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同学们先看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字:1.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2.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3课《画杨桃》上面句子中带点的字“看”是一个多音字,在上面句子中读“kàn”,意思是用眼睛感受外界事物。在《画杨桃》这篇课文中,有好几个句子中都含有“看(kàn)”这个字。  相似文献   

2.
王志光 《辽宁教育》2011,(12):21-22
经常到基层学校看课,有两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脑海中,一是看课到底应该看什么?是看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教法的运用、讲课的技巧、组织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能力吗?二是评课评什么?是评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教法的运用、讲课的技巧、组织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能力吗?当然,这些方面都应该看,都应该评。一般情况下的看课和评课也主要是以讲课教师的上述方面内容为看点和评点。  相似文献   

3.
作为“日常事实”的看课,评课活动其实大有讲究:看什么,怎么看;评什么,怎么评,都值得研究。要想使自己真正通过看课,评课活动得以自我提高,看课者必须善于计划和反思。准备看些什么,看细节,看幼儿,看教师,看策略还是看互动,看者只有具备了大致的“看”的框架,才不至于看不出道道,不至于在评课时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4.
佐斌 《湖北教育》2003,(9):14-15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个人往往是中心,教师“讲”得好不好。板书是否美观工整就成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常用的最重要标准。“听课”、“看课”的对象当然都是讲课者——教师。“听课”“看课”之后要“评课”,听课者一般对上课教师评头论足,区分上课人的名次与好坏,自己好像是局外人。我们倡导看课后要将看课者自己的认识、感受、理解、评价和建议等表达出来,与上课者和其他老师分享。 那么,“看课”该看什么?概括来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哲学教材中有两处“看本质”内容:一处是第三课在讲“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时,要求看问题要看本质、看主流(以下简称第三课“看本质”);另一处是第五课在讲“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论意义”时,要求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下简称第五课“看本质”)。教学过程中有同学提出,这两个“看本质”有何异同?怎样理解?下面就此谈一点个人浅见,请专家学者指正。笔者以为,教材中这两个“看本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表现在:首先,两个“看本质”的含义不同。第三课的“看本质”,实际上是看…  相似文献   

6.
建立并完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随课看课"制,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客观要求。"随课看课"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的一种手段,其操作策略在于:看方案设计,"搭好架";看课前准备,"张好弓";看过程性指导,"唱好戏";看对"问题生成"的关注度,"支好点";看活动实施成效,"站好位"。从而"随课"不"随意"、"看课"有"看点"、"指导"有"方向",以此推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哲学教材中有两处"看本质"内容:一处是第三课在讲"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时,要求看问题要看本质、看主流(以下简称第三课"看本质");另一处是第五课在讲"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论意义"时,要求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下简称第五课"看本质").教学过程中有同学提出,这两个"看本质"有何异同?怎样理解?下面就此谈一点个人浅见,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哲学教材中有两处“看本质”内容:一处是第三课在讲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时,要求看问题要看本质、看主流(以下简称第三课“看本质”);另一处是第五课在讲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论意义时,要求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下简称第五课“看本质”)。教学过程中有同学提出,这两个“看本质”有何异同?怎样理解?下面就此谈一点个人浅见,请  相似文献   

9.
如何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每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为了评价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基本模式,评价课堂教学宜"六看",即看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功底、教学效果。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促进教师教学的进步,才能使教师真正能上好一堂课。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在南通中学,笔者和参加苏教版高中教科书实验的数百位同行一起,有机会“看”了苏教版教科书编写组核心成员唐江澎老师的一节演讲指导课。唐老师的课不止是有听头,更有看头,现场感十足,看他的课更有味,更有收获。  相似文献   

11.
任琨 《教育文汇》2011,(11):44-45
语文新课标给“口语交际”课确定的目标是:“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新课标对五至六年级段口语交际课有比较具体的目标要求,既看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是否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还要看内容表达是否清晰明白;更要看倾听他人说话是否耐心。  相似文献   

12.
学校领导同志要领导教学工作,少不了深入课堂看课和看课后评课。教师之间为了互相学习,也要互相看课,共同探讨。近些年,看课评课的风气很盛,这种现象可谓十分可喜。可是许多同志看课评课尚不甚得法,特别是领导同志常常是光看不评。课看了不少,而对上课教师帮助不大。本文拟就看课评课简略地说点看法,供参考。先说看课。看课要做到“三兼”: 第一,看一节要兼知前后。教师的教学一般以一个章节或一篇课文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每一节课  相似文献   

13.
“四看”复习法是纵看过程,横看对比,俯看联系,逆看典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审视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对生命现象和本质的感悟,较好地实现生物学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汪向明 《小读者》2011,(2):43-43
许多小读者朋友喜爱看书.课内书不得不看,课外书选自己喜欢的看。可是.爱读的却不多,可能是怕自己嗓音不妙、读音不准.也可能是觉得读太费劲.不如看来得畅快。其实.“读”较之“看”,起码有以下几点好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很庆幸自己能够亲身经历学校的“双四课”教研过程,让自己能够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磨炼中快速地成长.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四人一课”时,我们教研组三位老师同上的《泊船瓜洲》一课,让自己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低年级“听课”中的“看课”□甘谷县城关区南关小学宋生无论是公开课、观摩课、实验课或其它教学课,凡参加者,在“听课”的同时,还应兼顾“看课”。听课是了解某个教师在教学上的一项重要手段。听课者应在听完课后归纳、总结别人在教学上的一技之长为我所用。这能...  相似文献   

17.
《看月食》(九年义务教材第四册第19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爸爸带“我”和妹妹看月食,妹妹明白了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的缘故,说明有了科学知识能破除迷信。重点是理解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和爸爸的话,从中了解什么是月食及月食形成  相似文献   

18.
育教界有“听课”的行话,却没有“看课”的说法,但我认为“看课”的内涵远非“听课”所能包括。传统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是先生讲、学生听。讲得如何是领导、学生和教师们衡量一位老师知识水平与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叶圣老曾很风趣地形容过讲与听的关系:“似乎这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了,象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课堂教学既然是一讲一听的关系,教师当然是主角了,学生只处在观众的地位,即使偶尔举手答个问题,也不过是  相似文献   

19.
看课是教师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再通过思维的活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看课"是教师快速成长,快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20.
《口腔里的变化》一课的教材中,“观察牙齿”部分写到:“对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或者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观察彼此的牙齿。”也就是说,可以看自己的,也可以看别人的。那看谁的更合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