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起学生听课能力的培养,大家一定感到很熟悉,但说起学生看课能力的培养,也许有不少人却感到陌生了。因为在平时的教学和理论研究上,人们比较重视学生听课能力的探讨,而对“无声”的看课能力的培养缺少研究,缺少认识。其实,学生看课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教师的体态运动实?..  相似文献   

2.
育教界有“听课”的行话,却没有“看课”的说法,但我认为“看课”的内涵远非“听课”所能包括。传统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是先生讲、学生听。讲得如何是领导、学生和教师们衡量一位老师知识水平与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叶圣老曾很风趣地形容过讲与听的关系:“似乎这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了,象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课堂教学既然是一讲一听的关系,教师当然是主角了,学生只处在观众的地位,即使偶尔举手答个问题,也不过是  相似文献   

3.
从表面上看,“推门听课”能听到教师的“常态课”,其实并不尽然。因为大多数教师应变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并不怎么强,面对听课人,很多教师会“失态”,多数教师心理紧张,讲课时语言表达都不太正常了。师生本来有说有笑的课堂,由于听课者的出现而变得严肃起来,师生交流不畅,多数学生诚惶诚恐。这是“常态课”还是“失态课”呢?  相似文献   

4.
教研组长是教学第一线的“水下作业兵”,又是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舵手”。然而要当好教研组长,还应做到“六勤”。一、勤听课。教研组长不仅要设计各种类型的教研课和组织本组全体成员听课,在每学年自己还应听完本组每位教师的各种教学课。以便调查摸底而...  相似文献   

5.
高师院校的“说课”活动,不同于中小学的“说课”活动,它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由某个教师“说”,多个同行教师“听”与“评”,说、听、评结合的一种教研活动;是说课教师个别创造性劳动置于听课教师群众性评议之中的一种双向教学交流活动。通过说听评,达到说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优势互补,教学经验相长,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中小学中普遍开展了“说课”活动,对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高师院校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端,致使高师院校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6.
如果将上课比作“炒菜”的话,那么听课、评课就是吃菜和评菜,一线教师不仅要做个“好厨师”,还要做个“美食家”。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上也不存在两堂完全相同的课,因此,评课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笔者以为,在听课和评课中,要做到“三看”和“三评”。首先说“三看”。一看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中心。一言堂的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也算不得好课。“看学生” 的含义主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这节课,黄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学技巧、挥洒自如的教学风格,博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请看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8.
听课笔记是听课者对所听课堂教学过程真实的记录和反思,写好听课笔记有利于客观地评价所听课之感受,认真反思所听课之效果,有助于提高自己评课的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因此,我们应认真写好听课笔记。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写听课笔记,如记流水账一般,只记录课堂教学过程,没有实实在在地记录师生活动中的优劣得失,没有听课“评析”或“建议”、“反思”,所以,无法实现听课之本意。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写听课笔记应做到“三要三勿”。  相似文献   

9.
听课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听课不能盲目听,听课也要“备课”。当然这种说法听起来令人不可思议,听课就听课,干嘛还要先去备课?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当然这个备课,不能像授课者那样备课,但听课前总要大体了解一下授课者这节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就像我们平常看戏,事先要了解一下剧情,看电影、电视事先先看一看电影说明、看一下电视报,了解这一集的大体内容一样。否则就是盲目  相似文献   

10.
“写一处秋景”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4的作文练习。我在一所村小听了一节习作指导课,产生了深切的体会:我们不要只盯着少数名家课、精品课陶醉其中,而要向下看,看普通人的课,看农村教师的课,看随堂课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是课中的片断和听课随想,叙述在此,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思考疗救的办法,促进农村习作教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听课是一个学校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之一。它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交流和探讨,取长补短,有助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不少学校还明文规定了教师每个学期听课的指标和任务。不过,听课只是一种感性认识,而只有认真“研”课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听而不“研”,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节数,而教学能力不会有大的提高。所以,听课要收到实效,需要做到“三研”,即课前“研究”,课中“研思”,课后“研讨”。  相似文献   

12.
一、传统的“听课评课”及其弊端 传统的听课评课,“听”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评”有“被评”和下结论的对象。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它蕴藏了我们习焉不察的文化假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作为老师,“听课”二字常挂在嘴边,而对“听课”含义的理解基本也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的“听别人的课”。国外对“听课”解释为“教学观察”,这不仅仅是“听”,还兼有“看”“评”“思”“学”等行为,变成了一个系统。教学观察包括同事之间互助听课和课堂观察,目的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课堂观察有定量观察或定性观察。  相似文献   

14.
代保民 《今日教育》2007,(7S):58-58
“推门课”.顾名思义.就是学校领导、教研员和其他人员不先打招呼而进入教室听课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简单地看.这种不先打招呼的听课方式确有不“人性”的地方.以致受到部分领导和教师的强烈反对.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来看“推门课”.也许会“推”出另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下“看课”比听课更重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去的听课普遍把“听”作为教研活动的中心,听教师、听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准确性、生动性。而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是否有效的基点都体现在学生的主动、积极、乐学等层面上。因此,“看”课(即观察课)就自然而然地取代了“听”课的本色。  相似文献   

16.
一、要看大纲和教材。目的是了解所要听的课,在大纲的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教师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同时养成教课要熟悉和钻研大纲、教材的习惯。比如,听一位教师教《少年闺土》,先要知道这一课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的第七单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这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能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人。明白了这些,听课就能“心中有数”,评课就有了一定的衡量标准。二、要看教师的教案。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即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应该关心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听课这个老问题。把“听课”改为“观课”,仅仅是一个字的改动.我却认为绝不是文字游戏,正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正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实现了“观课”的目的——通过这个学习平台,促进自己专业化发展。因为听不可以包含观,而溺却包含听,所以我赞同把“听课”改为“观课”。我们在教室里听课,不仅要看到教师的动作、行为和表情,而且要看到学生的动作、行为和表情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细节。也就是说我们到教室里听课,实际上并不只是动用了我们的听觉,仅仅是听教师或学生说话,而且要动用我们所有的感官,  相似文献   

18.
我们听课,不乏遇到这样的情景:有的教师上课时不时用眼睛瞧一瞧摊在讲台上的备课本,使教学中留下“间隙”;也有的干脆把教科书和备课本叠在一起,一手拿着,边看教案边看书,把课上得很不顺畅……没有“忆课”便是症结所在。何谓“忆课” ?“忆课”就是将教案“搬”到讲台上之前的“预演”,即记忆、“内化”教案。为什么要“忆课”呢 ?我们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备好了课不等于就能上好课。而“忆课”的过程,就是填补教案与上课之间的“空白”,完善和深化教案、把课上好的过程。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忆课”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说起学生听课能力的培养,大家一定感到很熟悉,但说起学生看课能力的培养,也许有不少人对其感到陌生了。因为在平时的教学和理论研究上,人们比较重视学生听课能力的探讨,而对“无声”的看课能力的培养缺少研究、缺少认识。其实,学生看课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 美国著名学者理查德·维劳伦早在《讲课的技巧》中说过:“你要想使讲课有成效,最好是采取AIDA的公式,A是注意力,I是兴趣,D是愿望,A是姿势。”(《外国教育动态》1982年第二期)。这句话给我们的启迪是很大的,因为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新天地,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一次语文赛课活动中,一名女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要上课了,她一边佩戴手表一边走上讲台。课中,她不停地看表。课后,她将手表交给一个听课的女教师说:“谢谢你的手表!”听课的女教师接过手表,一个劲地称赞道:“时间把握得不错……”那女教师也如释重负地说:“教案上设计的问题总算讲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