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幼教拾贝     
没有架子的父亲马克思在孩子面前从来不摆父亲的架子。他从不命令她们。如果他希望她们做什么事,他只是请求她们帮一下忙,如果他不愿意她们做什么事,他也只是劝她们不要去做。他在孩子们心目中,是一位可敬的父亲,也是一位理想的伙伴和朋友。星期天,他常常和孩子们一玩就是几个钟头。一次,恩格斯来到马克思的家里,见他正在伏案工作,便提醒他说:  相似文献   

2.
<正>小约翰·本总是希望能有一只青蛙,这样他就可以放在口袋里,走到哪带到哪,吓唬女孩子们了。他知道不应该吓唬她们,但他喜欢听到她们害怕的尖叫声。她们认为青蛙又凉又黏,他无法理解这些女孩子。  相似文献   

3.
徐一龙 《大学生》2014,(11):75-75
前段时间,一家很有名的杂志的总编写了一篇很好的编者的话。大体是感谢了读者的认同,称赞了同事,尤其是年轻同事的努力。结尾的一句话让人头一沉:我希望她们做报道,或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在深夜独处之时,能够说,我做了正确的事情,我尊重自己。我不知道她们能不能做到,这要看她们作为人的品级了。无论如何,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相似文献   

4.
“我家辉辉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他就会把图画纸一张张撕破,甚至还大发脾气。“”儿子珉珉一遇到不会做的算术题就说‘我不会做’,非要爸爸帮他做不可。”今天请来聊天的这几位妈妈,她们的孩子都有过类似的情况“。挫折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我们建议不妨让孩子受点儿挫折。”她们这样说。  相似文献   

5.
不知为什么,班里总有一小部分人不认同我,其中还有我曾经最要好的朋友。她们总是找我的茬。现在表面上我和她们还是“好朋友”,但和她们相处时我心里会不舒服。我也一直在想自己究竟哪里做得不对,才导致目前这种状况。我不否认自己的脾气有点糟糕,难道真是因为这个?很想改掉自己的坏脾气,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希望您给我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最著名的作品.这部小说中的一条主要线索是退休面粉商高里奥老头被他的两个女儿搜刮净尽,像挤干了汁水的柠檬一样被扔掉后,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里.娜齐靠他做了贵族夫人,但斐纳靠他做了资产阶级太太,他能以父亲的身份得到她们的尊重是因为他手里的钱可以维持她们荒淫无耻的上层社会生活,当他被她们逼得身无分文中风死去时,他与她们的关系就因金钱的耗尽而结束了.她们没有去关心病中的父亲,没有给他送终,因为在她们的心里,参加巴黎一场最盛大的舞会是“即使踩着父亲的身体走去也在所不惜”的.正是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小说的主人公拉斯蒂涅完成了他征服巴黎上层社会的心理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入园时,要不要也跟风给孩子做一个"拿得出手"的简历?购物卡、胖大海、化妆品……该怎么向老师表示谢意?孩子感冒了,老师希望我把他送到幼儿园吗?我们请来了事件的另一方——老师。她们对我们的"刨根问底"的回答,或许能够帮到你。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师》2008,(11):4-6
他们用并不宽阔的肩膀撑起了生命的希望,她们用柔弱的身躯释放了生命的美丽,他/她们用大无畏的行动书写了教师的传奇! 立一座纪念碑,为中国教师立一座不朽的纪念碑,这样,他/她们才不仅仅在抽象的统计意义上活着,而且永远在生命尊严的意义上活着……  相似文献   

9.
李白现存九百多首诗篇中,以妇女为题材的诗篇,占了相当的比重。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妇女是受压迫最深的,他们处于附庸的地位,一切听命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无法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这就不知道造就了多少人间悲剧。李白,一个热切关怀人民,有着相当浓厚平民气息的诗人,用他大量的诗篇,反映了妇女们的悲惨命运,写出了她们的痛苦、悲愁和希望。  相似文献   

