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说词,在电视专题类节目中永远不是独立的艺术,它的生命与画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既起着补充和扩大画面内涵的作用,又与画面、音响等元素一道共同起着向观众传情达意的作用。可以说,解说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否,直接关系到电视专题类节目的优劣成败,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
专题类节目解说词的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好的电视专题解说词应当符合电视节目的普遍特点,应当与画面相得益彰、互为补充,通过独到的视角,揭示出画面背后无法表达而又引人深思的东西。如果说专题片整个画面是龙,已经初步阐述了事物的原生态,那么专题片解说词就应该是点睛之笔,它应该给整个节目注入精神与灵气。专题节目解说词与电视新闻解说词有着共同的特点,都要求撰写者有较强的宏观把握能力,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而专题类节目解说词更强调作者精神和思想上的把握能力。新闻报道讲究把握事物的真实性,而专题类节目更注重引导观众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一个好的电视专题解说词应当符合电视节目的普遍特点,应当与画面相得益彰、互为补充,通过独到的视角,揭示出画面背后无法表达而又引人深思的东西。如果说专题片整个画面是龙,已经初步阐述了事物的原生态,那么专题片解说词就应该是点睛之笔,它应该给整个节目注入精神与灵气。专题节目解说词与电视新闻解说词有其共同的特点,都要求撰写者有较强的宏观把握能力,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而专题类节目解说词更强调写作者精神和思想上的把握能力。新闻报道讲究把握事物的真实性,而专题类节目更注重引导观众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电视专题解说词实际是电视专题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对电视专题片画面内容的重要解释和说明,使专题片与解说词达到相互补充和印证,使文字和画面形成天衣无缝的配合,达到最高的视听艺术境界,这是电视专题解说词写作的最终目的。基于此,就电视专题解说词写作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以期为电视专题解说词写作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旭华 《新闻前哨》2012,(12):68-69
电视专题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的筋骨和灵魂。电视专题解说词写作,要首尾呼应,内容详实;注重细节;注意片子的整体构思,通篇布局;对解说词的内容崇真求实;做到解说词与画面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6.
电视专题节目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专题解说词对提高专题节目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电视专题节目解说词是伴随着电视专题节目出现而产生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有别于散文、诗歌、小说等其他文字语言艺术。电视专题节目解说词并非独立存在,它必须与镜头、声音等其他艺术形式一起共同作用于观众的感官,传达创作者的思想意图。"实际上画面和解说词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加强的辩证关系,二者在功能上有很强的互补性"[1]。"如果说电视画面是节目的灵魂,那么解说词可称为节目这个躯体里流动的血液,它是赋予节目  相似文献   

8.
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爽 《记者摇篮》2009,(5):28-28
作为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一个好的电视专题解说词应当符合电视节目的普遍特点,应当与画面相得益彰、互为补充,通过独到的视角,揭示出画面背后无法表达而又引人深思的东西。如果说专题片整个画面是龙,已经初步阐述了事物的原生态,那么专题片解说词就应该是点睛之笔,它应该给整个节目注入精神与灵气.  相似文献   

9.
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部分,在很多纪录片中甚至起到首要的作用.解说词与音响和画面的有机结合共同营造了电视专题的美感.解说词兼具审美性与文化性,在电视专题片的所有构成元素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播音员在配音时必须坚持解说为内容服务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形成自己的特色.本文重点讨论了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意境,并对播音主持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晓莉 《视听界》2001,(2):14-15
解说词在纪录片中起着重要的作:胜是来说明介绍情节过程,一是用来修饰情节内函,二缺一不可,第一种作用很好理解,不说明介绍,单单依靠画面,音乐,效果声和字幕是不能完整表达节目信息的,重要的是第二种作用,修饰和不修饰,区别很大,有时甚至是一个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长期的专题和纪录片节目制作过程中,我体会到写好电视解说词有以下两点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节目中和画面相辅相成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一般所说的解说词,可以囊括电视新闻、专题和各种文体节目中所采用的解说词,但狭义地说,主要指专题性节目中采用的解说词。本文不准备探讨广义解说词的内涵.仅想就观众最常见、编辑记者最常用韵专题节目解说词的创作与欣赏,谈一些粗浅的看法。解说词在电视表现手段中的重要地位不可低估。从创作的角度看,一部专题片配上内容深刻、扎实,形式生动活泼的解说,可以使专题身价倍增;而配上内容空泛,形式平庸的解说,就使专题显得十分逊色。就是说,它可以在很大程  相似文献   

