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船舶水尺标志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水尺计重(目测水尺)主观性强、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船舶水尺标志自动识别方法。对待识别的目标图像进行纵向颜色梯度处理,辨明水线;基于标准水尺标志样本图像,目标图像经二值化处理后与样本图像进行匹配;根据计算公式自动求取船舶吃水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为克服传统船舶水尺刻度识别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识别方法.首先对船舶水尺图像进行二值化等预处理,采用结构特征提取算法检测图像中船舶水尺刻度的三叉点特征.三叉点特征从细化处理后的图像上提取,是图像中多个彼此相邻的同类特征点的集合.利用三叉点的位置特征构造图像的特征模板;利用模板匹配方法实现船舶水尺刻度的自动识别.该方法可有效解决采集的船舶水尺数字图像与特征模板尺寸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内河船舶监管过程中对船舶干舷的测量还需人工巡航,增加了海事部门管理成本问题,提出一种不借助船舶水尺标志检测船舶干舷的方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中值滤波预处理,去除孤立点、降低噪声敏感性;考虑图像颜色特性,应用自适应K均值聚类算法识别船舶区域;联合Canny边缘检测和霍夫直线检测的方法,标记船舶吃水线和甲板边线,并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提高检测准确性;基于标定相机和双目测距原理建立图像坐标与世界坐标转换关系,找到甲板中间位置,取其与水面的距离作为船舶实际干舷值。用相机拍摄内河船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内河船舶的吃水线和船舷线进行检测并计算干舷值,用于判断船舶是否超载并及时发出预警,满足海事部门的监管需求。  相似文献   

4.
界定了教育目标、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受教育者素质发展目标和各种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等四个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原则和依据;分析了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所面临的工作体制和结构体系等问题;给出了一个初步的目标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教学试验和观察法对多媒体技术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认为多媒体技术: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高了教学质量;3)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4)强化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5)为武术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体育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体现了时代的需求和导向。本文探讨了体育小说的概念、起源和发展,研究了体育小说价值的表现形式:宣传体育运动在人类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阐述了体育小说价值的特点:彰显体育人文精神;具有强烈的现实警示性和反思批判性;塑造具有现代高尚人格的体育人物形象。构建了体育小说价值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7.
<心岸>是一部占据了诗歌品质的制高点,对理想和爱情有着一种执着追求的抒情话语方式的个人化知识写作,它的价值,正在于作者身体力行地融合了生命艺术和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的美学价值及其教育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究了如何在高校自然科学教学中体现其文化和审美价值,以促进学生知识结构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文章从物理学规律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入手,讨论了物理学的简洁与普适之美;守恒与对称之美;统一与和谐美之;实验设计之美;理想模型之美;数学方法之美,并一一阐述了它们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国以来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建国以来5种版本的全国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了章节内容、教材特点和结构比例,认为各版本教材反映了体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我国体操理论及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各版本章节内容的侧重面体现了各历史阶段高校体育专业的教改要求,适合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教材的发展已形成"体院"和"高校"版二种体系.提出了在21世纪体操教材建议中应探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全国运动会的理性回归的分析,认为全国运动会的理性回归的标志有:全国群众体育先进表彰活动隆重热烈;开幕式全民健身展示精彩纷呈;中国全民健身博览会圆满成功;十运会火炬传递活动轰轰烈烈。现实效果主要体现在:改善了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丰富了新闻宣传活动内容;实现了体育价值观念创新;激活了筹备工作机制;推动了群众体育的普及和提高。最后对全国运动会的理性回归的对未来的影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单点搁浅船随潮位变化的稳性和浮性参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搁浅船能及时、正确地采取应急预案,根据单点搁浅船随潮位的升降表现为其搁浅点水位垂向升降的特征,依据船舶静力学原理,推导随潮位升降的船舶平均吃水、初稳心高度、搁坐力、横倾角、吃水差、艏艉吃水等参数变化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实例及计算结果分析表明:该计算方法在预报或评估单点搁浅船随潮位升降产生的对其稳性和浮性参数的影响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船长与引航员的信息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如何更好地安全引领船舶进出港口的问题,根据国外港口的船长与引航员信息交流资料,国内外相关公约、规定和驾驶台资源管理原理等,针对洋山深水港水域特殊,进出船舶尺度大、吃水深等特点,制作上海港引航站洋山深水港船长与引航员信息交流卡.实践表明,船长与引航员信息交流的开展,促进引航安全.  相似文献   

