和尚念经般的口诵里有多少经典真正进入了孩子的心灵?孩子们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怎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应根据本园实际,明确园本课程含义,根据实际工作设置课程并形成大课程观,将诵读课程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机融合;应抓住幼儿年龄特点,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并积极组织诵读活动,积极开发园本诵读教材,以促进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三字经》作为中华经典,无论是在道德养成方面还是在中华文明的传承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对幼儿来说,诵读《三字经》不仅可以提高记忆力,还可以使幼儿了解中华文化,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本文就幼儿诵读《三字经》的教育价值及教育方法作概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