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践教学是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重要性,总结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培养大学生思考现实问题、分析现实问题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等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的统一体,它与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基础”课实践教学中贯彻落实针对性,既要注重理解其重大意义,又应该遵循“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贴近教材,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贯彻落实针对性,是确保“基础”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时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混合式教学面临教学理念重塑、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和教师教学统筹联动的挑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混合式教学彰显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价值意蕴。然而,受一些因素影响,“基础”课混合式教学在实践中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探索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实践路径,从教学理念的更新、线上教学的丰富、线下教学的充实等方面入手,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混合式教学实施探索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步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相关文件与专项文件,要求各高校切实贯彻落实,同时就“形势与政策”课自身建设而言,开展实践教学规范化,也是完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拓展与活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的的需要。然而,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原因,仍面临“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学方式单一、参与度不高,制度不完善、保障不力,师资不强,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等诸多困境,应在坚持“政治引领与实践育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等“四个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之上,通过“全面提高全员认识、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丰富实践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参与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完善管理机制体制、切实保障实践教学良性运行”等路径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5.
社会实践是“基础”课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成效对其教学实效性有重要影响。但是,“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存在课程特性不突出、运作机制不健全、考核导向存在偏差等问题。为了探索一条适合90后大学生、易于操作、教学效果明显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者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的试验,认为实践教学应结合教材重点内容,体现学校及专业特点,建立一套健全的实践教学机制,并利用实践成果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后研究者提出增进“基础”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应当承担这一重大的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存在许多内在契合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基础”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中,探讨并论证了以课堂为核心,以实践为关键点,以评价机制为保障,推进高校“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实现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基础”课教学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旨在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达到知行统一。文章结合“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就遵循的原则、运行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已相当普及,但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对案例选编、准备与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案例选编应遵循思想政治性、系统概括性、实践针对性等原则。教师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选编主要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准备、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组织。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是“基础”课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基础”课实践教学要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引导大学生在参与实际生活中积极开展道德实践和法律实践活动为基本途径,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分析实践教学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入手,提出了强化实践教学的原则要求,并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必修课程,近20年来,其课程教学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方面,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而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却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入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层次差异越来越大,但在教学中却不能根据学生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编班方面有所改革与创新.这就导致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虽然殚精竭虑,但收效甚微.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不断吸收计算机发展的新成果外,还必须把握住学生的两个特点来组织和安排教学,这两个特点是: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2.
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素描与色彩课程进行互融式教学整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系统思维的生成,有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教学成效。教师对素描与色彩课程进行互融式教学整合时,应围绕互融式教学内涵,把握基本原则,明确两大课程的基础教学定位,可以分别从课程设置、画面表现形式、材质与肌理表现等方面进行互融式教学探究。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方式实效性的提高,必须通过构建课教学方式实效性体系来实现。做到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学方式多样化、规范化、现代化;努力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学方式的新模式;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育教学的特色;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学方式实效性评价标准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代表一种课程理念,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进行讲授,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向同行,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有效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注意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结合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的特点,挖掘与其相关的思政育人素材,设计“课程思政”具体方案。要通过讲授提问式教学、叙事式教学进行理论教学,通过PBL教学、电台电影故事评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同时重视第二课堂的融入。全方位育人模式可以实现教育引导和价值引领,培育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观、价值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课堂满堂灌、考前搞突击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导致的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分类采取仿真翻转、举一反三、专题研讨、探究学习教学方法,并采用了基于层次化的实验体系和多元实验模式.该教学模式以电类基础课程为平台,对自主性、研究性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模式的基本思想可以应用到其他课程,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在沿袭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其以敬业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精神等方面为主的基本内涵还被赋予了新时代的色彩。在分析新时代"工匠精神"和思政课之间在价值导向、社会实践性、教育对象等方面具有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在高校思政课上,从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体验、拓宽教学方式和落实教学目标等方面入手,探讨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8.
推动“中国制造2025”进程,培养一批高素质机电专业型人才势在必行,这也是高校对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机电类专业基础课《机电传动控制》则为实现这一人才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以基本技能为目标组建学生兴趣小组,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将课程内容与基本技能融合,多信息技术贯穿教学并维持学生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从提高学生主动性、信息技术下教学内容多样性等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与细胞生物学系教学团队悉心设计了研究生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方案,以典型的遗传学案例为切入点,通过讲述典型的遗传学案例,将医学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贯穿到整个课程中,培养医学研究生为人类解除病痛的职业素养,传承大医精诚的医学精神,同时提升他们合作共赢、交流创新、挑战权威、科研诚信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改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是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许多后续专业课的教学效果。该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内容多而且更新发展快,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再加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难点。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迫切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全面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