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体能的极限究竟是多大?大规模的科学研究表明,在许多运动中,物理学和生理学的基本定律主宰着人类体能的极限。例如:短跑选手的速度有赖于肌肉的细胞组织,这些组织决定了他们四肢运动的速度。比耐力的长跑选手,要看他们如何有效利用身体在赛前所储存的能量。举重和其他必须承受巨大压力的选手,可能受限于体型的结构强度。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的社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军  王猛 《体育与科学》2002,23(6):20-21
奥林区克运动的宗旨和精神,是要通过体育使整个人类都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和前途。体育运动作为人类认识自身,改善自身;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决定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即:①奥林匹克教育为人的社会化提供了资源;②奥林匹克价值观念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③奥林匹克理念创造了大社会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有了更多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体育运动能增强人的体能,起到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该文通过对通化市人们的运动情况进行访问调查,针对大家对羽毛球的喜爱、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现在通化市体育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体育运动的发展愿景,为今后通化市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人类动作发展观对中小学生体能教育的启示:发展的阶段性和程序性决定了体能教育对人一生的运动曲线的良性影响;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决定了中小学生体能教育的逻辑层次性.进而对中小学生体能教育操作层面中的课程教材定性、课程教材内容的组织模式及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计调查表对2002-2003年度中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中三人制裁判员的临场情 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裁判员在合理分配体能、判罚尺度与角度、三人协同配合、心理调 节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建议,裁判员应加强三人制裁判法和规则的钻研学习,加强 体能锻炼,加强临场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断积累比赛临场经验,以促进和维护CBA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竞技运动就是力争更高、更快、更强。从人类所跨越的运动史看,竞技水平在体能、技能水平上都不断地得到突破,但运动竞技有没有极限呢?马家军象一股劲风席卷而来,将女子1500米已沉睡了13年、10000米已沉睡了7年的世界纪录大幅度地刷新;运动员在体操器械上所表现出的难以想象的高难度……这些事实证明:人的体  相似文献   

7.
人类身体构造为一高度精密协调的整体,若要明瞭该整体精密调协的运动机能,必先了解身体内个别器官的活动程序,然后再考察各个组织结合成为一整体后的相互作用。这种人体生理的现象,构成人类的思想、行为、言语、感情、文化、运动、创作、发明,进而创造人类社会的知识。今天我们的社会人人关注的体能适应问题及运动适应问题,也就是人类健康运动能力程度的一个客观标准。一个体能适应能力强的人,当然  相似文献   

8.
依据辩证唯物观,从构成体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体育的本质。人、身体运动、体育意识是构成体育的3个基本要素:人是体育存在的前提和归宿;身体运动是体育的手段和表现形式;体育意识连接人和身体运动,成为体育的桥梁。体育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存在、发展等而自主选择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体育的本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运动,作用于人类自身,促进人类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合理地安排饮食、科学地进行大脑思维的训练、掌握经络保健的方法、保持适于自身的最佳体重、加强自身免疫能力,是作者谓之的"人类寿命五步规划”这是人类开启长寿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吗?看了下文,请读者自度。 人的个体寿命究竟有多长?这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但每个人又都不知道自己能够活多大年龄.因此提出对寿命的规划,似乎可能性十分渺茫. 目前医学生物学根据婴儿细胞离体培养分裂代数估计人的极限寿命约为120岁.对比哺乳动物平均寿命是其生长期的8-10倍,人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其生长期为20-25岁,由此估计人的极限寿命约为120-200岁.人体科学的寿命论,还依据人类寿命随历史变迁,年龄段死亡率以及其他统计结果,估计人体寿命应为120-160岁之间. 但是现代的人们,发展中国家平均50-65岁,发达国家 平均65-75岁.远远未能达到上述指标.人们从事社会工作的退休年龄法定在55-60岁之间.因此也谈不上对自己寿命的规划.  相似文献   

