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永 《现代语文》2007,(1):105-105
并列短语充当句子成分,使句子结构复杂化,容易形成语病.纵观十年的全国高考试卷和各地的模拟试卷,在病句的考查中,并列短语致误的句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有的老师撰文说:"在病句题中,并列短语的出现,几乎就意味着病句的出现."这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有几分道理.  相似文献   

2.
杨春芬 《辅导员》2012,(17):28-30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句子考查的一个重点,其题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病句的辨识,多以客观选择题呈现;二是病句的修改,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那么,如何在众多的句子中快速、准确地找出形形色色的语病呢?一、巧抓并列语句中的并列短语使句子结构变得复杂,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稍不留神,往往顾此失彼,造成一些错误。所以当句中出现"和""与""及""以及"等表并列关系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辨析修改病句可从寻找句中两面词、否定词、关联词语、并列短语等标志词语入手,不同标志词语对应不同的病句类型,如果句中出现并列短语则要注意如下几种语病:  相似文献   

4.
搭配不当是高考病句考查的重点之一,而并列短语往往是造成搭配不当的主要“病灶”。利用并列短语这个标志词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辨析搭配不当。归纳起来,因使用并列短语而造成搭配不当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白凌志 《学语文》2013,(4):47-48
高考题中关于病句的判别,对学生而言,一向是个难题。而研究近四年全国各地的病句题,可以发现其中含有并列短语的句子出现的概率相当大,且各个时段的模考中也经常出现类似题目。此类语句考查的常态化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查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往往涉及众多方面:语法、修辞、逻辑、事理等,因此让人深感头疼,这是因为缺乏对病句规律的掌握所致。其实,有些病句具有特殊的标志,掌握了这些标志就能帮助我们快速辨析句子出了什么毛病。下面就是一些病句的特殊标志:1.句中有并列词或并列短语时,要检查这几个概念是否相互包容或各项能否与前后相关成分搭配。例:(1)我们要重视对火箭的研究,导弹、人造  相似文献   

7.
崔乐俊 《山东教育》2005,(14):50-51
汉语句子的主要特点是它有比较严格的语序,主谓宾定状补的顺序相对比较固定,抓住主干,理清枝叶,句子结构方面的毛病应该比较清楚。命题者为了增加试题的难度,会在句子长度、结构上做文章,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增加句子中的并列短语,使主干、枝叶变得更加复杂,干扰考生的视线。据笔者统计:1993年-2002年10年间,全国卷有7年涉及并列短语问题;2004年全国及各省市共14套试卷(上海除外),有9套试卷涉及并列短语问题。并列短语在病句考察中出现率极高。  相似文献   

8.
<正>辨析病句是常考的一种题型,而且有一定难度,"病因"一般不会被轻易看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逻辑知识外.还要仔细揣摩、细心总结一些病句的特殊标志.就能帮助我们快速且准确地辨析句子出了什么毛病。下面是我在学习中总结的一些病句的特殊标志。1.句中有并列词或并列短语时。要检查这几个概念是否互相包容或各项能否与前后相关成分搭配。  相似文献   

9.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很多病句都出在"并列"上,因此我们在辨析病句时一定要关注并列成分。那么并列成分究竟会造成那些语病呢?文中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例析。  相似文献   

10.
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这些"病征"归纳起来有十个方面,也就是十个抓手。一.抓并列关系的短语(标志词为"和"、"或"、"以及"、顿号等等)  相似文献   

11.
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辨析并修改病句有六种类型,但在高考试卷中具体考查运用又可以再细分很多种类,如关联词、介词、数词、副词、并列短语、两面性、代词、多重否定、是字句等。在高考前的宝贵时间里,轻松地记住这些病句的典型,会让广大考生在病句题上轻松得分。  相似文献   

12.
高三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后期复习,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抓住语句中的语言标志,如并列短语、介宾短语、否定词、关联词语、两面词等,对应不同的语病类型,摸索出其中规律,从而很快地寻找出句中的语病。  相似文献   

13.
<正>句子中含有并列短语,句子就变得复杂了,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语病。在全国各省市高考病句题的辨析题中,含并列短语的选项极多。如2012年,全国各省市有15套考察到了病句辨析题,其中含并列短语的有11套(赣、湘、渝、闽四省例外)共23个选项;2013年,全国各省市有15套考察到了病句辨析题,其中含并列短语的有14套(仅北京卷例外)共25个选项。可见,并列短语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花样不断翻新,出现了许多新题型,但在病句考查方面依然力度不减。考生在答题时可能会注意到.有些病句具有特殊的标志.如在一些病旬中常出现并列成分,此时,就要多加留心,因为很可能这个并列成分就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病句辨析题,各类病句还是有一些显著的标志,亦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就能找到辨析病句的捷径。一、辨析病句八大标志1.看介词的使用例如:"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句里由于介词"对"的存在,主语被掩盖住了,造成句子无主语。2.看数量词的使用例如:"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  相似文献   

16.
所谓搭配不当,是指几个词在用作句中相关成分时,意义上不能互相搭配,结构上不能互相关联。"搭配不当"类病句大多结构复杂,且由于其语法结构完整,出现问题部分在句中的跨度大而容易为广大同学所忽略,从而常常成为辨析病句中的一个"隐性杀手"。那么,如何解答"搭配不当"类的病句题目呢?——首先要要抓住句子的主干,分清主谓,分清其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其次是分析句子中的词语搭配是否得当。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三个病症:并列短语、"是"字句和两面性词语。  相似文献   

17.
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辨析并修改病句有六种类型,但在高考试卷中具体考查运用又可以再细分很多种类,如关联词、介词、数词、副词、并列短语、两面性、代词、多重否定、是字句等。  相似文献   

18.
<正>1.看照应。如果句中出现了"好坏"、"高低"、"优劣"、"能否"、"成败"、"多寡"、"得失"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语时,要考虑一面与两面是否照应。2.看并列短语。句子中出现并列成分时,如果是名词,就要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如果是动词,就要看它们排列的顺序是否符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各省市语文高考试题中,语病题是一类常见而且难度较大的题目。如何又快又准地诊断出句中语病是很多语文老师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句子语病常常出现在并列短语中。并列短语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用表示并列的连词"和"、"与"、"同"、"并"、"以及"、"及其"等等;二是用顿号表示的并列,这类并列短语出错  相似文献   

20.
一、并列不当并列不当是句子常见的语病之一,也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病句类型。在辨析病句时,如果看到带有“和”、“与”、“及”、“同”或用顿号分开的并列短语出现,首先应考虑这个句子是不是把不该并列的成分并列在了一起,其次应认真辨别句子是否存在顾此失彼、搭配失当的问题。如: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全国卷Ⅰ)【解析】“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该句犯了将属种关系概念并列的错误。二、两面词误用提承关系的句子,要分析前后是否统一。前面“能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