13.
鉴于船舶在波浪中的六自由度运动中,其升沉、横摇和纵摇运动对船舶工作平台上的设备影响较大,设计一种三自由度并联式波浪补偿平台来减少这种影响。通过对平台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平台的运动学模型。利用ADAMS和Simulink建立带有控制系统时间延迟参数的虚拟样机模型,依据平台的运动学模型设计对船舶运动进行补偿的控制策略,并利用虚拟样机进行仿真,验证平台机构和相应控制策略对船舶运动的补偿效果。结果表明:当控制系统的时间延迟参数取值为1 ms时,平台对船舶升沉、横摇和纵摇运动的补偿效果分别为88.81%、95.44%和91.97%;当控制系统的时间延迟参数取值为0.1 ms时,平台对船舶升沉、横摇和纵摇运动的补偿效果分别为96.04%、99.07%和97.65%。由此可见:平台对误差有一定的包容性;可利用具有船舶运动预测功能的算法为平台提供超前的船舶运动数据或者提高控制系统的实时性来提高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由于船舶轴系支点轴承缺乏相应的振动烈度评判标准,结合支点轴承的日常监测数据,采用箱形图制定低转速工况下的界限值,根据振动烈度随转速增加既有线性增长又有指数增长的趋势,利用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对高转速工况下的界限值进行预测,并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箱形图法制定的低转速工况界限值比较合理,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的预测值比BP神经网络模型的更加准确、稳健,其平均相对误差为2.634%.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整个航道系统的通过能力,避免航道资源闲置浪费,在NaSch模型的基础上制定船舶追越和对遇规则,建立可变道的双向航道船舶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模拟允许变道和禁止变道两种情况下的船舶交通流,得出船舶流量、平均航速与船舶到达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允许变道可以在不影响交通秩序的前提下有效增加整个航道系统的船舶流量和平均航速:当航道船舶交通流较为密集时,允许变道可以明显增加船舶流量;当航道船舶交通流较为稀疏时,允许变道可以明显增加平均航速。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选择大型海事巡逻救助船船型,从成本、技术、能耗、外观等4个方面构建船型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采用证据推理法,借助IDS软件,对各船型进行综合评价.以3 000吨级海事巡逻救助船船型选择为例,通过评价圆舭船型、穿浪双体船型和三体船型,验证该方法在大型海事巡逻救助船船型选择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船舶能耗和排放估测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提出面向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大数据的完全自下而上的船舶能耗和排放估测新方法。该方法视船舶为一种基于船舶航迹的线排放源,在构建船舶网格化轨迹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每个网格航段的持续时间和发动机负载,实现船舶能耗和排放的精细化建模,统一船舶排放总量和空间分布计算。实船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提供更加准确的船舶能耗估计,并可灵活计算各种航行状态、船队规模和时空尺度的能耗和排放清单。  相似文献   

18.
图像处理与神经网络识别技术在船舶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图像处理和神经网络技术,提出一种基于静态照片对船舶进行分类的方法.首先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照片提取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作为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的输入,该神经网络用BP算法(反向传播算法)来进行,由该神经网络将照片中的船只分为大型船、中型船、小型船等3类.用真实的船的尺寸作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另外,提出一种识别船舶类型的方法,用户可以通过GUI进行模拟实验.最后,讨论海上值班系统的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是将图像处理技术集成到传统的船舶导航设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