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辩证思维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于日前在中国纺织大学举行。研讨会由上海市哲学学会辩证唯物主义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纺织大学社科系联合举办。与会学者就“马克思主义与辩证思维”、“现代科学、哲学思维与辩证思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等问题,广泛发表了各自见解。 许多学者认为,辩证思维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原则,推动着主体思维水平的提高,指导人们全面而辩证地把握现实。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正是我党和我国人民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而辩证的思维。今天,有必要对蕴含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辩证思维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法,作深入的挖掘。 有的学者还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深化研究辩证思维的方向,诸如:把辩证思维艺术的研究渗透到主体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中,拓宽辩证思维研究领域;依据历史的和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更高层次的理论概括,从中挖掘出富有时代性的思维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话语之一,必须融入思政课话语体系,以坚定学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念。将中国式现代化发生话语、主流话语、辩证话语和价值话语融入唯物史观、矛盾分析、对立统一和中国价值话语体系中创新表达,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融入思政课话语体系的路径走向,有助于推动新时代思政课话语体系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种辩证的互动关系。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不断推进和全面建设,文化自信也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增强的演进历程。文化自信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条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体现。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可从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三方面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而不同”的辩证思维原则、促进公平与正义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实现理论的创新 ,直接源于其思维模式的创新 ,超越了严重束缚人们的“绝对对立思维”模式 ,复归于辩证思维。思维模式的创新来自于邓小平同志的科学精神和丰富的实践 ,科学精神、辩证思维和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既包含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模式,又再次强调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关键”要素。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行“过去时、进行时、将来时”不同时态的路径探索,准确把握这一重要论断提出的深刻意义,深入理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核心地位的理论与实践逻辑。精准诠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的科学内涵,认清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开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途径的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验逻辑、发展模式与固有弊端,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后进国家独立实现现代化的原创道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把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智慧、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深层思维结构,历史性地实现了“两个结合”,开创了现代化的中国殊相。在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共同体维度自觉建构了具体的现代化方案,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和社会治理共同体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既以民族话语、民族思维和民族实践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又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真面相。中国式现代化与三种共同体的耦合,不仅为共产党人实现新时代奋斗目标探寻到科学路径,又为其他国家迈入现代化提供有益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历史选择,是对党初心使命百年实践历史经验的规律性把握.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其客观必然性.主动应对新征程中面临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国家安全和理论彻底性困难与挑战,必须充分发挥法治“批判的武器”功能,充分利用法治“武器的批判”建设成果,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掌握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以法治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之根本,稳风险确定性之预期,利制度化与现代化相适应之长远.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内涵丰富、目标明确的概念范畴,具有政党推动与多元治理主体相结合、由局部到全面的渐进式发展、由物质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独特优势和鲜明特点,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实践相结合的新发展。从实践发展与理论逻辑层面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破题之举。新时代新征程,要从坚持理论指导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坚持在价值遵循中回应“人本”需求、坚持以先进政党建设引领现代化国家建设、坚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坚持以制度体系现代化为保障等总体逻辑出发,确认路径指向,积极应对变局和挑战,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同时,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伟大实践成功经验。报告所总结的十年伟大变革成就,不仅为我国内政外交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继续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报告中提到的“两步走”战略、八项主要目标任务,以及必须坚持的五项重大原则等,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非一蹴而就,前进道路上存在诸多风险挑战。报告从12个关键环节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理论支撑,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也为世界范围内的多民族国家建设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五个必由之路”是我们党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结论。“五个必由之路”坚持战略思维,在把握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中系统思考和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持辩证思维,在抓住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中系统思考和谋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梁八柱”;坚持系统思维,在明晰内在逻辑中系统思考和谋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套设备”;坚持历史思维,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中系统思考和谋划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历史自觉。“五个必由之路”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虽然“现代化”概念可以追溯到modernization的汉译,但中国式现代化主要还是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追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有关于现代化的论述,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起始于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原创性贡献形成于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其话语创新体现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创新了现代化话语和文明话语。  相似文献   

1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对于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但同时遭遇话语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新旧话语媒介的博弈、话语传播与个体接受的张力等现实困境。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的实效,应在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突显传播的现实品格、强化话语的全球传播力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更好地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5.
以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为指针,结合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系统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教育之间的辩证联系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宏伟工程,需要系统思维予以全面把握。系统思维是着眼于系统、要素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实现系统整体最优化的科学思维方式。中国式现代化系统思维体现在关注整体性,强调统筹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思维特质;关注结构性,强调统筹协调与有序的思维模式;关注动态性,强调统筹当前与长远的思维本质;关注开放性,强调统筹国际与国内的思维视野。中国式现代化系统思维是丰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方法论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方法论要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法论智慧,充分彰显了在其理论、实践、世界等维度的独创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关于素质教育立论依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素质教育与国家教育方针(一)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在现阶段的具体化我国已把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写入《教育法》,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继续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集中表达、专章部署,并摆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即“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这一部署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教事业的重视,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洞察和更加精准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大大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矛盾的认识 ,更全面地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阶段性和长期性 ,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约辩证认识 ,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理论问题的理解 ,从而发展和创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20.
辩证思维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共同富裕正处于“两个大局”同步叠加期、“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历史方位。运用辩证思维准确把握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统筹效率和公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需要和可能;坚持循序渐进,统筹当前和长远;坚持先行先试和整体推进,统筹局部和全局。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必须正确把握守正和创新、共性和个性、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直面回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从而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