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相继出台,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不断健全。目前,劳务派遣在我国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2013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用工做了补充、修订和完善。本文将探讨国企在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下的原因和存在的风险,以期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金骅  倪佳赟  徐海森 《科技风》2013,(13):271+273
劳务派遣是劳动合同法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中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对于劳务派遣的规制并未实现立法的目的,社会上出现了劳务派遣被滥用的情况。《劳动合同法》修正草案,修改的主要内容为劳务派遣项目。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被企业认为是降低成本、规避劳动纠纷的渠道。但被派遣员工却认为合法、权利被侵害的原因,看法争议较为突出。作者通过对新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介绍和理解,在结合原因分析上,对"新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对劳务派遣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分工协作越来越紧密,企业所处内外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少企业采用劳务外包和劳务派遣这一灵活的用工方式。但劳务派遣用工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风险,尤其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法规的颁布实施,对公路施工企业非常有必要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的系统分析方法,做好风险控制和合理规避,在充分利用风险带来机遇的同时,认真防范,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4.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方式在我国发展迅速。实践过程中,在责任划分、派遣适用范围、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对劳务派遣的含义、发展状况、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并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周丹 《科教文汇》2013,(9):164-165
2012年底《劳动合同法》最新修正案公布,在同工同酬原则、适用岗位范围、人数比例控制等方面对劳务派遣用工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用工单位深受影响,应加紧规范进程,尽快建立起科学的用工机制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周丹 《科教文汇》2013,(27):164-165
2012年底《劳动合同法》最新修正案公布,在同工同酬原则、适用岗位范围、人数比例控制等方面对劳务派遣用工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用工单位深受影响,应加紧规范进程,尽快建立起科学的用工机制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劳务派遣予以立法规制,对促进劳务派遣的规范操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鉴于在劳务派遣中劳动雇佣和使用分离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在劳务派遣理论研究方面的欠缺,笔者认为《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立法规制上仍存在需要调整完善的几个方面,本文针对劳务派遣仍需调整完善的问题予以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劳务派遣的基本含义,分析了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在县级事业单位中的利弊,深入探讨了县级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优化县级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劳务派遣与业务外包的定义进行了论述,并针对目前所实行的《劳动合同法》,对二者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提出企业合理利用业务外包的经营策略可以有效整合企业外部优秀资源,规避用工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国有企业的用工形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用工模式一劳务派遣,即由派遣单位和员工签订合同,但是工资确实由要派遣单位来支付,这种用工模式的优点在于管理非常方便,劳动争议少,而且派遣单位能够灵活运用派遣员工,但随着这种模式的流行,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薪酬问题是最为严重也是最突出的。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在运用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尤为严重,这不但损害了派遣人员的基本利益,而且对于劳务派遣这种模式的推广也起到阻碍的作用。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的薪酬制度的处理进行了探讨,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饶虹 《科技创业月刊》2014,(3):59-60,63
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变迁,劳资关系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弹性用工的需求使劳动者受雇的形式开始多样化,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用工作为非典型雇佣方式的主要形态日益普及,劳务派遣是否会向业务外包转化,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移动的劳务派遣制员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的评估,指出**移动劳务派遣制员工劳动用工满意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体解决方法,以期达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劳务派遣用工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劳务派遣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引起政府、社会和广大劳动者的关注。当今,在劳务派遣相关法律不断健全,制度日趋完善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劳务派遣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本文针对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科研单位劳务派遣员工的管理现状,旨在协助科研单位逐步完善劳务派遣员工的管理体系,保障各类科研任务和专项工作劳务用工需求,保障劳务派遣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劳动力市场日趋成熟,劳务用工也是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采用了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尤其是我们国企,劳务用工占有很大的比例,由此可见对于劳务用工的管理已成为企业人员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本公司为例讲述新时期新形势下企业对劳务工实行同工同酬的必要性以及肯定性。  相似文献   

16.
吴谦 《科教文汇》2013,(28):200-200,204
劳务派遣用工是一种新兴的用工形式,这种形式大大地补充了传统的用工模式。这种形式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我国的兴起时间并不长,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旧的劳务用工存在着很多的弊病。针对这一弊病,2012年的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旧的劳务派遣用工的改革,大大弥补了这一缺失,也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劳务派遣用工规则的修改进行说明,并透过这一现象看清其改变所透析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劳务派遣用工是一种新兴的用工形式,这种形式大大地补充了传统的用工模式。这种形式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我国的兴起时间并不长,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旧的劳务用工存在着很多的弊病。针对这一弊病,2012年的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旧的劳务派遣用工的改革,大大弥补了这一缺失,也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劳务派遣用工规则的修改进行说明,并透过这一现象看清其改变所透析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编制外用工是高校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形式包括人事代理、劳务派遣和其他临时用工等。多元化的用工形式使得高校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对高校编制外人员的薪酬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激励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合理薪酬制度、优化社会保障福利等角度促进和完善高校与编外人员之间保持良好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其用工形式也逐步向多样化、灵活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在国有企业的各种社会化用工形式中劳务派遣的比重和发展速度特别引人关注,对劳务派遣员工的有效管理也逐步成为大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劳务派遣工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已逐渐成为企业的主要力量.如何管理好、使用好劳务派遣工,已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目前的劳动用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还不能完全解决劳务派遣用工中所有的问题,更需要工会组织发挥协调关系、理顺情绪、排忧解难、凝聚人心的作用.笔者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