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近三年有关学者的新闻理论研究年度综述中,"人文"一词都被入选。这说明"人文"正是当今中国新闻传播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回顾新时期以来中国新闻界有关新闻与人文的研究成果并与其它学科的人文研究相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新闻界的相关研究不仅开始得较晚,而且时至今日,相关研究的面和深度还都远远落后于其它学科。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教育部社科司和社会科学委员会关于制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十二五"战略规划的工作要求,教育部社科委新闻传播学"十二五"战略规划工作会议,于2011年1月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主办,学部新闻传播学组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术界长期以来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两个概念混合使用,至多只是从学科分类上看待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同,而不了解人文科学对转变人类思维方式的意义。作者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分,在于它们对“人”的研究有各自的内涵。自然科学探讨的是人的自然生命及人与自然的联系,社会科学探讨的是人与社会的联系,而对人的文化生命的研究,则形成了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概括起来有三:1.探讨人的本质;2.建立价值体系;3.塑造精神家园。人文科学的构成要素包括人文学者、人文精神、人文方法和人文…  相似文献   

4.
黄斌 《记者摇篮》2006,(1):9-11
在都市类报纸发起初期,一提起“都市报”这三个字,多数人谈论它的特征,在内容上都会说什么贴近百姓,没有太多的政治色彩;在形式上说得更多的就是大标题大图片短文章,讲究视觉冲击力。这两年大多将这些特征流行地称“视觉暴力”,也就符合某些专家所说的平面媒体经营的是“眼球经济”。大学新闻教材里谈到广义的社会新闻的时候,称所有的新闻都是社会新闻。尤其对于都市生活类报纸来说更是如此,我曾经说,要像做社会新闻一样做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因为我们的时政新闻不仅仅只给官员看,经济新闻不仅仅只给专家看,要力争获得最广泛的读者群。作为…  相似文献   

5.
胡健 《视听纵横》2005,(1):97-97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价值就在于客观性、真实性,而学是属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新闻与学是两个不同类别的人学科。然而,新闻与学又有着许多共通之点。首先,二都是以语言字为工具来反映客观现实的。尽管新闻语言与学语言都有各自的规律,但仍有许多相融相通之处。学的一些表现手法,新闻也可以运用;  相似文献   

6.
(一)本文所谓的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出乎人们预料,又引起人们关注而突然发生的变故。由于它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工作、生产都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和作用,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从新闻工作的角度来说,如何看待这类突发性事件,又如何报道这类突发性事件,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资产阶级新闻学有着原则性的区别。资产阶级新闻学者一向主张这类灾发性事件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曾说:“新闻是关于突破事物正常轨道或出乎预料的事件的情况。”另一位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谈到什么是新闻时,直截了当地强调“战争…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制度:中国传媒改革开放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14—15日在复旦大学举行,这是新闻教育界同新闻实务界联手.围绕改革开放30年举办的首次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120多名专家、学者、传媒领军人物出席会议,会议共发表论文63篇。研讨会由教育部系统从事新闻传播研究的8个“国家队”,即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的8个国家级创新研究基地、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合召开,由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办。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省部分市先后开展“行风热线”活动。行风热线是由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主办,新闻单位配合,专门成立了“行风热线办公室”。汕尾市行风热线开办于7月5日.每周二在市电台开通直播热线电话.由市领导或市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作客行风热线。亲自接听并解答问题。《汕尾日报》于每周四将热线电话内容及查处情况在第三版如实刊登,并于下周四同一版面刊登后续报道“行风热线追踪”。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学科与科学、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两者间既区别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谈起,由此对新闻学的学科定位做出了“有人文关怀的社会科学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学科”的判断.并分别从新闻研究、新闻教育、新闻实践三个方面对以上判断进行了论证,同时又从现阶段这三个方面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缺乏看到了当前新闻学学科定位的偏失.最后,本文专门论述了在端正新闻学学科定位,扭转其偏重社会科学身份而忽视人文学科身份等问题上具有代表性价值的新闻史在学科建设中的意义,并通过新闻史自身所面临的研究与教学的超越和转向对学科其他分支和学科整体的发展提出了希望.  相似文献   

