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声母基本知识在普通语音学研究中,语音学家分析音节的结构时,把音素(语音的最小单位)分成两类,即元音音素与辅音音素。这种分析方法是各国语音学者所共用的。传统的汉语语音学,亦即“中国音韵学”,是以“字音”(实际上也就是音节)分析为主要任务的。音韵学家把字音分成声母、韵母两部分。这是汉语语音学所特有的分析方法和术语。但是,语音学与音韵学又不是毫无关联的。两者所分析的对象既然是相同的,那么,分析的结果自然也有许多相关之处。我们首先从这里入手探讨。  相似文献   

2.
雷凡语 《时代教育》2009,(8):111-111
本文指出当前高校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主要问题、如将英语音素误读为汉语音素等.笔者提出4点建议,有助于学生从语言、语音学的理论知识上认识英、汉语的音素差异,从而及时改正读错的英语音素,更好地学好英语语音.  相似文献   

3.
语音是外语教学的基础,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汉语语音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些留学生在中高级阶段仍存在"洋腔洋调"的现象。本文从发音机制、音素与音位、记音符号等方面,探讨语音学知识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同时,结合语音学的发展,讨论新时期语音学知识如何有效地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英汉发音的对比特征与英语语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比较语音学的角度,结合语音训练教学的实践,从音素、音节等方面对英汉发音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英汉语音在基本语音层面上的差异,旨在为英语语音教学提出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指导原则.英汉发音在诸多要素上的差异往往导致EFL学习者在处理英语语音信息的过程中受到汉语母语发音的影响而发生负迁移现象,这就证明了在EFL习得过程中了解英汉语音的差异对于语言学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语音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现有教材、教法却无法完全满足该专业的实际需求。我们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剖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音学知识的授课途径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在教学理念上眼光向外,以类型学促汉外融通,同时采用语言"领养"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学外语促汉外整合。  相似文献   

6.
笔者发现在现代汉语语音的教学或自学中,有不少人把i[i]与i[]、[]当作一个音素,读作一个音,实际上它们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书写办法和音素符号不同。普通话的音素共有32个。这32介音素从书写办法和音素符号来分,有四种。其中一种便是一个字母代表3个音素。这个字母便是“i”在“i”bi(笔、碧、逼”等字)的音节中,便是i[i];而在“zi ci si(资此思等字)”的  相似文献   

7.
“义位”论     
为了使语义的分析概括工作做得更加科学、更加精确而又简捷,语言学界做了许多探索。近三十年来,人们对“义素”和“义位”进行研究,就是希望借鉴语音学中确定“音素”和“音位”的方法,来寻求语义的结构规则,以便能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迅速而准确地对语义进行分解和组合,不仅为语言教学与研究和辞典编纂提供方便,而且为今后普遍使用机器翻译和实行人机对话铺平道路。这是一个极其艰巨但却意义深远的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然而在英语发音和汉语发音的对比中却存在某些音素的近似和空缺。在中国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的过程中,这种音素的近似与空缺现象势必会影响到英语发音的准确性,甚至给口语交流造成障碍,从而引起歧义和误解。为此,从两种语言的音素对比分析中研究有关音素的近似与空缺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法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韩国雉岳高中汉语课中"一"的变调教法实际,提出仅就变调规律客观事实的描写是不够的,这使得变调成为一些零散的语言现象,除了死记硬背,难以掌握。但如果引入语音学理论,结合汉语实际,引入平仄相对的对称性概念的话,就会使变调这一现象从看似零散变成统一的规律性特征,便于掌握。  相似文献   

10.
“儿”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基本汉字,在汉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关于汉语“儿”缀与“儿”化的区别,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研究、收获成果,但却很少有人摆脱语音学研究的狭隘,进入语言学的其他研究领域。本文将从前人未涉及领域出发,略论修辞对宜宾方言“儿”的构词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于母语是非声调语言的俄罗斯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普通话时,"洋腔洋调"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运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对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单音节声调进行分析,帮助找出基本的声调偏误现象,研讨相应的教学策略,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概要"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笔者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认为在教学内容上面应该补充国际音标、汉语方言、音韵学的知识,在教学语音时可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另外,对于西方的语言结构理论也提出了质疑,期望能结合汉语实际提出新的基于汉语事实的语言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不"的变调是汉语普通话掌握水平的一个较为明显的标志。对以普通话语音等级为重要教学目标的韩国汉语教学来说,"不"的变调的掌握是涉及语流音变的一系列变化的一种,从"不"的教法设计,可以进一步指导第二外语学习的学生培养语感。本文根据韩国雉岳高中汉语课中"不"的变调教法实际,提出应当引入语音学理论,结合汉语实际,引入平仄相对的对称性概念,就会使变调这一语音变化现象形成语音上成熟的语感实际,便于掌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实验语音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对中高级汉语水平的英、俄母语者在习得汉语上声变调时存在的"洋腔洋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英、俄母语者在"214+非上——21+非上"和"214+轻——21+轻"的连读变调中与汉语母语者相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在"214+214——35+214"和"214+轻声——35+轻声"的连读变调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在汉语的音节中,无论音节包含多少个音素,音节发音的长度是相同的。一般来说,汉语中一个字有一个读音,每个字都是一个语素,这就产生了汉语中音节、语素、汉字相生相应的局面。表音文字让人们认识到了音素,而表意文字让人们发现了音节。汉语中音节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汉语语法的发展变化,本文拟探讨汉语音节对语法的制约作用。一、音节影响语言单位的组合(一)语素组成词双音化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主要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考察江苏省各主要方言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利用语音学中区别性特征理论纠正该省成人学生在外语音素发音方面的典型错误,并通过反复论证和初步实践确认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一、巧借汉语拼音法 1.让学生常问:这个单词为什么会发这个音? 众所周知,英语语音分为辅音音素与元音音素两种,这两者结合就能拼读出英语单词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用汉语进行切入教学:从汉字的声母韵母结合组成汉字说起,让学生先直观地明白英语中的辅音相当于汉语中的声母,而英语中的元音相当于汉语中的韵母。  相似文献   

18.
敦煌文献中夹杂着大量的同音假借字,且很多都是方言土语,给使用这些文献的人带来很多不便;如果不了解这些字的音义,在阅读时就可能会产生歧义,从而造成对文本理解的困难。文章拟从语音学的角度,结合中古音和现代汉语方言,对敦煌文献中的"分雪"一词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9.
一、“功”的含义  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比较抽象复杂 ,学生难以理解 ,其概念的形成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介绍功这个物理概念之前 ,最好先从字面上介绍一下在我们汉语里面“功”的多重含义 :1 功劳。跟“过”相对 ,例如丰功伟绩、功劳、立功 ;2 成绩、效果、成效的意思。例如事半功倍、大功告成 ;3 技术和技术修养。例如唱功、基本功等等。物理学里的功主要偏重于“成效、效果”的意思 ,当然还有它本身的物理意义。这样从一开始就提醒学生注意物理学的功跟人们通常说的“功”不一样 ,这对学生掌握功的概念是有好处的。 …  相似文献   

20.
第七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于2006年10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音信息专业委员会及中国声学学会语言、听觉和音乐专业委员会三个学术团体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社科院、中科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等研究机构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各大高校的17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本届“语音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邀请美国柏克莱大学终身教授王士元先生作了“中国语音学:回顾与展望”的主题报告。王先生从印欧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