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委的领导下,江苏省“两课”教师培训中心于今年暑期在南京师范大学对“两课”教师进行了全面培训。培训中心根据教育部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的精神,集中培训了全省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骨干教师。培训班邀请了有关专家学者作了专题讲座,并就各门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和教学方法作了全面辅导和深入讨论。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姜映梅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全省60余所高校的400多名教师…  相似文献   

2.
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现和价值观,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两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关键取决于“两课”教师的素质。“两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两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即要不断强化教师基本素质当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如何充分发挥“两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提高“两课”教学的有效性,是“两课”教学和改革中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两课”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从“两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主要是指教师对“两课”教学活动起主要…  相似文献   

4.
“两课”教学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师资队伍建设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关键“两课”教学中能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关键在于教师。建设一支善于在“两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两课”教师就必须学好理论。目前“两课”教师中有半数以上是中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其他专业转来教“两课”的,他们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了解较多,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则比较薄弱。当务之急,应加强对中青年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我省高校“两课”教师培训基地于1997年建立以来,摆脱师资培训传统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师资培训路子。我委对“两课”教师的培训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自1995年以来,我们坚持每年举办暑期“两课”教研室主任培训班,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和小型学术研...  相似文献   

6.
周巨安  徐年春 《职业技术》2006,(10):182-182
“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的教学落实有赖于教师良好职业道德行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两课”的必然要求,是教师的基本素质的核心,也是教师为人师表的亮点。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尤为重要,它关系到“两课”教师的道德形象,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两课”教师主要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教师作为“两课”教学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成为影响“两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为了完成“两课”教学的任务,必须从多方面加强教师的修养,提高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浅谈激发高师生积极主动参与“两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张少杰李伟明“两课”,指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两课”教师与高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双边活动中,高师生是内因,是主体,“两课”教师是外因,起主导作用。在“两课...  相似文献   

9.
日前,广东省委高校工委、省高教厅评选表彰了50名1999年高校“两课”优秀教师,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37名,思想品德课教师13名。此次表彰的“两课”优秀教师,都是在高校“两课”教学岗位上工作多年,至今仍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他们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严萍昌 《高教论坛》2003,(6):156-158
“两课”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增强“两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提高“两课”教师的素质。本文拟从思想觉悟、理论水平、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师德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两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1.
论"两课"教师的道德情操及其培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良好的师德风范是塑造优秀的“两课”教师形象、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关键。作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教学的“两课”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同时融入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之中。为此,“两课”教师要多方面进行自我修养,磨炼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2.
日前,广东省委高校工委、省高教厅评选表彰了50名1999年高校“两课”优秀教师,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37名,思想品德课教师13名。此次表彰的“两课”优秀教师,都是在高校“两课”教学岗位上工作多年,至今仍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他们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修养,较丰富的科学知识;教育思想端正,工作认真负责,思想作风正派,有良好的师德;热爱和钻研“两课”教学工作,教学成效突出,在“两课”教学改革和科研、管理以及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许多教师受过省、部  相似文献   

13.
“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只有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才能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然而,当前“两课”教师存在着情绪低落、焦虑、过分担心、缺乏安全感、睡眠障碍、内心冲突、人际关系过于敏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要解决教师这些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为教师“减压”,需要“两课”教师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教委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8年7月在吉林工学院举行了吉林省普通高校“两课”新版系列教材首发式。随后,吉林省教委还举办了邓小平理论“三进”经验交流会和“两课”教师培训班。吉林省普通高校“两课”新版系列教材是在吉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的“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师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任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教育理念,就必须正确认识“两课”教育在培养“四有”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提高“两课”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学水平,增强“两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以“两课”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和优质的教学效果去培养学生对“两课”的信任。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诚学之、笃信之、躬行之”。  相似文献   

16.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两课”教学普遍存在着被歧视的现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探讨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与方法,就成了广大“两课”教师面对的现实课题。 一、提高教师素质,增强人格魅力 提高教师素质是搞好“两课”教学的前提和根本。为此,学校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多为“两课”教师提供一些进修和外出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促使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实现知识更新。教师也应该注重自我学习与提高。首先,多阅…  相似文献   

17.
作为讲授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通称“两课”)的教师,我们始终在关注着学生对“两课”教学的实际接受效果及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为切实提高“两课”教学质量,先后组织了多次教改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目前,“两课”教学普遍存在着吸引力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在“两课”教学中没有正确地认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两课”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相似文献   

19.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与“两课”教学改革姜祖英自1985年以来,国家教委及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多次提出,“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和改革“两课”教学。...  相似文献   

20.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推进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明确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在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中,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两课”教育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推进“两课”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两课”教师的职责所在。 一、坚持与时俱进,体现“两课”教育教学的时代底蕴 党的十六大报告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渗透着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