12.
解说词在电视专题节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用来说明介绍情况过程,二是用来修饰情节内涵,二者缺一不可。第一种作用很好理解,不说明介绍,单单依靠画面、音乐、效果声和字幕是不能完整表达节目信息的。重要的是第二种作用,修饰和不修饰,区别很大,有的甚至是一个专题片成功  相似文献   

13.
乐嵩  梁峰 《新闻前哨》2006,(10):51-53
解说词在电视专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有的学认为,电视专题的字必须依附画面而产生,因为电视以“视”为中心,字只是补充“画意”未尽之处;有的学认为,电视是视听艺术,“视”与“听”应参半而为之,因为看(视)是审美活动,而听亦是审美活动,因此,要求电视专题的画面与字形成天衣无缝的整体。实践证明,电视专题是一门综合艺术,无须强调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而要强调声画对主题的共同烘托性,即它们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各自完成自己“联合的职责”。只有树立这样的创作意识,才能把“声”、“画”摆到适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电视画面和电视解说词,是电视新闻专题两个最重要的表现语言,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一个好的电视专题解说词应当符合电视节目的普遍特点,应当与画面相得益彰,互为补充,通过独到的视角,提示出画面背后无法表达而又引人深思的东西。如果说专题片整个画面是龙,已经初步阐述了事物的原生态,那么专题片解说词应该是点睛之笔,给整个节目注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些电视工作者在制作专题时,先写好解说词,然后根据解说词组织镜头,编写脚本,最后进行拍摄。其实这种制作电视的方式,完全割裂了客观事实的内在联系,将人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客观事实之上,违背了电视客观、真实性原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创作方法。怎样使用解说词才能与画面相得益彰,取得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蕾 《青年记者》2013,(2):50-51
电视纪录片是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也称专题片,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涉及人类生存的各种题材,进行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它是运用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反映客观世界原生形态的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电视节目形态。随着《舌尖上的中国》在全国的热播,电视纪录片开始成为吸引观众、提升收视率的重要节目体裁,这也促使了电视人勇于探索纪录片的制作。在纪录片制作中,解说词的作用不可忽视。现代电视纪录片追求画面与解说词构成的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的完美  相似文献   

18.
写好一个电视专题节目的解说词,并不容易。它要求编辑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思想水平,一定的写作能力,还要掌握专题节目的特点、规律和艺术技巧。那么,写好一个专题节目的解说词,究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解说词忌重复,而要使声画互为补充。例如,一幅幅冰河解冻、烈日高照、风扫落叶、雪压冬枝的画面,已经清晰地交代了四季节气,如果解说词再讲“春天来了”、“冬天到了”,那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又如,画面上展现了一幅炼钢的宏伟场面,如果解说词再赘述“工人们正在炼钢……炉火熊熊、钢花飞溅”,那也一定会使人哑然失笑。因此,凡是能够直观的镜头,一般不宜再用解说词去渲染和描绘,否则,就会破坏整个节目的效果。解说词的作用应当  相似文献   

19.
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可以说同为用声音来塑造的艺术,电视还多了一个表现形式——画面,可是,广播节目却比电视节目更擅长“传情”,当然,在此讨论的是专题类节目,而非新闻类节目。  相似文献   

20.
魏佳 《新闻传播》2010,(7):16-16
解说词是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直观的电视画面进行补充、强调、深化和发散,为专题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和升华空间,尤其在人物类专题片中,优秀的解说词创作能与画面、同期声、现场声等元素紧密融合,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观众视听同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那么.人物专题片的解说词创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