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2003年下学年新课程计划、新课程标准、以及一年级新课程教材在我区的推广和实践,广大教师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大胆实践新课程,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和做法,给小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与此同时新课程的实施也给教师带来了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实施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新课程理念融人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中学习,焕发了生命的活力.新课程冲击着陈旧的教学理念、课堂秩序和制度.因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学习惯以及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科学新课程实施中暴露了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根据笔者的亲身实践,出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课程的春风蔚然而至。“面对新课程,我们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一时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众所周知,这是一次全新的改革,将对传统教学的优势自然过渡到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是我校教研组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来了,它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带给了我们全新的感受。我在新课程中不断成长,不断改变着自己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多年来,教师们已形成习惯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新课程理念和要求发生了本质的碰撞。可以说,新教材、新课程、新标准的出台是一次教育的革命。落实新课程主要集中体现在执行新课程标准上,落实新课程标准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要保证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发挥教学评价的杠杆作用;建构适应于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童立新 《现代语文》2007,(7):99-100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给一度迷茫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使语文教学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涌现了一大批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弄潮儿,形成了一大批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新方法,但是,在具体的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理念可以说是形似神异,徒有形式,没有实效,似乎有矫枉过正之感觉,值得让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反思。  相似文献   

7.
杨疆 《中学文科》2006,(10):76-76
当前,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有些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学生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了。针对这些困惑,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像,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已走进初中校园,走进师生生活,走进学生的家庭。新课程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给学生带来了创新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我省推行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第二年,从2005年秋季我省将推行高中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教师怎么教?学生又怎么学?学什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高中数学老师,最近我听了部分学校义务教育新课程汇报课,感想颇深.现介绍两节课堂实例,与各位老师共议新课程。  相似文献   

10.
历时一年的研讨与修改,新课程标准终于满载着时代气息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新的理念,面对课程标准,感到欢欣鼓舞。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新课程标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较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要求。这次  相似文献   

11.
2002年9月,新课程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对新课程的了解越多,研究越多,实践越丰富,越会感到新课程确实带给我们一个明媚的春天。它有着巨大的魅力,有着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公开课在很多地方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同时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存在着偏差等原因,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不断融入到教师的脑海和行动中,也融入到了数学课堂概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新标准、新教材带给数学概念教学许多新的理念和教学方式.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新课程数学概念教学的生命之树,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参与和创造性的学习中才能常青.笔者拟从新课程案例《轴对称现象》的概念教学中,与大家共同探讨,新课程数学概念教学合理情景的创设.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实施高中新课程已一年有余。本期集中刊发一组文章,探讨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学的热点问题,对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作阶段性反思。面对浙江省选用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系统性不够明确的现状,连晓老师等尝试构建新的作文教学体系,分析了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中。语文新课程倡导人文精神,薛万霖老师等就此展开,对人文、文学、文本、课文等进行讨论。语文活动课是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的崭新内容.黄丽君老师等为大家提供了实施范例。阅读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周海英老师等给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指出了当前阅读教学的主要误区。另外,阙银杏老师等就教学评价发表了观点;蒋红卫老师等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了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步步深入,人们对新课程的了解越来越多,研究越来越深,实践越来越丰富,在为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果激动之余,对照新课程的新理念,冷静思考一些课堂现象,我们看到了在热闹、自主背后透露出的放任、随意与浮躁,看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坐井观天》是一则传统的寓言故事,早在80年代,笔者曾执教过这篇课文的公开课。2001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了,笔者参加了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根据自己对新课程初步的理解,重新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再设计此篇课文的教学,又有了新的体会、新的认识,深切感受到,同一篇课文的教学,不但在课改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体现了教师对课改精神更深入的理解,也体现了新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真正感受到:新课程与教师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7.
论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新型的师生关系,语文新课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教师必须努力适应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并在教学中付予创新。语文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语文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新课程的各种特征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南,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必须重建,课堂教学主要应从课堂教学设计、课堂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重建。  相似文献   

19.
2006年秋,高中新课程已在我省全面实施,反思现状.对强化新课程理念,树立新课程意识,努力构建新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和优化教学环境.切实地实施新课程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把考试与实施新课程理念对立起来,认为考试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绊脚石,只要存在考试,搞新课程改革就如同“戴着镣铐跳舞”!我是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通过对一次次考试的反思,我的新课程理念得到了升华,所以我认为考试不但不是新课程改革的镣铐,相反,学生考试的成功与失败恰是对教师是否真正落实了新课程理念的一次检阅.记得2004年我教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