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格特征、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情感量表测量50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社会支持、自我和谐是内外向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同时,自我和谐是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因此,人格特征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相互作用间接地影响主观幸福感.结论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题历来众说不一,各抒己见.但比较普遍的认识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对人的人格的扭曲,对人的灵魂的异化.但笔者认为金钱、名利、地位对人的人格的扭曲,对入的灵魂的异化并非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国度、不同制度、不同时代的国家里都有这种情况.只要在金钱、名利、地位至上的社会,它们都会扭曲人的人格、异化人的灵魂,都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文中使用了许多较翔实的材料论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在特定的社会转型期,变态人格(或人格障碍,下同)在审美活动中因受到心理异化等因素的制约,其变态人格与审美心态畸变之间必然形成特定的交互关系以及呈现出诸多心向表征.异常人格的审美心理异化的特异性,与审美的相对性和个体的差异性有着本质的不同,审美异化是人的异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人的审美异化现象,对于我们正常地鉴赏美的事物,鉴别真美与伪美,正确引导人心,以开拓美好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人格研究受到本质论的影响,人格与文化分别处于独白之中。"独白的"人格作为文化中的客体是抽象的和静态的。静态的人格不能全面阐释文化与人的关系。在建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对话的"自我开始替代"人格",自我作为文化中的主体是动态的和开放的存在,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对话的关系。人格与自我的分野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趋势:愈加重视研究的交往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5.
人格价值观的困惑是现代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现代社会一方面物质明高度发达,另一方面人的精神世界存在危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自我失范、价值观崩溃,人成了“物欲”的奴隶。中国儒家人格价值观倡导人性与德性的合一,主张人格平等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崇尚和谐,把人的德性修身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要求以义驭利,这些对于培养健全的现代人格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九型人格是人本主义人格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理论宗旨是从人格内在的发展需求出发,辩证地分析人格自我发展的期望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九型人格理论引入儿童的人格塑造中,有助于教育者及早发现儿童人格发展中潜在的自我期望、人格发展矛盾等问题,因材施教,促进儿童人格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代人格危机与大学生人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转型中,当代社会出现了较为普遍的"边际人格"和副现代人格.根据当前的社会文化现状和人格发展规律,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应着力贯彻文化自觉、促进人格整体和谐发展、教育与自我修养相促进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儒家的理想人格与当代道德人格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道德人格异化现象.回首故往,中国乃道德礼仪之邦,儒家的理想人格更是强调重德精神.通过分析儒家理想人格,吸取其精髓部分,为当代道德人格的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形式上看,行政行为异化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所引发的。而现实中制度只能对行政行为做出模糊的原则性要求,至于行政人员的具体行动则受他的自我价值观支配。米德认为由“主我”与“客我”的辩证统一关系组成了自我,当“主我”的私利追求与“客我”的公利实现共同组成行政人员的自我时,他就生成了混合性人格。对于社会其他职业而言,混合性人格中“主我”与“客我”的对立对职责的实现影响不大,但是,由于行政人员职业的特殊性,“主我”与“客我”的冲突则是导致行政行为失范的本质原因。因此,统一行政人员的“主我”与“客我”认知,把道德价值的内容充分吸纳到制度中,在德制中重塑行政人员的自律性人格,才能从根本上规避行政行为异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师和谐人格是指构成教师人格整体的各个内在要素之间处于协调、平衡与统一的状态,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特征.人格和谐是教师心理素质的核心,参与新课改的动力,成就教育事业的根源.只有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协调,感性理性和非理性统一,才能促进教师和谐人格的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11.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视为自我调整顺利度过每个阶段的"危机",实现每个阶段的"平衡"。后悔往往伴随消极的情绪体验,与内部"不平衡"状态联系紧密,是人格发展需要处理的任务。接受后悔的程度、自我调整以及年龄差异影响个体的生活状态。适应和接受人生后悔经历对人最终实现人格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健康人格、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大学生健康人格、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方法:对705名大学生分别采用健康人格问卷、自尊问卷、《国际大学调查》问卷测量,进而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1.自我和谐、自我-社会和谐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影响(权重分别是0.38、0.30),自我和谐、自我-社会和谐通过自尊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权重分别是0.34、0.26).实践活动能力通过自尊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男生的自我和谐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比女生更大(男生权重是0.42,女生权重是0.29).结论:健康人格、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得到结构方程模型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思品课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并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为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教学时应注意充分体现"活动教学"特点,灵活使用教材,并注意评价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之第三章《心理人格的解剖》阐述了个体"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明人冯梦龙所编《三言》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其创造的故事人物也都极富个性。在分析故事人物个性时,必然离不开对形象的心理、人格进行分析,也就自然无外乎对分析对象"本我"、"自我"、"超我"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社会价值观的转型和个人的人格的异化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小说《沧浪之水》是表现社会转型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分析小说的不同身份、阶层的人物转变入手,初步探究转型时期人格异化的途径与方式、人格异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格异化与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互联网的应用,网络对青少年的人格异化问题凸现。异化是现代科技对人的反作用力的一种客观存在。网络对个体人格的异化导致了网络人的出现。网络异化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减弱或消除网络对青少年人格的异化,需要构建学校、政府、社会和家庭、个人协调互动、五位一体的多重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人的价值异化表现为人格价值与人生价值分离、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分离。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的价值异化现状:劳动依然是多数人谋生的手段,积累物质财富依然是多数人的价值标杆,个体与人的类本质的冲突。价值异化的具体原因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动、强制的社会分工、私有制的存在、价值失范、市场经济的功利性、社会系统各要素发育不均等。对这些具体原因的分析,为克服人的价值异化现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社会正义与劳动之间存在三重关系:在理想状态下的人类社会,通过"生命活动"——劳动,人与自然、自己、社会之间生成一种应然的社会正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命活动的异化(异化劳动),人与自然、自己、社会之间呈现一种异化的关系,各种直接的社会关系被异化为各种物的关系,各种"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条件"统治、支配劳动者;在共产主义状态下,随着人的"生命活动":劳动复归为一种自由、自觉的联合劳动,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结成直接联合体,与自然之间保持一种生态的平衡,不再与自身相异化、不再受到异化物的统治,共同支配各种社会条件和生产力。因而,人与自然、自己、社会之间彰显为一种直接、整体、实然的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9.
<正>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的实质就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人格价值和人生价值。人的价值在各方面应该是统一的,但往往存在分离状态,这就是人的价值的异化。人的价值异化的消解,就是创造条件使人的人格价值与人生价值统一、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统一。一、统一的经济条件:物质财富充沛物质财富充沛是消解人的价值异化的必要条件。即使人类社会具备了充足的物质财富,未必就不存在人自身价值的异化。但是,如果没有达到物质财富的充沛,那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转型中,当代社会出现了较为普遍的"边际人格"和副现代人格。根据当前的社会文化现状和人格发展规律,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应着力贯彻文化自觉、促进人格整体和谐发展、教育与自我修养相促进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