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80—2005年浙江省的环境与经济统计数据,以工业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为环境指标,以人均GDP为经济指标,建立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对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环境增长和环境污染关系曲线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二次曲线并不吻合,而是呈现出三次曲线的趋势.废水和废气排放曲线为倒S型,固体废物产生曲线为单调递增型.  相似文献   

2.
以旅游经济和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对南京市旅游收入与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南京市旅游接待人数进行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后,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旅游收入、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南京市旅游接待人数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长期看,南京市旅游收入与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南京市旅游接待人数之间构成均衡关系,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南京市旅游收入将平均增长0.369%;南京市旅游接待人数每增长1%,南京市旅游收入将平均增长0.846%;从短期看,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对南京市旅游收入的增长影响不明显,南京市旅游接待人数对南京市旅游收入的增长影响明显,短期弹性为0.871。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南京市旅游接待人数增长是南京市旅游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二次型理论在化简二次曲线与二次曲面为标准型、证明不等式、研究多项式的根这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木文拟就一般二次曲线月劣忽+Bxg+Cg名+刀义+E犷+F‘D(A名+B:+C:今0)(1)与直线ax+如+‘二0(al+bl钾0)(2)的交的问题作一般性的探讨,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首先引入解析几何中几条现成的结论。 结论1:在一般的坐标变换下,方程(1)和(2)的次数都保持不变. 结论2:任何一般二次曲线(1),它的图形只可能为以下三大类型,九种情形: 椭曰型:椭圆,点椭圆,虚椭圆。 双曲型:双曲线,两相交直线。 抛物型:抛物线,两平行直线,两重合直线,二虚直线. 对椭圆型和双曲型曲线称有心二次曲线,抛物型曲线称无心二次曲线.除椭图,双曲线,抛物线外,其他六种情形都称…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线性代数中的二次型(二次齐式)与解析几何的二次曲线和二次曲面在表达式与方程,化为标准形与标准方程,有定、半定、不定的几何意义,分类,这四个方面的联系对比,探讨与阐述二次型与二次曲线和二次曲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可在教学中相互为用:一方面可从较直观而易于理解的解析几何问题去推广认识、理解抽象的n无二次型理论,另一方面又可以一般二次型理论来指导分析或加深理解解析几何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二次型是高等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研究二次型的结构及性质,借助例子说明二次型在多项式因式分解、判断二次曲线的形状及计算椭圆面积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二次型是高等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研究二次型的结构及性质,借助例子说明二次型在多项式因式分解、判断二次曲线的形状及计算椭圆面积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二次曲线极与极线理论得出三元二次型可因式分解的充要条件为其系数矩阵奇异,并给出两种分解方法;同时得出二次曲线切线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数学被誉为"科学女王"而几何学是"科学女王"的明珠.结合学过的高等代数中二次型内容与高等几何中的二次曲线相关理论,发现二者的研究对象紧密相联.可以说,高等几何中的二次曲线为高等代数二次型的研究及相关问题提供直观背景,高等代数中的二次型正是概括高等几何中的具体对象而产生更抽象更本质的概念,其来源之一是化二次曲线为标准方程.在此,将几何与代数相结合,对二者内容进行比较讨论,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辩论赛情况简介不久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由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玄武区小学语文名师辩论赛活动在这里举行。此次主题辩论赛的全过程包括辩论、互动交流、专家点评三个内容。活动由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承办。正方:小学生应该提倡研究性学习反方:小学生不宜提倡研究性学习辩论主席:南京市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洪灏正方一辩: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蔡燕正方二辩: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李菲正方三辩:南京市半山园小学张艳正方四辩: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祝鲲鹏反方一辩: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唐隽菁反方二辩: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云南省1985——2003年历年环境污染指标的统计数据和历年人均GDP统计数据,对人均GDP与环境污染(工业“三废”排放量)作相关分析,建立两者之间的计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增长的关系。经研究发现,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和人均GDP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曲线均已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半段,并随人均GDP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曲线走势良好;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则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半段,且尚未达到转折点,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废气排放量将呈上升趋势。但从总体而言,云南省工业环境状况总体上呈逐步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Kaya恒等式可以分解为人均GDP、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三个因素。VEC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存在二氧化碳库兹涅茨曲线,即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随我国经济增长先恶化后改善的倒U形曲线,非化石能源比重与能源强度对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影响显著,但方差分解方法显示能源结构因素和能源强度因素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非常有限。我国"十二五"期间和2020年的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只有坚持节约发展和清洁发展,才能实现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1985~2007年南京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选取工业三废中的废水排放量、废气中的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粉尘排放量等指标,构造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废水排放量、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等环境指标均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其拐点对应的人均GDP依次为4464、10189、9007和12844元(1990年价格),发生转折的年份分别为1992、1995、1994、1996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还没有出现拐点,其排放量仍在持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环保投资和强有力的环境管理是推动南京市在较低的人均GDP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重要驱动因子,南京市今后只有进一步完善目前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才可能最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何时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从GDP角度预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世界一流大学的产生与发展,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当今世界高水平大学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的关系发现:产生世界著名大学(世界前200名)的基本条件是GDP总量超过3000 亿美元,产生世界一流大学(世界前100名)的基本条件是人均GDP达到2.5 万美元。上海、北京等部分发达地区2020年前后GDP总量将超过3000 亿美元,人均GDP将接近或达到2.5 万美元,加之政府的重点支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完全可能在2020年前后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5.
消费水平是居民幸福生活的一项重要指标,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往往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将居民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经验引入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人均GDP、人口数四个因素,通过做回归分析对异方差性、多重共线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发现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受人均GDP、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总人口数的影响相对显著,而受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99-2008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和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了30个省区万元产值氮氧化物排放量随人均GDP变化的环境学习曲线.以所建立的环境学习曲线为依据,预测了2020年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和减排潜力,并计算各省区氮氧化物削减目标和分担率.  相似文献   

