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传承和教育是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社区教育在文化传承教育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名师工作室”可以成为社区教育推进非遗传承教育的有力载体。现以无锡市新吴区社区学院“名师工作室”为例,分析其在开展非遗传承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非遗传承教育的实践路径,具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非遗传承融入社区教育的策略,以期通过发挥非遗的内在价值和社区教育育人功能的整体合力,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着眼于具有先天传承条件的广大农村学校,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发现,河北省仅有三分之一农村学校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传承项目种类单一、形式化和传承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提出大力开发民间体育课程人力资源,推动体育非遗项目列入体育师资培养全过程,打造体育非遗项目传承教育研究团队,着力广大农村学生体育非遗项目学习兴趣地培养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不可否认,产业化开发是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盲目开发所造成的"建设性破坏"常见于目前的非遗项目产业化开发中,建立科学有效的产业化开发可行性评估指标体系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我国非遗项目产业化开发内外影响要素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理论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各级各类非遗项目的有效保护传承以及其产业化成功概率的预测提供可操作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新疆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概况、内涵与特征、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根据对新疆自治区被列为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原生活态性、民族地域性、民俗依附性、群体认同性.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困境是:社会变迁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限性;缺少长远的定位与规划;传承主体的缺位;缺少评估与反馈机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及传承环境的保护;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规划与管理;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形成法律化和制度化;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人的保护与关注;加强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5.
将"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和课堂,既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相关专业建设的创新.本文立足河北省"非遗"项目,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通过对"非遗"项目的分析,从"学校+专业+课程"三个层面探讨了"非遗"项目进校园、入课堂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舞龙舞狮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但实际发展情况仍有欠缺,为此对舞龙舞狮非遗现状分析与传承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非遗现状方面,总体规划不足,缺乏理论研究和保护意识,传承人才缺失,对舞龙舞狮进行盲目建设,经济价值开发效果不佳。传承发展方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机遇,提升发展平台和品牌效应,持续性培养传承人才,顺应体育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扩充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扶持,推进舞龙舞狮和地方经济文化的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传统民俗文化生存空间不断压缩的背景下,产生并发展于传统农业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通过适度且理性的商业化经营,打破自身传承困境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是现代商业语境下"非遗"的生存策略.在其商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持"非遗"事项文化基因的完整与文化性格的独特,保持"非遗"事项本身与该地域其他文化事项的联系,充分地尊重"非遗"传承人对其所持"非遗"事项的价值判断以及政府、学界、现代传媒等"非遗"保护主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的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方式,在非遗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实践研究不断深入,地方高职院校担负着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的重要使命。笔者针对地方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实际,提出从校内的文化研究基地、课堂、校园特色文化活动、多种传播媒介、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通过多样的教育传承,拓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为保护、传承、发展、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非遗旅游)研究对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高遗产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搜集中国非遗旅游研究文献338篇,利用信息可视化统计软件Citespace绘制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分析发现:国内非遗旅游研究大致历经初步探索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波状发展阶段,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非遗旅游概念、非遗旅游与居民的关系、非遗旅游的保护与开发、非遗旅游扶贫等方面;现有研究多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对非遗旅游的理论体系构建及营销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应从文化内涵挖掘、营销、协同等方面深化研究内容,从定量研究、多学科方法交叉使用等方面完善研究方法、拓展中部及东北地区研究区域,以深化非遗旅游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子项目之一。本研究在调研非遗传承发展、与教育融合现状基础上,立足非遗资源库建设,针对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库子项目案例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此提出了深化建设思路:深入探索非遗与专业群融合途径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深挖非遗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大国工匠、连通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守正创新、通过资源库建设提升师资队伍,以期为资源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个案分析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河东体育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河东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在代际传承、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与市场运作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与措施,旨在为河东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至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本研究通过对当前我国国家级、省(市)级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人与传承组织/基地等进行统计得出,当前我国国家级、省(市)级(3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为29项和241项,国家级、省(市)级(2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为31名和208名;研究认为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存在着"两极分化"、"观念固化"和"创新不足"的问题,研究建议应通过建立统一的申报系统、标准的评审系统和规范的查询系统来进一步加强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文化振兴先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独特的精神标识,与乡村振兴战略息息相关。本文以S县为例,研究当前县域乡村非遗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总结相关经验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继承能够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多项“非遗”技艺面临着传承人高龄化、传承人才链“断档”等严峻挑战。如何突破困境,将非遗手工技艺有效传承迫在眉睫。“非遗”项目引入课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加速了我国高职院校的“产学一体化”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河北省已收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体育项目以武术为主,其它项目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针对体育类"非遗"种类单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保护意识差等问题,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开拓体育文化市场、发挥教育优势、健全研究机构等举措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为丰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构建"和谐河北"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民间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长调、呼麦、马头琴、四胡等作为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有效传承与合理保护不仅是文化部门、业内专家学者的职责,更需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高校音乐教育便是这其中不可忽视且较为重要的力量之一.在音乐类非遗保护与传承中,高校将发挥理论支持、技艺传承、保护宣传三方面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安徽池州傩戏传承人培养存在政府投入不足、资金来源有限、培养方式单一以及传承意愿不强等诸多问题,文章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建立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探索安徽池州傩戏传承人培养途径,通过增强传承人意愿、搭建传承培训平台以及建立传承人协同培养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池州傩戏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提供理论探讨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思想政治教育美育价值的发现与渗透,有利于非遗之美实现传播与共享,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研究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非遗美育价值,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含义为基础,发现非遗在思政教育中的丰富审美知识、提升审美能力、发挥育人功能等美育价值。而通过非遗之美走进课堂、非遗之美融入活动、非遗之美结合科研等途径,非遗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实现美育价值的渗透。  相似文献   

19.
东阳木雕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首创高职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其“五引领”木雕非遗传承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有特色,获浙江省教育厅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木雕档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特殊作用.分析档案在人才培养中的利用特点,在已有基础上挖掘木雕档案资源,开发校内校外各种可利用档案类型和资源,拓展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让档案资源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以河南省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总结了立法保护、展演保护、展馆保护、学术研究四个方面的保护成果;并从文化角度和商业角度探讨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最后提出中原经济区的"非遗"应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