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先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培养下一代方面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做为一名校长应当看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个管理的系统工程中去考虑,并使之成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的动力源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在我任校长的十余年中,总是把少先队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去考虑,不遗余力地支持和帮助少先队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各级团组织和少工委布置的工作,任务,与学校历任少先队辅导员共同努力,使学校少先队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我所任职的学校少先队曾先后荣获全国“虹领巾读书读报先进集体”、全国缸领巾“小建设者”优秀组织奖.全国“创造杯”活动优胜奖等成绩,我个人也被评为“邢台市支持少先队工作好校长”等荣誉。“不悔殷切举才志,愿做春泥护花缸”。这是我对少先队工作的态度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弱智儿童教育目标和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从调查分析目前弱智学校课程设置的弊端入手,探讨了弱智学校课程设置所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我们认为的较为理想的弱智学校的课程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3.
少儿舞蹈教育是培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舞蹈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弱智儿童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还能矫正和补偿弱智儿童的身心缺陷,增进体质,促进其健康发育成长。而学习一套完整的少儿舞蹈,对于弱智儿童来说,无疑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激发弱智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使其乐于和老师合作,是共同完成舞蹈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天津教育》2014,(8):F0003-F0003
学校德育工作践行“为每个学生成功的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坚守“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德育要打好品德基础”“学校教育要为实现人的道德潜能提供支持性环境和条件”这三个主题。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立足“四大阵地”建设,即德育科研、优秀班集体创建、情感体验活动及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促使德育工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少先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从事少先队工作者8年多来,我一直把少先队工作作为自己的首要工作.把少先队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扎实工作,探索创新,实施了以“规范中队、活力中队、快乐中队、爱心中队”为主要内容的“四队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6.
《当代教育论坛》2010,(5):F0002-F0002
梅城完小创办予1918年,原名阿乐德小学,1950年冠名为安化县立第一完小。上世纪80年代列为“益阳名校”。近年来,学校相继被评为益阳市安全文明校园、益阳市优秀示范性完全小学、益阳市花园式单位、益阳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湖南省“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首批合格学校、湖南省文学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桃李满天下。  相似文献   

7.
张莉 《内蒙古教育》2007,(9S):20-21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作为校长应该在关心、重视、支持少先队工作,积极参加少先队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的同时,还应该从更高的教育思想理念方面,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加强对辅导员设计活动时的指导,帮助辅导员老师更好地寻找出本校的少先队发展特色,不断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每学期开始前,作为校长我总要同大队辅导员、德育主任一同研究本学期的少先队工作思路,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学校的每一次少先队活动、辅导员例会我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少先队员和辅导员老师们一起度过。  相似文献   

8.
《吉林教育》2006,(11):F0003-F0003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座落在美丽的虞山脚下.学校以“以人为本.开发潜能”为办学理念.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树特色、创名校”,努力把学校建成管理科学化、硬件现代化,师资通才化.质量素质化,办学特色化的一流知名学校.学校各项工作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已进入高效运行的阶段。取得了江苏省实验小学.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等荣誉。  相似文献   

9.
姜颖 《上海教育》2014,(4):115-115
向阳小学是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上海市少先队示范实训基地、上海市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学校多年来保持了少先队工作的优良传统,将少先队工作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点,不断深化内涵发展,形成了“快乐唱歌、快乐游戏、快乐运动、快乐创造、快乐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2013年,随着党中央对少先队教育的越发重视,学校在少先队活动方面也进一步深化发展,形成了新的亮点和特色。  相似文献   

10.
学校中的诸多要素,通过以人为核心进行组织管理,在整体上形成和谐匀称的结构、合理的运作方式,以获取最大的育人效益。这就是整体优化原理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长期以来,我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四全管理,整体优化”为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1997年被永安市授予“艺术教育特色联系学校“,近年来又获全国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省、市“文明学校”、省首批“五无”学校、市教育先进单位、教研先进单位、市“三A”学校等多项殊荣。  相似文献   

11.
澄迈县永发中心学校位于澄迈县东部.辖内完小15所。教师168名,在校生3998人。是一所农村中心学校。2002年8月。学校启动了课改取得了可喜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海南省新课改先进单位、“海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海南省文明卫生学校”、“澄迈县十佳学校”等荣誉称号。特别是在近年来的小学毕业测试中.成绩显著。年年名列全县第一,为省、县级重点中学输送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一所乡镇中心学校.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绩.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教育故事.笔者走访了澄迈县永发中心学校校长——全国优秀教师王安森。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从中不难看出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而少先队作为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并且,少先队正是以“团结教育少年儿童听党的话,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培养能力,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  相似文献   

13.
我们学校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先后被命名为“榆林市示范高中”、“陕西省明校园”、“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绿色明示范学校”、并晋升为陕西省重点高中。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响应了“三个面向”的号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率先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做到了“四个重视”,促进了“四化”。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更强调了学校教育要“以德育为首”,那么如何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社会发展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使德育工作避免肤浅的形式和苍白的说教,为祖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呢?笔者在这里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5.
刘玲 《教育艺术》2006,(8):30-31
养成教育的施教者从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出发,给教育对象制定适当的教育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而坚持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形式。顾名思义,养成教育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坚持、不断探索,从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有耐心,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养成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指导我们教育和训练弱智儿童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弱智儿童存在不同的身心缺陷,因而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就相对较多,诸如缺乏应有的是非观念,行为的自觉性较差等。纠正弱智儿童的不良行为,培养其良好的思品习惯一直是困扰我们弱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问题,我利用“包班制”、这一便利条件,加强了中度弱智儿童思品行为养成教育的探索和尝试,现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简单地谈谈自己对养成教育的一些理解和感受。  相似文献   

16.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3):1-1,F0002,F0003,F0004
晋江毓英中心小学创办于1891年,是一所承载着优良传统的老校。学校秉承“勤、朴、诚、毅”校训精神,以“文化立校、团队兴校、特色亮校、科研强校”为宗旨,以“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拼搏精神,先后获得福建省“示范小学”、“教育先进单位”、“楹联教育基地”、“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义务教育标准校”、“少先队工作红旗大队”、“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校弱智儿童少年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发现:弱智儿童少年家庭教育环境比一般儿童少年差。大多数弱智儿童少年的家庭不了解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对子女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期望和要求不够合理。弱智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特教工作者的注意。学校要对如何提高弱智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进行研究,有责任帮助弱智儿童家庭掌握一些特殊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相联,促进弱智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江丁 《上海教育》2003,(5B):26-27
在一般人眼中,少先队的工作方式就是搞活动。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少先队是儿童组织.其主要工作方式(教育方式),就是活动。其实,少先队还是一所“学校”。其内涵包括:一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童》中指出的,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这是与教育学意义上的“制度化学校”相对的“组织化学校”,凸现了少先队组织的特性。二是少先队的最大阵地在学校,少先队与学校教育(主要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共同生存、共同发展.共同发挥着育人的作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课改与队改相结台(简称“课队结合”),成为新世纪少先队事业发展的一项新探索,并且不断显示出它那勃勃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但作为实施教育康复的特殊教育学校,目前依然以盲童、聋童、弱智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笔认为在特殊教育学校推行脑瘫儿童教育康复,提高脑瘫儿童的入学率,使其在特殊教育学校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实施全纳式教育,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举措。这样做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的,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弱智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弱智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是国家教委人文社科“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弱智儿童适应障碍与适应能力发展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适应性功能教育”以两个实现统一的理论为基础,以新的弱智儿童功能性定义为依据,通过课程建设、制定个别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等环节,形成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弱智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