17.
对1997—2017年间OECD成员国高职层次院校生均经费的变动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该国人口构成形态、青年就业状况、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等。而后以棘轮效应理论为分析框架进行数理统计,取得如下基本研究结论:影响生均经费的主要因素是一国上年度此项的生均投入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生均经费总体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逐渐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2万美元时,高职层次院校生均经费的涨幅大体高于同期本科高校经费涨幅,也整体高于当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相似文献   

18.
We develop a new dataset using UNESCO source materials on the location of nearly 15,000 universities in about 1,500 regions across 78 countries, some dating back to the 11th Century. We estimate fixed effects models at the sub-national level between 1950 and 2010 and find that increases in the number of universities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future growth of GDP per capita (and this relationship is robust to controlling for a host of observables, as well as unobserved regional trends). Our estimates imply that a 10% increase in a region's number of universities per capita is associated with 0.4% higher future GDP per capita in that region. Furthermore, there appear to be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s from universities to geographically close neighbouring regions. We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DP per capita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simply driven by the direct expenditures of the university, its staff and students. Part of the effect of universities on growth is mediated through an increased supply of human capital and greater innovation. Furthermore, we find that within countries, higher historical university presence is associated with stronger pro-democratic attitudes.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从时间序列变量中分离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的CF滤波方法,对浙江1978-2009年间包括实际GDP、人均GDP、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万人口大学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在校生、毕业生、生均经费等在内的9个时间序列变量进行了消除趋势的处理,进而采用相关度研究和因果检验,对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基准周期退势后的GDP或人均GDP时间序列与退势后的其他7个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共动性和因果关系进行经验统计分析。通过对浙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波动性和协动性分析,总结出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特征。  相似文献   

20.
用人均GDP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σ系数及经济增长率的标准差分别测算了1999年至2007年西部地区12省内部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发现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内部差距逐渐拉大,这不但表现在西部12省(市、区)的总体差异,而且表现在地理位置相近的西南地区各省份之间、西北地区各省份之间,以及收入水平相当的高收入省份之间、低收入省份之间。借用马尔可夫链方法考察单个省份的经济发展行为变化,发现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两个分别向高水平和低水平演进的趋同集团,且稳定性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