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学良口述档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首先介绍了张学良将军的口述档案形成的历史阶段和公开的时代背景 ,然后从五个方面向读者说明了目前公开的张学良口述档案的内容真实性和价值珍贵性 ,最后作者从一个史料工作者的眼光向大家展示了张学良口述档案的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科技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宋振峰(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科技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在基础研究方面,到1994年,国家先后建设了用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几十个部门开放实验室;投资7亿多元建设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10多...  相似文献   

3.
李苹 《传媒》2006,(7):52-53
近年来,"口述实录"这种记录个体情感故事的报道形式风靡武汉各传媒."口述实录"这种报道形式已在广播、电视及报刊中广泛运用,而且采用"讲故事"方式报道新闻的做法也越来越多.有报纸更在做专题新闻策划时,借用口述实录的表达形式,采用口述新闻,使小版面上有了大容量,做足做活了新闻,赢得了读者好评.口述实录最佳的表现形式就是忠实记录,原汁原味地讲述故事本身.由此可见,"口述新闻"是一个再确切不过的好名字,因为它"讲"故事、"说"新闻,而不是通过记者的展示来呈现故事.口述新闻找到了一种恰当的方式,由"讲述人"用语言把目击的新闻和发生过的故事讲出来,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4.
口述新闻在专题新闻报道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苹 《传媒》2006,(7):52-53
近年来,“口述实录”这种记录个体情感故事的报道形式风靡武汉各传媒。“口述实录”这种报道形式已在广播、电视及报刊中广泛运用,而且采用“讲故事”方式报道新闻的做法也越来越多。有报纸更在做专题新闻策划时,借用口述实录的表达形式,采用口述新闻,使小版面上有了大容量,做足做活了新闻,赢得了读者好评。口述实录最佳的表现形式就是忠实记录,原汁原味地讲述故事本身。由此可见,“口述新闻”是一个再确切不过的好名字,因为它“讲”故事、“说”新闻,而不是通过记者的展示来呈现故事。口述新闻找到了一种恰当的方式,由“讲述人用语言把目击的新闻和发生过的故事讲出来,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5.
口述回忆录是由口述资料编撰而成的回忆录作品,虽不如口述资料原始,却直接面向公众读者.目前,口述资料的收集受到了较多关注,口述资料的编纂同样值得重视.尤其是商业模式下的口述回忆录编撰,将口述回忆录视作一种文化产品批量生产,这更有必要规范其编法.考察从访谈录音稿到口述回忆录的编撰过程,旨在协助编者解决编撰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口述回忆录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口述历史出版物热潮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红 《出版科学》2006,(4):37-40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图书市场,口述历史类图书成绩不俗,有两个因素起着关键作用:一是中国口述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出版资源;二是此类图书凭借特有的优势,赢得了读者市场.目前此类图书出版虽走势良好,但也存在若干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势必影响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唐蔚 《云南档案》2013,(9):42-44
本文向人们展示了口述史的基本发展历程,浅议口述史与口述档案的关系问题,从而进一步肯定了口述档案对历史的重要作用,认为口述历史档案作为国家档案的一部分或者补充,应该受到加倍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所称的口述史,是指对口述过程采用电子设备进行记录、并对口述的内容进行整理、研究而形成的一种史学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后,口述史在中国学界大规模兴起,并随着校史研究方式的多元化,逐步在校史研究领域广泛应用。口述史方法优势是什么?在校史研究领域中应用口述史方法需要注意哪几个问题?本文进行粗浅探析。一、口述史研究方法的优势简析1、较好地提高历史的真实性历史最可贵的是真实。口述资料与文献资料一样具有史料价值。口述史由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亲历者自己来述  相似文献   

9.
“口述实录”不是新闻体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述实录"这一文体最初出现在<北京青年报>的"口述实录"栏目中.这类文章以它新颖独特的视角、特殊的叙述方式和人们所关注的情感问题吸引了许多读者,也使一些其他报纸争相效仿."情感地带"、"真情倾诉"、"都市女性"等口述性质的栏目和专版纷纷"出炉",形成一阵热潮.新闻学术界对此现象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中华新闻报>上的一篇文章认为"口述实录"是"继大特写之后的又一被各媒体普遍看好的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10.
口述历史、口述档案是近年来在档案学术刊物上使用频率颇高的两个词汇,这标志着档案界对口述历史收集工作的关注,反映出档案馆人从事口述历史的文化自觉。最近,糜栋炜先生在《北京档案》[1],从分析口述历史、口述档案两个概念入手,判断口述历史“已经超越了现阶段我国档案工作的边界。”乍一研读其推理,其超越边界的论断也不无道理,但细细思考一下,便发现糜栋炜先生的推断还是错了。关于口述历史、口述档案的概念以及口述历史、口述档案之间的关系,糜栋炜先生说:“口述历史,是通过走访历史事件当事人,或与当事人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把他们…  相似文献   

