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丽华 《健身科学》2013,(11):38-38
华佗:妙方化解婆媳矛盾 相传在华佗的故乡沛同谯都有一户人家,婆媳长期不和,遇到一点小事就打得不可开交。有一天,婆媳大吵一顿过后,媳妇来找华佗,  相似文献   

2.
【第一层:讳疾忌医】
  曹操患有“头风病”,这是一种头痛顽疾。按照华佗的诊断,这种病单纯靠吃药是没用的,只有打开头颅,割除脑内的风涎之物才能彻底根除。可当华佗把这个医治方案告诉曹操时,却惹得后者暴跳如雷。曹操认为华佗是存心想谋害自己。如果华佗用利斧打开他的脑袋,自己必死无疑,这根本不是治病,而是“致命”。曹操盛怒之下将华佗投入大牢,并最终断送了一代名医的性命。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名医均各自身怀绝技,华佗和张仲景都曾运用自己的精湛医术为平民百姓巧妙疗疾,其中不少故事如今已流芳百世,令人惊叹不已。华佗:用耳朵判断生死神医华佗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疗疾本事,用耳朵诊病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华佗在出诊时路过一个农户的家门,突然听到屋内传来一个妇人的痛苦呻吟声,他便走上前去认真倾听。推门而出的农夫认出了华佗,连忙恳请名医为自己的妻子诊病。华佗随手从药囊中抓了几味药递给农夫,嘱  相似文献   

4.
有一年,华佗在徐州行医。不料母亲在家乡生病,其堂兄以小车载其母抵达华佗处,华佗见母亲面色苍白,行动喘息,说话无力,脉象沉迟无力,生命危在旦夕。他立即用人参煎汤给母亲服下,母亲病情略有好  相似文献   

5.
杨岚 《中华武术(研究)》2021,(3):122-124,105
华佗五禽戏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并在现代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构建我国特色养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华佗五禽戏的历史渊源入手,重点对养生思想内涵和当代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力求能有效促进华佗五禽戏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秀秀 《健身科学》2008,(9):48-48
华佗妙治喉疾有一次,华佗被王爷请去,为其三岁的小公子治病。小公子经诸医诊治无效,汤药难下咽。但查脉搏正常,脸色无异。这是何种疑难病呢?华佗百思不得  相似文献   

7.
华佗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五禽戏的创始人。关于他的生卒时间,古今书籍中记载多异。西晋陈寿著《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怎样解释“年且百岁”这句话呢? 1980年山西人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亳州地区华佗五禽戏的传承现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探讨华佗五禽戏传承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结论:亳州地区华佗五禽戏的传承取得较好的发展,但在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着缺少整体性的长远规划与定位、缺少评估和反馈机制、保护经费匮乏、分支和流派众多等的困境。建议: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加强对传承人保护、增加经费投入、扩大宣传和加强教育传承等。  相似文献   

9.
“五离戏”是我国传统的体育健身术,它内外兼练.体用兼备,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而创编的。据考证,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模仿鸟兽运动之形来健身治病。西汉马王堆三号墓内的帛画导引图有一些动作就是模仿动物的形冠和姿势的。后来,华佗总结了前人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理论,创编了《五禽戏》。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乐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臂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吾有一术,名五禽之…  相似文献   

10.
罗鸿 《精武》2007,(5):40-41
一、五禽图的源流久练五禽图功法不仅能祛病延年,且能承受重击,易学易行。五禽图,相传为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所创。史书所载,华佗所创乃为五禽戏,而非五禽图。为何又称为五禽图呢?这与代代相承,流传的过程有关。在其流传过程中,必然  相似文献   

11.
白木 《精武》2003,(2):44-45
一、五禽戏的来历五禽戏是我国古代养生之法,创始者足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华佗总结了前人模仿鸟兽动作以锻炼身体的传统做法,创编了一套养生之法,其中包括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这套体操就是五禽戏,它比瑞典人创编的医疗体操要早千多年。  相似文献   

12.
白木 《精武》2002,(3):44-45
五禽戏是我国古代养生之法,创始者是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华佗总结了前人模仿鸟兽动作以锻炼身体的传统做法,创编了套养生之法,其中包括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这套体操就是五禽戏,它比瑞典人创编的医疗体操要早一千多年。  相似文献   

