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生营销和内容营销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可以看作是后者的发展。内容营销从以植入营销为代表的1.0时代和以定制营销为代表的2.0时代到以原生营销为代表的3.0时代,经历了一个由外生到内生的发展过程。而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起来的原生营销,其核心要素除了"位置原生"、"形式原生"、"内容原生"以外,理应包含"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为营销带来巨大变革,基于此,原生营销所开启的内容营销3.0时代也显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施雨  张景宇 《今传媒》2016,(4):85-87
软广告,是与以重复、强制性记忆的硬广告形成对比的一种新型广告形式.随着媒体技术、营销理念的不断发展,这种广告形式的外延不断扩充,包括新闻性软文广告、植入式广告、原生广告等.其中,原生广告强调"内容即广告"的概念,在其传播内容的创作中,借鉴新闻性软文广告和植入式广告的经验.通过对软广告发展的分析,提出对原生广告讯息密码、讯息诉求、讯息结构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康瑾 《现代传播》2015,(3):112-118
原生广告是近年来出现在广告市场当中的全新现象。不同于以隐蔽方式进行劝服的社论式广告和植入广告,原生广告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达到去广告化的目标,是内容营销理念在广告领域的专门化应用,其本质属性是通过融入用户的心流体验实现原生化。文章构建了一个概念模型,用于解释原生广告的六种传播要素如何对决定用户心流体验的控制感、专注、乐趣这三个关键维度产生影响。原生广告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业务规模化和伦理问题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如何将广告信息融入用户精神和心灵层面,提升用户与品牌的情感关联成为各个媒介平台思索的难点.凤凰网引领了重视人文情怀的原生营销新潮流,推出全新的营销品牌“凤凰影响”,整合凤凰传媒集团的多个媒介平台,提供深度原生营销,实现了广告主、客户和媒体三者的共赢.本文主要以凤凰网为例,探析原生营销的创意之道.  相似文献   

5.
苏婧 《今传媒》2016,(1):104-105
对原生广告营销进行概念性描述,并与信任代理的概念和传达出的若干理念进行比对,围绕"信任代理"形象构建的角度切入进行论述.本文选取《罗辑思维》的自媒体营销为案例,从节目的理念、初创、互动模式和运作经营等方面进行分析,试看《罗辑思维》如何塑造"信任代理"的形象以及对原生广告营销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6.
原生广告作为新的品牌营销理念出现,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广告存在形态。本文从原生广告传播要素和媒体特点出发,探讨原生广告传播中隐存的伦理问题,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原生广告,对之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原生广告的发展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袁紫娟 《东南传播》2015,(8):147-148
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随之取得重大发展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受众获得更多的传播媒介,受众在接收讯息时已由原来的被动而变得更加主动,所以传统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已经收到巨大的挑战,对于广告而言,受众早已反感借助传统媒体发布的形形色色的广告形式,同时,也开始厌恶在使用网络时充斥其间的各种无孔不入的传统广告。营销3.0时代的来临和发展,使人们开始探索新的广告形式,于是原生广告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正在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8.
原生广告顺应新媒体时代需求、融合媒介特性、强调用户体验效果,逐渐成为广告营销的主要形式.其中,在线视频原生广告凭借内容原生性、高参与性等优势成为最具活力的形式之一,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基于UTAUT模型,对在线视频原生广告用户参与度进行了实证研究.201名用户的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参与度与绩效期望和广告质量存在显著相关性,与感知风险无关.据此,本文对有效提升在线视频原生广告用户参与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精准营销"、"互联网"是近年来传播学界、广告业界、媒体等在探索、分析各自领域的发展趋势时屡屡谈及的词汇。而原生广告作为兼容"新媒体"、"精准营销"、"互联网"的新生事物,加之凤凰网的鼎力推介,一时之间,学界和业界都对之充满了兴趣。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原生广告对当前的广告业态秩序产生了极大的挑战。原生广告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0.
徐雅琴 《新闻世界》2010,(10):119-120
在广告主们感叹广告形式陈旧,广告效果越来越不理想的的今天,一场搜索营销的广告战已经开始。搜索营销它利用的是主动搜索的"拉"效应,受众定位精准,信息覆盖广泛,广告成本可控。因此搜索营销成为一种极富发展空间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由于这种搜索营销的形式由文字链接升级到图文并茂,因此能最大化地吸引消费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郑子艺  丁磊 《青年记者》2017,(11):98-99
近年来,原生广告受到西方媒体的追捧,各种新兴项目不断出现,催生了媒介流量变现的春天.而原生广告在国内刚刚兴起,以《火星情报局》为代表的网络综艺节目进行了初步尝试,反响良好. 原生广告的内涵 原生广告(Native Advertising) 2012年首次出现,2013年爆红全球媒体界.有人认为原生广告的走红只是概念炒作的结果,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其实不然,原生广告是一种概括归纳之后的思路突破,它并非某一种具体的广告形式.从软文、搜索广告开始都有一定的原生意味,可以说原生广告是建立在多年广告营销基础上的理念提升.  相似文献   