11.
媒介仪式作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场域,通过传播象征符号的共通意义空间,加深参与者的集体记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作为建构国家认同、树立民族自信的重要媒介仪式,发挥出媒介强大的仪式传播作用.其运用电视直播的形式,借助多元化的科技元素,让观众成为仪式参与者,获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仅传递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12.
湖南《怀化日报·新农村》专刊上的一个“新农村放谈”新闻言论专栏,被称为“农民群众的知心代言人”,广受读者欢迎。这个专栏是来自最基层的声音,具有独特的“权威”性。“新农村放谈”发表的都是口述文章,导读部分包括一张口述者的照片、一段关于口述者的事迹报道,200来字的篇幅,宋体字,主要作用是彰显口述者的“权威”性,吸引读者阅读;主体部分800来字的篇幅,楷体字,一个话题涉及新农村建设一个方面的内容,宏观上能纵观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对新农村建设在思想上有所启迪,微观上能指导新农村建设某一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期这组报道向读者展示了一副聚居在北京宋庄和798艺术园区的北漂艺术家的众生相。这群艺术家远离故土来到北京淘金,其浮沉轨迹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家们的人生坎坷、艰辛、机遇和对未来的迷茫。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涅柴和变异……  相似文献   

14.
公共展览是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合称LAM)重要的信息组织形式和社会服务方式.口述历史因其对亲历历史等一手资料的存录功能,近年来日渐引起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系统的关注,而口述历史与公共展览的结合可视为将LAM资源呈现给用户的一种创新服务形式.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苏格兰:不断发展的民族”展厅通过口述历史方法的合理运用,生动且全面地展现了本土近现代民族史.这一案例展现了口述资料在展示叙事和陈列设计中的应用,可为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们提供有启发性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5.
翻阅5月23日的中国青年报要闻版,一幅照片令人眼前一亮——温家宝总理陪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北京菖蒲河公园散步。画面中,温家宝总理面带微笑, 手擎球拍,向默克尔总理演示着太极柔力球的玩法。照片以生动的形象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6.
口述档案,是事件的当事人、参与者或者了解事件的人们,通过对事件原因、过程及结果等的追述而形成的记录,是档案界时下关注和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也是档案征集的重要范围。本文通过考察张学良晚年对九一八事变的口述,得出档案界对口述档案应该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2008北京奥运报道是一次没有彩排的新闻大战,齐鲁晚报奥运报道在这次新闻大战中精心准备、完美创意,以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表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点滴动人场景,展示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发扬.每一幅图片都成为了引发读者遐想的"画外音",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它们将会永远留存在读者的奥运记忆中.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口述历史传人我国,与此同时,口述历史档案也开始进入档案界的视野.许多档案馆在学习借鉴国外口述历史档案和国内历史学界做口述史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口述历史档案项目,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也积极参与口述档案资源建设中来.口述档案在形成上与传统档案不同.传统档案多由文件转化而来,口述档案则是为有效地保存人类社会记忆,而有计划地进行采访的结果.高校口述档案在形成上具有一般口述档案的本质特点,只是其范围限定在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9.
刘阳 《声屏世界》2016,(12):42-44
影像的本性,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纪录片最重要的特点和最独特的标志就是真实性,它是以实事为基础,反映历史中真实的事件和情感表现.口述历史纪录片同样也是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历史现场的前提下,向人们展现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件.新世纪以来,口述史样式的纪录片日益风行,本文将通过对中国的口述历史纪录片作简要的分析与研究,来探讨口述历史的方式与纪录片结合是如何记忆影像的.  相似文献   

20.
蔡静 《图书馆杂志》2008,27(1):89-91
发现何兆武先生口述、文靖撰写的<上学记>(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是在"当当网"上买书时,无意间搜索到的,后又从<中华读书报>上知道它是当年十月的荐读书之一,还有一篇书评说它是"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历史的一页剪影,可其中又缠绕着口述者对后半叶历史的深切反思.最吸引读者的自然是何先生对他亲身经历的7年西南联大读书生活的追忆.何先生详尽地讲述了那个时代的学生生活,也描述了他所见闻过的名师的人生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