10.
艾伦·蒙斯洛(Alun Munslow)曾在《新时代历史》(The New History)一书中指出“人文学者要摆脱‘独狼式’工作方式,需要和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一同完成课题研究,而不应当孤独地在档案馆翻阅史料”。数字人文作为新兴跨界学科受到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2018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特别是近年来,信息管理类学科对数字人文的研究进入快速增长期。数字人文的出现,将档案工作者或主动、或被动地推向了“跨界合作”的浪潮。如何在档案工作与服务中及时引入数字人文的理念与技术,如何用档案学的理论与方法丰富数字人文的研究开展,成为摆在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面前的新议题。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是编者针对新闻或文章的观点所加的说明或批注,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章观点的看法、强调、建议或补充。编者按可以加在新闻或文章之前,也可加在其后或加在其中,是编者以简洁、朴实的文笔生发观点,并以此画龙点睛完善或升华主题。编者按见报的形式依附于新闻或文章之外。这和体裁大都出自编辑之手,是一种言简意赅的评论位裁。诸如“编者按语”、“编者按”、“编者的话”,或在@折号后面加上“编者”二字,也有只标以“按”字的,均后此类。编者按的写作应掌握“四性”:依附性也叫引发性。编者按是依附于一篇或一组新闻的事实材料,…  相似文献   

12.
白杰 《大观周刊》2012,(31):300-300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进入新世纪.“历史课也逐渐变得重要起来.它开始被看作为智力训练的源泉。”学习历史.其意义并不在于使学生只是知道和记住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也不只是让他们学会重复老师或课本对历史的叙述,而是要通过历史教学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2006年7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第二届新闻传播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负责人联席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五所大学的1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分别是:新闻与传播学科四个“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创新基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高钢教授,复旦大学创新基地主任、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童兵教授,武汉大学创新基地主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清华大学创新基地主任、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熊澄宇教授;四个教育部人文社…  相似文献   

14.
第三个历史性的转变:从“新闻无学”到被国家正式作为一个学科得到承认。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研究,尽管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而且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和人类优秀的新闻学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新闻学作为一个学科却一直未得到国家的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掌握了政权,新闻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大学设有新闻系专业,新闻事业得到了不断发展,在社会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但这仅仅是作为一种事业、一项专业来看待的,而未把这一事业的学问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来对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设立了从事新闻学研究的机构,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一些重点大学新闻系开设了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但仍不承认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先是把新闻研究生的学位叫作“文学硕士”,后又把它叫作“法学硕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电工,平时酷爱通讯报道。开始,能被录用者寥寥无几,因而总以为自己身在一线,搞通讯报道路子窄、信息少.抓不到什么大”活鱼”,所以常羡慕在科室工作或脱产的“笔杆子”,更羡慕那些“满天飞’怕o专业记者。但是。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才真正体会到,基层通讯员想尽快取得好成绩.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新闻写作水平外,最好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写稿。这样.一是便于捕捉新闻信息。只要你处处留。乙,便会发现许多新闻线索.而且能够发现外行难以找到的重大线索。二是写作时得心应手。因为写的是自己最熟悉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陈力丹 《新闻界》2002,(5):10-11
江泽民同志7月1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话,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提出了“五点要求”、四个“大力加强”、二十字的“职责”等等重要思想。我这里只是就他提出的一些“大力加强”,以及“五点要求”中关于学风、双百方针的有关论述,结合新闻学的实际谈一些感想。这个讲话直接谈到需要加强研究的学科有十三个,新闻学列于其中,排第八位。这是党中央主要领导人首次将新闻学提到这样的高度,与文、史、经、哲等传统大学科并列。这里是把新闻学作为“学”来谈论,而不是作为“新闻工作”来谈论,与往常宣传部门所谈的对象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17.
1998年,郭镇之教授曾发表《“客观新闻学”》一文,其中9次引证了当年出版的一本英文著作,这就是加拿大学者哈克特(R.Hackett)与中国学者赵月枝合著的《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Sustaining Democracy?Journ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Objectivity)(以下简称《维》)一书。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主编的《新闻法制学概论》一书,已于2009年8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郑保卫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中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研究》的最终成果。一批新闻法制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学有所成的年轻博士参加了此书的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2014,(6):48-48
本刊讯《中国广播》杂志近日从国内近4000种公开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报刊中脱颖而出,登上权威的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新闻传播学学科期刊”全文转载量排行榜,位列第13名。  相似文献   

20.
苏畅 《记者摇篮》2005,(2):48-49
一、粘贴新闻:完成了“快”和“量”的功能。从网络新闻的发展过程来看,粘贴新闻是最原始的一种方式。一般的商业网站都是从传统媒体,特别集中的是将报纸上印刷好的内容一字不改地拷贝到网上。粘贴时间跟着报纸走.甚至要落后于出报周期。这样的粘贴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媒体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