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用法已经相当成熟,既有对先秦汉语的继承,又有很多的新发展。新发展或与现代汉语相同,或为现代汉语用法之肇端。四者都关涉两个动作,“再”“复”“还”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相同,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将来时态,“又”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可同可异,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现在时态。四者所关涉的两个动作间的关系分为相同、相反、顺承三种。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形容人行为不正派的词:“不三不四”。既然不正派为“不三不四”,显然,人们对于“三”与“四”这两个数字有极大的好感。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第二册《鸿门宴》一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刻画和表现可以归纳为五个“二”、五个“三”、四个“四”。  相似文献   

4.
陈沛先 《广西教育》2014,(2):90-90,102
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落实“双基,’,应注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三方面的“三忌”,提倡教学“四要”。  相似文献   

5.
黄淑珍 《辽宁教育》2011,(11):44-45
数学课程标准把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领域。在其它三个领域我们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而由于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教学内容不做为考试要求,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很庆幸自己能够亲身经历学校的“双四课”教研过程,让自己能够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磨炼中快速地成长.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四人一课”时,我们教研组三位老师同上的《泊船瓜洲》一课,让自己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7.
说“三”     
“三”既可表示定数,又可表示约数,定数指确定的数,比如二加一等于三,四减一等于三的“三”;约数指不确定的数,又叫概数。表示约数的“三”,许多时候跟“多”相联系,我们一口气可以说出“三思而行、三令五申、推三阻四、一波三折、举一反三、三人成虎、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例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杜甫在“三吏”、“三别”中是以诗人的眼光而不是以史官的眼光来叙事的。“三吏”、“三别”分别给古代叙事诗提供了“对话”、“代言”两种叙事形态,形象地表明了杜甫的叙事立场和情感态度。“三吏”、“三别”虽以“时事”入诗,但其所叙之“时事”经过“意化”已经有不同程度的“增饰”和“凿空”。将诗与史打通的跨学科研究,应是将两置于一定的社会化生态环境中,探讨诗与史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而不应是诗与史“互相印证”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一个集综合性、系统性、理论性、政治性于一体的整体性概念,论文从“三纵”、“三横”、“三自信”、“总布局”这四个角度解读中国梦,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继承与创新兼行、利益与动力双驱动、理论与实践互动、点与面双提升。  相似文献   

10.
党政“一把手”要积极参加“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率先“严以修身”,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应始终坚持“心中有党”:做到心中有党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和党的事业;要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决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应始终坚持“心中有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执政为民,“要有担当”,正确处理权力与利益的关系。应始终坚持“心中有责”:坚持科学发展观,善于把握大局,坚持不断改善民生,重视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应始终坚持“心中有戒”: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要模范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相似文献   

11.
本在李晓琪(1994)章的基础上,讨论了3个问题,一是关于“给”“替”歧义句以及“为”引进给予对象的问题;二是关于“给”“为”“替”三词与二价不及物动词共现的问题;三是“给”、“为”、“替”三词互换时的语用区别。  相似文献   

12.
“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一个中心”、“三个坚定不移”,再到“三位一体”,最后发展到“四位一体”。“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依据,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把社会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为确保“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落到实处,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四体”中每一“位”的科学内涵和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体”与“位”,以及各“位”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的基本路线与总体布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德治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上水平,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必须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二是“以德治国”思想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南;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以德治国”方略,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德治环境;四是坚持“以德治国”加强精神建设的设想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阐述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教学与项目实践同步、教学内容的专题模块化与综合实践相结合、案例内容的单元模块化构建与综合实践相结合、案例扩展复现与研讨相结合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模式识别”课程“一体三面”式教学改革实践,然后对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模式识别”课程“一体三面”式教学改革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调研小学低段语文生字词教学,指出传统教学困惑:一是字量“大”;二是抄写“多”;三是听写“旧”;四是运用“乱”。通过教学调查研讨,改革字词教学,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巧铺垫,巧用“一力”(观察力),再养“三心”(耐心、细心、恒心),学习识字“技巧”。二是巧教字,先是游戏导入;再用身体语言、神态语言、口头语言、多媒体语言来教学;最后分“四步”朗读,融合所长。三是巧巩固,改变传统的抄写记字模式,遵循记忆规则,以多样听写等方式来记字。  相似文献   

16.
钟彩虹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127-128,134
运用语言学理论,从句法和语义两个角度对出现在单句中的时间词“刚”、“刚才”和“刚刚”进行对比。主要对“刚”与“刚才”对谓语的要求,与“了”、“在”、否定词、时间词的共现情况及二者能互换的语境进行考察,并从语义上进行解释。其次分别对“刚刚”与“刚”、“刚才”与“刚刚”的异同进行考察,揭示这三个时间词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徐强 《现代语文》2008,(1):127-127
本文对“佚事”“轶事”和“逸事”由于意义相近而通用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以为这三个词语都不同程度地与“失”字相关,并都能解释为“散失”义,故能通用。对个别不能通用的情况,本文也特别指出并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8.
青年教师的培育不仅要关注其专业技能的成长,更要关注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内在诉求,积极探索青年教师“全人成长”思路,实施“三步四策”,以三维度厚植情怀、三层级同研共享、三工程引领需求、三项目优化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助推青年教师快速寻找适合自己的成长渠道,使其在自然、自觉的状态下激发潜在能量,提升专业素养,实现“全人成长”。  相似文献   

19.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新的时代要求,也是未来“概论”课教学创新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走访调研等方法,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三方面剖析了“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深层动因。文章指出“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策略,主要包括制定“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整体规划,明确“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重点任务,“概论”课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助力“四史”教育,提升“概论”课教师“四史”教育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等四个方面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四基”与“四能”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章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为例,分别从“情境创设,发现问题“”揭露课题,引发探究“”概括抽象,理解新知“”数形结合,实现迁移“”例题训练,巩固新知“”回顾总结,设计作业”六个方面展开培养学生“四基”与“四能”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