10.
二元与一元运动训练理论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善光  陶于 《体育学刊》2007,14(5):19-23
通过对二元与一元训练理论的分析认为,两种理论构建基础以及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体能与技术关系的认识问题,特别是对早期训练专项化及专项化过程中体能与技术相互转化关系的认识。运动训练最终目的是发展竞技能力、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体能与技术是专项竞技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与技术的高度统一是发展专项竞技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早期专项化训练过程中体能与技术的相互转化才是专项竞技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两种"理论"在指导具体的训练实践方面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运动训练学》对体能结构的认识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体育测量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众多指标中筛选出10项指标作为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对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评价具有实用价值,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篮球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材料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材料技术是一个独立的技术领域,对其他技术领域起着引导、支撑的关键性作用,对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样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体育运动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从某种意义来说,现代竞技运动,不仅是运动员之间体能的竞争,更是各国科学技术的竞争,特别是新材料技术的竞争。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不断出现,给竞技体育飞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使竞技体育向着难、新、美、稳、准方向发展。一、新材料技术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1.在运动器材方面的应用现代竞技体育,特别是田径运动,向人类的体能极…  相似文献   

13.
篮球运动员体能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运动训练学对体能结构的认识,从研究指标角度总结了多年来篮球运动员体能问题的研究成果及现状。结果表明: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通过具体指标研究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的状况;而对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综合表现的指标构成及评价研究还未见到。并提出了今后篮球运动员体能研究的深化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一、认识和定位体育教学中的体能练习通过研讨,参与研讨的教师观点各异,但主持团队认为,要想让学生全面发展,就应该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教师应将学生"育成什么样的人"作为体育教育思考的出发点,让学生通过有效的体能练习,得到"实惠",获得"福利"。认识体能练习的必要性后,就很容易对其进行定位,通过体育学习和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  相似文献   

15.
游泳运动员大强度训练恢复重要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范 《游泳季刊》2007,(4):31-32
游泳训练的历史从游泳竞赛出现后发展到今天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游泳训练从无到有;从简单的技术改进,到多种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从单纯追求运动量到注重强度与量的结合;从注重发展运动员的体能到强调技术和专项能力并重发展。也就说,游泳训练的发展同人们对于游泳训练规律的认识水平是分不开的。随着人们对于游泳运动训练规律的深入研究,对游泳运动训练内在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人们开始重视大强度训练后恢复的研究。运动生理学理论指出有氧代谢是无氧代谢的基础,高水平的无氧代谢是建立在高水平的有氧能力基础之上的。这为大…  相似文献   

16.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既重视学生体能发展的基础性,又重视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选择性.田径类项目必选,在于发展学生体能;学生根据爱好和自身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含田径类),在于促进学生个性化技能的发展.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部分中学的调查,发现目前的学时安排不能有效促进学生体能和个性化体能的协调发展,部分学校采用适当增加田径项目教学时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推测一般人的体重有各种计算公式和评价方法。例如: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0=身高(厘米)-105=(身高[厘米]-100)×0.9其实,运动员的标准体重与其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体重有不同要求。每个优秀运动员都非常关心个人体重变化,多是担心  相似文献   

18.
观看网球比赛,观众赞叹的不仅是运动员的网球技术,更感叹其对人类体能极限的突破.现代网球运动的高速发展,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世界顶尖网球运动员将其比赛能力中的技术和体能之比划分为3∶7,可见体能对网球运动的重要性.优秀运动员将漫长的网球赛季期分成若干个短周期,在短周期中加入调整期,用调整期对自己的竞技状态和体能加以保持和提高,以保证比赛时达到较好的竞技状态,取得骄人的成绩.因此,网球运动员调整期体能的训练和保持成为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赛艇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指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运动训练学对体能结构的认识,从研究指标角度总结了10余年来国内外对赛艇运动员体能问题的研究成果及现状。并提出了今后赛艇运动体能研究的深化方向。  相似文献   

20.
CBA"三人制"临场裁判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计调查表对CBA三人制裁判员的l临场执裁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裁判员在分配体能、判罚尺度与角度、三人协同配合、心理i周节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建议裁判员应加强三人制裁判法和规则的钻研学习,加强体能锻炼,加强l临场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断积累临场经验,以促进和维护CBA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