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戴婷  张亮 《声屏世界》2016,(5):11-13
当前,传统广播在不断拓展产业发展新途径,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着力点,一些广播媒体大力发展APP。广播媒体为何要建设APP,做APP该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怎样做好APP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在考验着广播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移动音频APP在网络广播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4G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移动音频APP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移动音频APP的优劣势进行分析,以了解移动音频APP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微媒体以其及时、互动、海量等传播优势,迅速占领了媒体用户市场,鲸吞着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搭乘移动互联快车,加强与微媒体的融合,成为广播谋求生存发展的有效应对之道。在利用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媒介丰富广播传播内容、途径,增强受众黏性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传播内容的分众化、个性化,拓展传播路径,挖掘自身商业价值,是移动广播应用微媒体进行自我革命的未来方向。一、移动广播收听现状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移动新媒体元年的2013年,随着3G网络的规模化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移动终端+APP"的移动新媒体模式改变了中国传媒产业的格局。笔者将根据赛立信在70个城市进行的听众研究数据,分析近年来中国广播在新媒体冲击下的市场发展趋势。 广播听众及其收听习惯的变化趋势广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现实听众达6.7亿。据赛立信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电视媒体的受众接触率在诸媒  相似文献   

5.
在媒体技术和收听终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广播的收听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受众的接收需求、接收习惯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介环境下广播APP用户属性及市场培育情况,进而为提升广播APP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毕小璇 《青年记者》2012,(14):44-45
如今,广播的主要受众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有车族移动收听群体成为中坚力量,与此同时,这部分人也是广播收益的最主要来源,因此针对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分析,成为广播媒体需要长期进行的重要工作.从去年开始,青岛音乐体育广播对早间7点到9点的节目进行了彻底改版,变之前单纯的歌曲伴随为现在的经典旋律、简明资讯及热点评论三结合,在对早间节目移动受众需求的分析方面,下了不少工夫.  相似文献   

7.
许国良 《东南传播》2016,(8):112-113
随着科技发展,网络技术的逐步成熟,APP应用逐渐对传统广播产生了全方位冲击。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曾经一度让车载广播的需求变大,传统广播人也一直默认私家车是传统广播最坚强的后盾,可是,跟网络一起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逐渐成为了私家车主,这些人本来就不是传统广播的受众,他们也应该不会像上一代人一样,把广播情怀平移到车厢里。或许依然会听音频,但是会跨过传统广播。APP应用对传统广播的冲击与影响越来越严重。传统广播发展现状如何,该如何应对,成了当下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婧 《新闻传播》2015,(2):44-45
2014年的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正式吹响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号角。广播媒体顺应移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大趋势,与微信、微博、APP、云端等平台的自觉融合是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广播新闻将如何适应这一变革、何去何从,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9.
周宇博 《视听界》2014,(5):51-55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App(移动终端应用软件)日趋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通过App获取广播节目。本文通过梳理纷繁庞杂的App,发现目前和广播有关的App可以分为广播电台自主开发App、网络电台App、即时通讯工具App、音乐类App四大类。这些App的使用有助于拓宽广播传播渠道,丰富广播节目内容,提升广播品牌形象。本文在广播如何快速吸纳受众资源、培养用户黏性等方面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吴川 《视听界》2013,(2):42-43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基于传统广播移动和便携的特质基因,移动客户端是传统广播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便捷通道。传统广播移动客户端开发、应用要以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进行系统筹划、前瞻布局、特色引领,尤其在做优内容、突出服务、创新营销三方面速谋速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赢得传统广播发展先初。  相似文献   

11.
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广播发展的重要趋势。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动的概念,每个时代都会有新的媒体出来,随着人获取信息渠道的变更,传统广播已不能应付听众多元的资讯需求。移动互联时代与听觉文本的相互结合,将会是未来广播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各级广播电视台经济实力的日渐雄厚,添加一辆集现场直播、移动直播、突发事件应急直播与一体的移动广播直播车,成为各广播电视台出门办台、丰富节目内容的首选。那么移动直播车该如何配置既能满足基本要求又不止于浪费,本文从我台的实际情况出发,谈谈广播移动直播车的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刘璐 《新闻世界》2014,(11):66-6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发展,网络广播APP迅速崛起。但现阶段面临着盈利困难和内容同质化的问题。笔者结合实践经历和文本研究,提出了多元的聚合型网络广播APP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广播的移动直播,贵在移动,强在直播。以往广播的直播,通常都是把直播车开到现场,对某个事件或活动定点进行直播。而移动直播则将车载调频发射机随同车队一起活动,进行同步播出,具有机动灵活、定向性强、宣传效果好等特点,成为凸显广播主流媒体地位的有力武器和展示广播优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隋欣 《当代传播》2014,(2):110-112
进入数字传播时代,网络应用成为获取音乐的重要方式,给音乐广播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前中国音乐广播类型化细分不足,节目品牌化与精品化程度不高,未来要对音乐节目进行深度整合,发挥主持人的特殊魅力,拓展移动互联网生存平台。  相似文献   

16.
吕海媛 《视听界》2013,(6):61-63
作为成熟的传统媒体,广播在物理覆盖上己基本达到顶峰。移动互联网时代或许给传统广播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移动终端El益成为伴随性最好的传播设备,包括广播在内的各种媒体越来越注重App推广。音频平台的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轮子地不断滚动,广播迎来了新一轮的收听热潮。20世纪70年代,美国广播界有句名言“车轮子和干电池拯救了广播”,如今这一景象也在中国再现。在2006年11月召开的中国广播广告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指出:“中国广播的窄播时代已经到来,核心听众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固定收听转向移动收听,移动人群成为广播收听的主流”。在这里,移动人群主要指向车上人群。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汽车时代"的到来,可以"解放眼球"便于移动收听的广播媒体重新进入时尚人群的主流生活。类型化的汽车广播正好顺应城市广播主流听众不断转向车上移动人群的发展潮流,从都市移动人群收听多元化需求入手,创新汽车广播发展的模式,以"服务性引发必听性",使汽车概念的电台成为听众的忠实朋友。  相似文献   

19.
郑潇 《青年记者》2017,(23):80-81
广播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时效、强交互的媒体在几大传统媒体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在“互联网+广播”的融合过程中,尤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端流量的放开,车载媒体便携化程度加深,移动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广播媒介的生态格局发生着显著变化.广播的移动互联网融合之路为广播找到了全新的形态,从品牌生态进化来看,广播的品牌生态体系也将经历进化和重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移动互联网+音频"是目前广播的新样态.近几年,移动音频APP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引发各界人士的思考.本文着重阐述我国的移动音频APP的现状,指出目前移动音频类APP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的媒介信息环境特点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