13.
白木 《武当》2003,(10):55-56
一、五禽戏的来历 五禽戏是我国古代体育锻炼的一种方法,创始人是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它比瑞典发明的医疗体操要早一千多年。 一次,华佗看到一个小孩抓着门闩来回荡着玩耍,便联想起“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道理,于是想到人的大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畅和瘀塞停滞而造成的,如果人体也像“户枢”那样经常活动,让气血畅通,就会增进健康,不易生病了。  相似文献   

14.
华佗不仅是名垂千古的神医,就是在养生学上,他也可算是一位承先启后的大师。他总结和发现了古代养生学理论,创立了一套以“五禽戏”为核心的养生功法,从而将以往主要由道家、隐士所推行的修炼术转变为民间可行的养生法。华佗常说,人比门轴越转越灵活,健身关键在一个“动”字上。五禽戏是从祖国预防医学的观念出发,将体育用于医疗和保健事业的最早尝试,华佗提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辟如户枢,终不朽也。”这种锻炼方法正是应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思想创造的一种体育疗法,即摹仿五种禽兽的姿势,用以活络人…  相似文献   

15.
提起华佗,人们自然会想起一个精通内外科医术,第一个应用全身麻醉来作外科手术的医学家。但有许多同志也许还不知道:华佗不仅是一位“妙手回春”的医学家,而且是积极主张强身袪病的一位体育家;他不仅结合自己的体育实践创编了《五禽戏》,而且著论立说,对我国古代的体育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留下的体育思想,闪烁着我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光辉,至今对我们还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武当》2012,(6):56-57
华佗的医术,历来总是脍炙人口。他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可以进行脾脏摘除手术,足见其医术之高明。而他发明的"麻沸散",也是目前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早的纯中药手术麻醉剂。  相似文献   

17.
明代罗洪先所辑《万寿仙书·导引图》卷内的《五禽图》和周履靖所编的《夷门广牍·赤风髓》卷内的《五禽书》源出于华佗“五禽戏诀”,二者图文并茂,是现存于我国古籍刻本中五禽戏图说较早而又较为完整的古本。经过辗转传抄,润改重摹和翻印之后,以“虎、熊、鹿、猿、鸟”替代了《华佗传》中“虎、鹿、熊、猿、鸟”之序。在华佗的五禽戏历经一千多年的演变、繁衍之后,从《夷门广牍》之《五禽书》仍可推测华佗原作之概貌,如虎的发威、鹿的返顾,熊的摆脚,猿的拈果和鸟的伸腰等基本动作,以及以虎、鹿、熊、猿、鸟之戏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锻炼相合的基本内容,较之一般寻引套路,诸如“八段锦”、“五段功”更要朴实精炼。通过实验,证明这又是一套扎实易行和久行必有成效的传统五禽戏导引套路。因此、整理、注释其形、其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而推陈出新,对于丰富我中华民族传统医疗体育手段和理论宝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五禽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我们远古时代。而众所周知的神医华佗所创五禽戏则只在西晋《三国志·华佗传》中有文字记载并无动作图解,真正图文并茂的五禽戏则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名医陶弘景的《养性延名录》里。经过几百年的演变流传,五禽戏虽然分出众多流派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还是围绕着“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编排的,而新编的五禽行,则是在原有五禽戏的基础上,将走与五禽形态结合而来,更适合现代人的健康问题,比如亚健康,颈椎病、腰椎问题等,通过练习五禽行可有效达到缓解和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五禽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我们远古时代。而众所周知的神医华佗所创五禽戏则只在西晋《三国志·华佗传》中有文字记载并无动作图解,真正图文并茂的五禽戏则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名医陶弘景的《养性延名录》里。经过几百年的演变流传,五禽戏虽然分出众多流派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还是围绕着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编排的,而新编的五禽行,则是在原有五禽戏的基础上,将走与五禽形态结合而来,更适合现代人的健康问题,比如亚健康、颈椎病、腰椎问题等,通过练习五禽行可有效达到缓解和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体育》2011,(1):14-18
《吕氏春秋·尽数篇》:“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华佗:“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身。动摇则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当譬犹户枢,终不朽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