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心理因素对大力跳发球运动员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004年全国第七届大运会排球比赛中采用大力跳发球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影响大力跳发球运动员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压力、情绪、注意力和比赛环境等对大力跳发球有影响,而压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中外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跳发球负荷量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第 1 4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中外 8支参赛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从跳发球运用的数量百分比、跳发球速度、发球区域、落点、路线 5个方面揭示中外运动员跳发球技术运用的负荷量与效果 ,以确定中国队与世界强球队比赛跳发球技术运用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二)跳发球与二号位一般扣球、正面上手发球运动学参数比较研究1、跳发球与二号位一般扣球助跑起跳运动学参数的比较(1)跳发球与二号位一般扣球动作结构和运动学参数的相同处。跳发球是一项新近发展起来的技术,其动作结构与扣球基本相似。尤其助跑起跳技术与二号位扣球技术相近,都采用二步起跳的方式。表7、8是跳发球与二号位扣球助跑距离的运动学参数。由此可见,5名队员跳发球助跑距离平均大于跳落距  相似文献   

4.
以跳发球、后排扣球技术动作的助跑起跳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跳发球、后排扣球助跑起跳技术的相同之处与差异,为教练、运动员正确掌握跳发球、后排扣球技术提供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对象:以2003年世界杯中国队与冠亚军巴西和意大利队的比赛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据统计法。结果与分析1.跳发球效果的比较跳发球已经成为当今排球三项主动得分的技术之一,是排球比赛中唯一的一项不需要与同伴进行合作的重要进攻技术。由于跳发球  相似文献   

6.
排球比赛中跳发球与站发球技术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跳发球的技术力量大、速度快,具有攻击性、隐蔽性和突然性,得分率高。我国应加强跳发球技术的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7.
中外优秀男排运动员跳发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欢  李毅钧 《体育科学》2002,22(2):85-88
运用三维摄像及三维录像解析法,对中国男排队员跳发球技术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论是:跳发球的空中击球动作是以躯干的转体、伸肩及收腹带动挥臂的三维运动;挥臂击球时手的瞬时加速度大小是决定跳发球威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女排比赛中跳发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发球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已显示出其威力,在我国大学生女排甲组比赛中这一技术运用如何?跳发球为什么攻击力强?有哪些特点?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高校跳发球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我们选定2001年在南京大学举行的全国大学生第15届“兴华杯”女排甲组比赛参赛的13支队伍作为研究对象。 将研究的项目事先设计好表格进行临场记录,纪录资料整理统计后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比赛场次有48场之多,因人手所限,只统计了三分之二的场次。统计结果如下: 一、结果与分析 1.结果 (1)在参加全国大学生第15届…  相似文献   

9.
跳发球在女子排球比赛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参加 2 0 0 1年“步步高无绳电话杯”全国女子排球联赛中的 8支队伍为研究对象 ,从跳发球与站立发球运用数量的百分比、在比赛中的贡献率、2种技术的运用效果差异、个人跳发球效果差异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 ,建议女子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跳发球技术应因人而异、注重实效、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0.
对国家男排队员跳发球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跳发球是近年来国内外男排比赛中主要的发球得分手段。本文通过对5名,中国男排队员的跳发球技术及2号位扣球技术、正面上手发球技术的影片解析,获取了跳发球技术的特征;揭示了跳发球与2号位扣球及正面上手发球在技术上的不同点,从而为跳发球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运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法、专家访谈法、数据分析法、视频分析法等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八强比赛进行数据视频分析,并对后卫控制球、支配球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将八强主力后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如下:当今优秀后卫在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能力方面上均体现出更住全面的特点,技术方面运用更为合理,攻击性更加均衡、对比赛掌控能力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途径,主要针对竞技柔力球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析,认为项目自身发展的偏颇、参与人群特点的影响、媒体的误读、缺乏教练员和自身理论体系的不完善五个方面是造成项目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为了竞技柔力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将通过运动体系的完善化、社会参与的年轻化、未来发展的国际化三种有效的途径进行改革,才能使竞技柔力球走出项目边缘化的窘境。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速摄影与影片解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13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全运会预选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的5名健将级运动员三跳距离及比例指标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国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相关参数比较研究,旨在诊断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导和改进我国女子三级跳远的技术训练,为加强教学、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是跳高技术的一个关键环节,助跑的成功与否又主要取决于助跑的弧线和速度,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法、专家访谈法、数据分析法、视频分析法等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八强比赛进行数据视频分析,并对后卫控制球、支配球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将八强主力后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如下:当今优秀后卫在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能力方面上均体现出更住全面的特点,技术方面运用更为合理,攻击性更加均衡、对比赛掌控能力更加稳定。中国队的后卫在控制球上跟其他国家相比,在推进时间和控制球时间上要多于其他七支球队,制约进攻效率。中国队主力后卫在总传球数争助攻数上成功率较低,投篮命中率低于其他七支球队。传球次数少、助攻次数少、投篮命中率低、直接影响后卫队员的进攻效果,也直接体现后卫队员在比赛中掌控局势的能力,综合分析中国队后卫队员在控制球和支配球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体育系女生三级跳远的一些技术阶段的成绩的测试,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初步探讨了体育系女生三级跳远技术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为女子三级跳远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统计学参数。  相似文献   

17.
王旭瑞 《精武》2012,(32):16-17
随着世界各大体育赛事对田径项目越来越重视,而跳远作为田径重要技巧性项目,跳远质量和运动受素质不断提高,起跳动作是跳远技术的主要环节,人们还渐研究起跳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跳远不但要求运动员综合素质要高,更讲究运动过程中的细节给跳远带来的作用,目前,在高校教学和训练中,很多老师重视助跑和下肢的技术,以便更直接更快速的提高跳远成绩,而忽视对上肢摆臂技术的教学和训练。该文针对目前这种教学误区,分析了正确的上肢摆臂对起跳的速度、力量以震技术带来的影响,对助跑和起跳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总结归纳我国当前跳高运动员选材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期为今后我国跳高运动员选材提供具体建议。研究结果显示:跳高运动员选材过程中选材与育才概念界定混淆;选材过程中严重局限于身高因素;片面考虑家系遗传因素;受选育结合思维模式限制;选材过程中一味地推崇对杰出运动能力相关基因的研究等问题。建议今后对跳高运动员进行选材时,除考虑身高因素外,应重点测评其各项身体素质,并将运动员祖父辈的多种性状以及国外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运动基因进行分析与对比,实现跳高运动员遗传图谱与基因选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收集王舟舟在'99上海全国田径冠军赛比赛时的技术参数与第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冠军及前6名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王舟舟助跑倒1步至起跳腿着地时的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倒1步摆动腿着地、离地时的身体内倾角变化规律正好与对方相反,呈减小的趋势;在起跳前及起跳开始阶段的水平速度低、起跳过程中支撑腿膝、踝关节蹬伸不充分。另外,过杆动作极不经济实效,这些都有待他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地提高与改进。  相似文献   

20.
桑普拉斯发球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球是桑普拉斯比赛获胜的关键技术.本文从发球的速度和旋转方面对桑普拉斯的发球做了技术分析;从速度旋转率对桑普拉斯第一发球和第二发球同其它选手做了比较;从球拍的绕背动作、球拍与球接触点、球拍随挥三个方面对桑普拉斯球拍走势进行了较详细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