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时代久远,社会环境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中学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拦路虎。如何拉近古代作者与今之“学者”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厌倦、恐惧心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已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想谈谈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2.
石峰 《考试周刊》2011,(59):42-42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已经逐渐丢弃了诵读,更多的是浏览,而且是浏览白话写成的跟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对于文言文,几乎不能读懂。而在学校当中,由于升学率的压力.许多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更加注意讲解字、词的含义、语法,注重句子的翻译,等等,  相似文献   

3.
钱德琴 《阅读与鉴赏》2010,(4):56-56,52
初中文言文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认识古代社会.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对学生学习现代汉语也有着促进作用。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有其个性特点.也有共性的特点。作为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些什么呢?本文就特级教师沈蘅仲、李元功和钱梦龙老师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裴昱 《基础教育研究》2014,(6):28+30-28
正在中学各年级的语文课本中,都有相当数量的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把文言文本身翻译、解释、分析清楚,其实文言文的教学任务还没有真正完成。因为文言文所涉及的社会现象、思想观点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往往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相距较远,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或印象不深。因此,要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必须在一般翻译、解释和分析的  相似文献   

5.
学生自接触文言文以来就形成一种心理压力——文言文难懂。每当看到它时,第一感觉是坏了,我一定做不好。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文言文不太符合我们现代社会的语言规范,字面上又给人一种古怪深奥、难以理解的视觉压力;一是学习不得法,没有深入到文章深处,体味不出其中的乐趣,因而形成文言文不易学的观念。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用于交流的书面语言,在我国历史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社会已逐渐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书面语言,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常见。因而对于初中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是偏难的。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上有所完善,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成效。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公输》一文的讲解为例,阐述初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一、将文言文与当今社会相结合,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7.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言文是古人情感的载体,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文言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练。经典文言文的选读,能够让学生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崇高人格的历练。品味这样的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古人的情感,也能引导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历史,走进当时的社会生活,认识古代社会,从而感受其美的语言、美的人格、美的艺术、美的文化。实际上,文言文教学就是将经典作品中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对象化为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沉浸到作品的深处,自觉地感受、体味文言经典,受其熏陶和感染。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转化为品味、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反思高中文言文教与学的现状,以寻找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高中生文言文的学情。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语言载体,是传承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媒介。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革新,以及时间的推移,文言文中相应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等等都与学生生存的环境存在着巨大的时空距离,文言文语言表达形式、表现方式、词法语法等方面与学生现实语言交际之间也都存在隔膜。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瑰宝.学习文言文,有利于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具有启蒙和衔接作用.学得好了.为将来学生在中学学习文言文和课外阅读文言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得不好,将会影响学生今后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要有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载体,是我国古人人生价值和情感世界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源泉。可是在文言文教学又问题重重:现代社会中中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应用很少,课堂上文言文学习枯燥无味,需要花大力气记  相似文献   

11.
陈意文 《师道》2014,(9):30-31
现代语借助声像光电等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运用,但在写作时与文言文相比,却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然而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往往认为文言文写作对学生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在第七届两岸四地暨新加坡写作研讨会上,容理诚老师展示的《文言文写作——……传》的示范课,是我第一次听到的为高中学生开设的文言文写作教学课。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我国特有的语言瑰宝.也是中考语文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语言习惯、阅读方法等原因,许多学生觉得文言文阅读很难。特别是中考语文加大了文言文考查力度.近年来在文言文考查中逐渐出现了与现代文阅读相似的题型与思路.这是顺应新的课程理念诞生的一类新题型.是文言文知识的开放拓展.它可以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及知识积累能力,因此.很多学生觉得文言文的阅读太难了。其实.文言文阅读并不难.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中国语文的渊源和文学的瑰宝.它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语文的素养。然而。目前的状况是,它的教学效率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的文言文教学没有生机活力.时间一长,师生都压抑,所以也就难怪学生讨厌文言文,进而读不懂文言文了。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喜欢文言文。让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就应该给这些古老的文言文赋予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王智姝 《现代语文》2008,(11):115-116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社会的文化生活状貌,而且可以更多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而,作为文言文学习主阵地的课堂,必然也成为学习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殿堂。  相似文献   

15.
王振国 《学周刊C版》2011,(11):105-105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进行了改革.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即摒弃了以课内文段注音、词语的理解、句子的翻译为主的文言文考查方式.启用了对课外文言文语感能力和读懂原文大意.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因此.对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指导不容忽视。我们教师只有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激发学生对古汉字的热情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才能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文言文课外阅读中,我采用了积、猜、读、论四步指导法。  相似文献   

16.
张勇 《考试周刊》2011,(6):54-55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然而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文言文教学面临很多困境,亟待解决。本文从当前文言文教学困境入手.进一步分析要通过哪些策略改进文言文教学现状.才能使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特色教学。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灾区”,多少年以来.老师们一直抱着简单的教学方法.逐字逐句地“啃”文言文。至此.文言文教学己异化为一种纯语言知识的机械训练。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其结果是:学生除了可以勉强应付考试以外.文言文能力根本没有得到培养与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必修教材中文言文已占课文总量的1/3.加上选修教材中的内容.文言文已占去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半壁江山;同时。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积绽的一种载体.经历了时问的跨越.所反映的内容与我们现实生活有相当大的时代差距,以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文言文艰涩难懂。  相似文献   

19.
尹仁娟 《师道》2011,(3):35-3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文言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规定课文中“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可见初中语文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大大提高.文言文的地位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使现在的文言文内容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已有很大幅度增加.这就使文言文教学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传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很大的畏惧和厌学心理.这更加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我们应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心理语言.重塑他们对文言文语言的情结.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现代意义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样才能把博大的中国文化继续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