12.
企业营销战略以及其中的广告策略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在网络时代,由于网络使得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有所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和广告策略时要充分考虑网络的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网络广告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余敏  李颖捷 《新闻世界》2004,(10):83-84
就广播而言,广告营销策略的制定,则是广告取得效益多少的关键所在。下面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从广播媒体独特的广告形式谈谈,广播媒体广告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刘亚  王苑丞 《新闻世界》2014,(1):103-104
手机即时通讯经历了从短信到微信的演变轨迹,每一次通讯技术上的革新都会引起人们交流方式的改变。本文对短信、彩信、飞信、微信的演变形式做了全面梳理,通过对这些手机即时通讯工具的创新点和营销特色的综合对比分析,作出对手机广告的发展趋势的预测。本文认为,运用多样化的广告内容,人性化的用户关系以及平台化的广告形式,形成分享互动营销成为手机广告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媒体的网络视频要挖掘出主流营销价值,一定要满足三个条件:主流的应用、主流的人群、主流的广告形式。随着中国经济整体回暖,视频新媒体的营销潜力正在释放。网络视频只要能证明自身的性价比更高,效果更好,大品牌广告主就愿意尝试。视频媒体要跻身为主流营销平台,首先必须要过技术关和产品关,只有达到逼近电视媒体的清晰度和表现力,视频广告才能超越效果广告或长尾广告的层面,承载主流的品牌广告。网络广告的发展必然对视频媒体的品质和广告形式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网络视频广告将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6日,由聚胜万合MediaV联合艾瑞咨询集团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营销产品发展论坛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举办。论坛邀请了互联网营销业内精英专业人士,以开放的心态探讨互联网营销产品的定位,关注产品带给用户的体验、提升产品价值。以技术驱动中国互联网营销产品的创新步伐。自互联网的广告模式诞生以来,互联网营销经历了十八个年头的发展,展示广告形式也从最初的几种尺寸的图片广告,逐渐派生出动态图片、  相似文献   

17.
周景秋 《传媒》2015,(21):67-69
数字营销时代,传播从媒体传播转变为人际传播.传统媒体投放形式已无法适应自媒体时代的传播需求,互联网思维是传统传播转型的方向.广告与公关的边界走向模糊,原生广告应运而生,新的组织架构正在形成.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广告营销市场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其魅力已经显现.本文试图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探寻广告全新的价值,指出"互联网+"时代广告变革的四大关键点,提出广告应审时度势,实现融合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新媒体及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原生广告受到了广告学界和业界的重视,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从原生广告定义出发,分析了原生广告的产生背景及主要特点,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之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邓天一 《中国广播》2016,(10):20-22
互联网的发展对很多传统媒体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对于广播广告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广播广告应该如何顺应时代,调整营销模式,找到广播广告新的发展创收点。微信公众号的应用、广播线上线下结合、线下品牌活动等都是新媒体和广播结合的产物。随着传播模式的不断发展,广播人应利用网络新媒体,使自己的优势扩大化,并借力传播,打造新的广播广告传播形式,这也是广播广告生存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鄢海云 《东南传播》2016,(1):112-11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当前互联网上增长较快的新媒体。在微博的发展中,微博广告也渐渐发展起来了,各大企业纷纷利用微博这种新兴的平台来发布自己的广告信息,而在微博广告的发展中互动营销是发展最快的营销方式,最直接的原因是互动营销契合了微博广告的很多特点。本文主要是从微博广告的角度来研究互动营销的发展,首先阐述了微博广告的概念及特征,然后分析了微博广告中互动营销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微博广告互动营销中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