10.
雨露  王智 《教育与职业》2004,(16):51-51
男女间有纯洁的友谊吗 问:我和男友从大一认识已两年了.认识我之前他有很多朋友,包括几个很好的女孩.他们联系很频繁,而且她们有心事都会向他诉说,我男友也很关心照顾她们,她们如果有什么事让他帮助,他都会尽力完成.为此,我们常吵架.为了她们他和我吵架,让我感觉我在他心里一点儿都不重要.他说他和她们之间只是友谊,说我不信任他.男女之间达到这么关心照顾的境界还是友谊吗?我想问,男女间有纯洁的友谊吗?  相似文献   

11.
刘强 《山东教育》2003,(27):63-63
瑞士人不喂孩子吃饭瑞士人是不喂孩子吃饭的,孩子若是饿了,他自己会吃的。对于孩子不会做的事,阿姨只是在必要时给予语言上的鼓励,或者在行动上给予暗示与支持,大人不强行逼他去做,也不包揽。否则的话会抑制孩子的“独立行为”。由于个性受压抑,而使得个性没有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人,他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不会做别人没做的事。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又怎么会有另辟蹊径的创造性呢?瑞士人强调孩子的自主行为。不过于强调纪律,如坐要坐挺,站队要成直线等等。她们倡导孩子独立自由地玩耍,而不过多地限制和控制孩子们的行…  相似文献   

12.
有时候,说实话会带来痛苦。但是如果你对孩子说谎,其伤害会更大,即使谎言是善意的。从小父亲就对卡罗琳和弗丝说,她们的母亲在她俩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姐妹俩对父亲的话一直深信不疑。后来,姐妹俩在大人的谈话中无意中听到她们的母亲并没有死,而是在她们很小的时候与父亲离婚了。不仅如此,卡罗琳还得知父亲扣住了母亲给她们的信件和包裹。“父亲以为他这么做是在爱护我们,不让我们感受到被遗弃的痛苦,”卡罗琳说“,可与此同时,父亲却剥夺了我们与母亲重聚的希望,和我们有可能得到的母爱。”看来,尽管事实是痛苦的,但谎言相比之下则更糟。谎…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之友》2011,(6):44-44
卓玛: 上高中后,我最好的朋友都不在我身边。我时常想念和她们在一起的日子。晚上看天上的星星。我希望天空中能找到她们的影子。在学校我很寂寞,经常一个人发呆。我观在的同桌是一个男孩子,他是个很善良的人.无意中他发现了我的烦恼,现在,他每天都想着帮我。  相似文献   

14.
豆豆专集     
王宝艳 《山东教育》2005,(23):90-90
豆豆是个个性强,又淘气的小男孩,在集体活动中,他经常出怪声,做怪样,只要自己不高兴就乱发脾气,谁劝都不听,做游戏时他总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以至于大家都不愿意和他玩,就连父母对他都束手无策,不知该怎样教育。他父母希望老师能帮助他,让他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5.
宝贝长大做什么日本父母希望心肝宝贝长大后,以什么为职业?根据一项年度民意调查显示,为人父母者最希望儿子将来能出任公职或成为职业运动健将;至于女儿,则寄望她们执教鞭。这项针对6006名小学一年级学童的双亲所做的调查显示,家长希望儿子吃公家饭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6.
儿子放学回来,一放下书包就兴冲冲地告诉我说,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了,不错!他说:“假设我继续保持这种状态的话,以后考上重点大学没问题。”作为父亲,我不希望他只做这样顺利的“假设”,我希望他把问题  相似文献   

17.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怎样使孩子更聪明呢? 有位教育评论家说过:“一个人智慧的高低,并不看他知道些什么,而是看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做什  相似文献   

18.
埃思的父亲是个建筑工程师.他整天忙的都是自己的工作。埃思的童年记忆里并没有多少父亲的印象,他觉得这是自己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并且他不希望这遗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现。圣诞节就要到了.他决定为他的两个女儿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平常女儿们最喜欢的就是听他读书.所以埃思决定为她们写一本书。他想这该是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19.
细心的人都会发现,近几年来,在都市纵横交错的街路旁、小巷边,陡然增添了形形色色的卖烟女。她们每天仁立在街道两旁,做着极其简单的香烟交易。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些都市卖烟女为了生活,勇敢地闯进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的大海洋,尽管她们经历各异,心态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她们都在用她们那纤细的手,编织着美好生活的梦,播种着对生活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使人们一方面希望女性外出工作挣钱补贴家用,另一方面又希望她们不放弃自己的传统责任:即照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