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而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师教育问题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的教师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围绕着教师教育理念——用“教师教学”取代“师范教育”,教师教育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教育目标——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结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等四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存在着教师教育资源分散、职前职后教育脱节、人才培养模式陈旧、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种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研修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新型师资培育形式,其建设原则和活动特点,符合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平台,开展教师教育改革,可有效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雷晓云 《教育导刊》2011,(12):12-15
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职前教师教育改革需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对教师教育专业的性质、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及职前教师教育影响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路径等问题的认识构成指导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大学化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世界趋势,大学教育之共识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统一,但是,以往“学术性与艺术性”的分歧、当前“专业化与解制化”的争议,始终牵伴着各国大学的教师教育改革之路,也困扰着教师培养模式的选择,甚至陷入教育伦理困境:一些大学倾向以实习课程来增加职前教师的教学经验,却无法避免其教学行为失误给予中小学生的消极影响。秉承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原则,系统梳理大学介入教师教育的历史,重点考察教育研究与职前教师培养的关系演变,尤其聚焦教师教育大学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即教育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的割裂问题。作为以培养教师为主责的师范大学,借鉴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开启的“意识-经验”关系新视域,重构大学视域教师教育改革的方法论,关注教育理论与教学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探寻“理论-实验-实习”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部分教师显露出对教学不适应,以及自身素质不健全的问题,因此,职后教育成为教师弥补自身缺陷、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师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职后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采取合适的职后教育形式来真正起到为教师充电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师范生入职教师教育中存在着诸如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性课程师资力量缺乏、教师教育特色不足等现实问题。高度重视改革的标准化、加强教师标准的约束力、强调"学校体验"的全过程性以及重视教育实践课程等是英国改革入职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经验。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要从思想认识、加强师范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着重加强入职教师教育的实践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入职教师的教育改革,以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质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教师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十分明显。近年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国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新进展:制定教师教育改革新政策,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三阶段培养一体化。比较和分析三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新进展,有助于我们学习和借鉴三国的教育新理念和改革措施,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教师专业化客观上要求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当前,我国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着培训目标不明确、师资队伍水平不高、培训形式化和培训课程随意性大等问题。地方高师院校在教师职后培训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能够在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晓东 《继续教育》2009,23(7):40-42
国家教育政策倾斜力度不大、继续教育机制不健全和现有培训模式缺乏针对性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更新观念,着力构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快师范教育改革,建立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体系,形成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合力,从而搞好“新农村建设”这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赵凌燕 《文教资料》2012,(3):120-121
职前教师教育一直是英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作者分析英国近期推出的教师教育文件及新举措,总结出当前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些重要特征和趋势。这些改革措施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观察与借鉴的窗口。  相似文献   

11.
杨义 《考试周刊》2010,(13):20-20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美国占领军独占日本.开始以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教育制度为目标对日本军国主义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在此情况下,日本根据美国教育使节团的建议,进行了日本教育史上的第二次教育改革——民主化教育体制改革。其中.改变战前完全封闭型的职前教师教育制度,模仿美国建立大学培养教师的完全开放型的职前教师教育制度成为确立战后民主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日本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鉴于日本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不对目前正处于教师教育转型期的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中所出现的变化进行深思。日本战后初期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可以为我们提供某些可资借鉴的教训。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学刊》2008,(4):F0003
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是我校顺应国际教师教育潮流,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实现教师教育战略性转变的新模式。学院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合格教师、特色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课程新体系,开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模式,为向基础教育输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符合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同时有利于实现职前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卓越教师表现出突出的综合素质,其专业成长的个人特征集中表现为形成教学信念、教学兴趣、反思能力、知识管理的能力以及突出的教学能力.要培养出卓越教师,职前教师教育过程必须坚持“理论到实践”与“实践到理论”相结合的路径;在教师职前教育中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改革卓越教师培养机制;增强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背景下职前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背景下,职前教师教育严重脱离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高校教师和师范生中存在着对新课改基本上不了解、不关心,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陈旧,师范生的科研能力亟待加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职前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等与新课改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必须从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原因着手,寻找改革措施,这样才能让职前教师教育更好地引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然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和教师整体素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建设已是燃眉之急。针对这一问题,笔首先论证了教师教育所应具有的课程结构,随后提出了一些职后培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由高等院校(包括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共同承担融师范生的职前培养与在职教师的职后培训为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我国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改革进程中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顺利进行。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就应加强理顺内外管理体制,加强政府责任,进行课程改革,优化教师教育队伍。  相似文献   

17.
创新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创造教育世纪”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艰巨任务,需要大量的创新型教师以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而现行教师教育体系和现有中小学教师的创新素质远不能适应这一需求,必须从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进行起点高、立意新、力度大的全面改革及创新,从改革、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大力开展教师岗位培训,合理引进和完善竞争机制以及开展教育科研等方面加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8.
邹玲娣 《早期教育》2006,(11):21-21
为了促进职初教师的专业成长,多年来我们遵循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教师教教师”的活教育教学原则,坚持以“拜师学艺”的培训模式,促进新老教师的共同成长。 一、从职初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出发 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职初教师根据自身的不足和需求提出自我发展方向.拜有经验、有特长的骨干教师为师。这种由年轻教师提出的发自内心的需求,恰恰是他们寻求专业化发展的心声,作为管理一定要细心聆听。  相似文献   

19.
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促进小学职前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衔接,探索适合于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合作学习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特点,构建了适宜于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引导合作模式和自主合作模式,并说明了两种合作学习模式在实践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展:一是以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办“师范”和师范大学进行综合化改造办“专业”为基本途径,推进师范教育体制的开放度;二是从学术性与师范性整合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提升教师教育水准;三是对教师的终身教育做全盘的统筹安排,积极探索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有效措施,着力完善打造中国人才资源航母的“工作母机”——教师教育体系,保障其高水准且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