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骏 《数学教学研究》2008,27(11):23-24
新教材具有设计新颖、富有启发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的呈现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等优点,已经得到专家和有识之士的认可.尤为突出的是几乎每一课,都用一个“问题”引入,或在内容中穿插多个思考题.它起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解决问题形成技能的作用.教材中的问题设置都具有一定目标性、障碍性、相对性,教师的任务是如何着力挖掘并充分发挥教材中的“问题”价值,就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改理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问题仍是个值得再思考的老问题。“教师——教材——学生”、“学生——教材——教师”以及“教材——教师——学生”,尽管只是前后主项的移动,事实上是构建起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折射出教育思想的演变,反映出教师对教学的真正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提倡所有学科都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一个媒介,只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是教师教学的启示物,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载体.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对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和重新组合.笔者认为,要较好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必须要重视“探究与接受”、“补充与舍弃”、“分散与整合”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在设计问题时,教师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的物理内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  相似文献   

5.
教材中的例题都是精典之作,学生通过研习教材中的例题可以举一反三,解决相类似的问题.教师则可以借助例题巧设疑问,引导学生突破理解中的障碍,澄清概念.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第一章教下来,学生反应最多的是化学太难学了;许多老教师感慨最大的是今年突然不会教书了。学生和教师都困惑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度”。与原教材相比较,新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编排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编排方式的变化,使得用惯了原教材的教师很不适应。以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为例,本章是一章纯理论内容,其中主要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内容。在老教材中,氧化还原反应编排在卤素之后,离子反应安排在氧族元素之后,使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有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作铺垫,  相似文献   

7.
任华明 《学语文》2011,(5):21-22
多年以来,教材在我们教师和学生心目中一直居于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学生只是热衷于“学教材”.教师则大多停留于“教教材”的阶段。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我们应该视教材为蓝本,我们只是“用教材”——灵活的使用教材.并且敢于挑战教材,超越教材。当然,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与学生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所以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教材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向教材挑战,发挥教材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学生爱提问题.有些问题无意之中“考”了老师一把;有些问题则是学生故意出难题.想试探老师的智力、学问等。无论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考”问。教师都应该认真对待,机敏地巧答,否则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形象,降低在学生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备课已从“备教材”走向“备学生”,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其实,备教材与备学生并不矛盾,备教材是备学生的重要手段,关键是教师不能为教材所限,要学会“用教材教”。笔者认为,“用教材教”主要是指教师备课过程中要对教材所涉及知识进行深挖与拓展。下面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的曲辕犁为例,谈谈自己在备课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黄珍 《陕西教育》2007,(10):17-17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寓言。它们都是通过讲述一个情节简单、形象显明的故事,进而告诉人们一些生活中的道理。每则寓言都有“故事”和“寓意”两个方面。通过寓言教学让学生分析寓言形象,了解故事内容还不够,还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这是寓言教学的难点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课改进行到了今天。教师大都能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明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但是到了课堂上.真正要驾驭一堂课的时候,教师的行动就打折了,变成一“问”到底,学生也是一“答”到底。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教师自己“讲”.学生“昕”。以至于整堂课“串问串讲”.而且教师问的都是文本表面的内容,学生基本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回答了。  相似文献   

12.
“找规律”是苏教版数学教材“数与代数”内容的一部分,是相对于传统教材所新增设的内容之一。在网上由近百教师参与的关于“找规律是否繁、难、偏”的投票中,有86.1%的教师认为这部分内容“繁、难、偏”。看来如何把握“找规律”在小学教学中的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于是,我从凝视问题、审视出路两点出发,让学生在学习“找规律”的同时,培养其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觉得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这对进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纵观科学发展史,几乎每一次质的飞跃都从问题开始.可见问题是科学创新的起源。所以新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教师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成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穿行,积极探求。  相似文献   

15.
丁红 《中学文科》2006,(9):19-20
毫无疑问,每一节英语课都离不开“教”与“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应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用课程标准来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受教材编制的局限,有时内容选择远离儿童的真实世界、缺少活动和探索的层次及空间.学习的内容对学生很难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为此.对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选择与重组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大众数学观.这无疑对教师的成长.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及数学素养的养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范蔚清 《广西教育》2007,(5B):36-36
优化课堂提问,即设计的问题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并且能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教学。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答;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引导学生去探索真理。此外,优化课堂提问还必须让学生参与课堂问题设计,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缺点和问题提出质疑,发表各自的见解,使学生发现新的天地、创造新的情景。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而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整数知识的重要阶段.其基础是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同时.它要为以后学习更大的数打下基础。“生活中的大数”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胡老师借助这个内容,分为三个问题,来和大家谈一谈怎样帮助学生认、读、写万以内的数,感受大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无论您正在使用的是哪一个版本的教材,相信都会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已在我校经过了四年的使用。我认为。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与原用统编教材的最大区别.是它更适合学生自学。我在使用这套地理教材时,感到这套教材是“学生好学。教师难教”。这也正好说明,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因此,要适应九年义务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教材观念强调教材是“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通过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而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教材的教师观:应该是改进教学策略的教材设计,教材编写的目的不是为教师提供“法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