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保中 《物理教师》2004,25(7):0-60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第四讲例2.1对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合理比较,但最后得出的结论(解答)似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2.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物理时间不长,所学知识相当有限,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差,解答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不甚了解,为提高初中学生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笔者对初中物理中的常用解题方法进行归类分析,并结合例题,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戴儒京 《物理教师》2005,26(1):61-62
2004年物理高考(江苏卷)的最后一题(第18题)的“参考解答”,笔者有两点质疑,现提出,与关心高考的同仁研讨.  相似文献   

4.
在各地中考试题中,都有一些难度较大、技巧性很强的计算类选择题.这类题目按常规物理解题方法,需列出数个物理关系式,然后借助数学技巧(如比例性质、不等式性质、分式性质等)进行推导演算才能解答.但是,由于初中学生的数学技巧欠缺,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正确率很低.而用赋值分析求解这类题,就能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王明清  曾存燚 《物理教师》2004,25(12):36-37
本刊2004年第3期p.58刊发了《以“神舟”5号为背景的信息题》一文,该文不仅阐释了我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的政治意义和技术意义,而且还根据我国现行高中教学要求和考试目标要求,将科学技术与物理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系统编写了涉及“神舟”5号知识的物理信息题,较为全而深刻和实用.但该文在对命题3中第(1)、(2)两题的分析解答中,采用的概念、规律和分析方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考试题中,选择题占相当一部分比例,对选择题的解答如能掌握常规方法,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确保准确率.下面略谈初中物理选择题的几种常规解法.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习题中一些典型的求解极值问题,若直接采用物理公式求解往往会出现某个物理变量难以判定,或者是求解过程繁琐冗长,如果能巧妙运用数学方法,便能迅速、准确的得到解答.  相似文献   

8.
2007年第十七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的第三大题第4小题,符合新的物理课程标准,能够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说明题约占60%.一般来讲,说明题跟计算题不一样,说明题需要更多地思考和分析,以理服人.解答好物理课本中的说明题必须做到“六要”。  相似文献   

10.
问题型物理习题是指生疏性物理习题,它是问题的一种特殊类型.根据物理问题的定义.提出了问题型物理习题解答的四个特点和认知心理活动模式;分析和阐述了问题型物理习题解答策略中的五个步骤:习题提出,习题分析,习题求解,习题验讨,习题应用;着重讨论了求解阶段的两种模式:尝试错误式和直觉顿悟式.  相似文献   

11.
黄惠娟 《物理教师》2004,25(8):18-19
华东版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2002年6月第1版)第59页有这样一道习题,题目是:如图1,R1=2Ω,A、B间的电压保持12V不变.  相似文献   

12.
九年级物理是初中生物理学习的最后阶段,涉及整个完整的基础物理知识体系.在教学中,要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授基础物理原理知识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教会学生巧妙的解题方法.传统的物理课堂主要包括教师讲解教材内容和学生动手进行物理实验两部分,在这个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下,考试成绩是考核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和对物理难题解答能力的最终评判方式.由此可见,对初中物理解题方法的研究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要解答各类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比较复杂而有难度,但若掌握了较好的分析方法,就会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既能节约时间又便于找到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4.
贵刊2011年第2期发表了由大庆铁人中学董刚、解玉良二位老师署名为《对2010年海南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答及分析》(以下简称《对》文)的一篇文章,该文对2010年海南高考物理第5题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5.
袁振珩 《物理教师》2006,27(6):32-33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芜湖市初中物理优质课评选工作,感触颇深,收获较大.概括地说,作为国家级首批初中物理课改的两个城市之一,芜湖市的物理教师经过几年的课改实践,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是显见的.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习过程中能否正确、顺利解答完物理习题?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否正确、解题方法是否灵活?显得尤为重要.为避免学生“走弯路”,我们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定势的思维中“走出来”,找到物理解题的关键点,灵活、快速、准确地解答.下面我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常常使用的转换思维的方法进行例析,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投砾引珠.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第二册(初三年级用)第154面图11-12,是说明奥斯特实验的插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参赛须知:★解答请独立完成,不抄题目只写题号及解答.★写清学校班级及联系方式,有辅导教师的请注明.★来信在信封左下角注上“高考物理月月赛”.★截止日期为2006年10月31日,来信以邮戳为准.★2006年第12期登获奖名单,对获奖者编辑部将颁发获奖证书,并有精美礼品赠送.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不可缺少的能力,然而初中学生的物理表达能力欠佳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通过对物理说理题的解答就可以略见一斑:有的不能理解题意,提取有效信息,无从下手;有的不能条理化、规范化地用物理语言准确表达。而说理题的解答不仅能促使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读了贵刊2003年第11期刊出的“高中物理中的习题‘定理”一文深受启发.初中物理也有很多习题结论或解题技巧,它们对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将初中物理部分的习题“定理”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