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出去办广播,办看得见的广播”,这是近几年来广播领域倡导的一种发展趋势。从2005年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力、了《直播中国》节目,成为“走出去办广播”的一个范例。这档节目就像一扇开启的窗,为中央台走进地方、地方台走向全国送来了清新的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在《直播中国》节目开办三年来,六次与中央台中国之声合作,推出大型直播节目“走进青岛”,节目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
哈语节目是中央台民族广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哈语节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广播的整体水平,影响到中央台整体水平,影响到国家电台的形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民族之声”哈语广播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寻找发展思  相似文献   

3.
声音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广播的节目质量与传播效果。广播节目的制作中,语言录制是重要组成部分。当声源(嘉宾、受访者等)无法进入专业录音棚中录音,而节目对声音素材仍有较高要求时,外采录制满足了这一需求。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专栏《报时中国经济》为例,从设备选择、外采环境的选择、后期制作等方面阐述了广播语言节目的外采录制技巧。  相似文献   

4.
著名学者李良荣在《中国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一文中说:“时政报道是中国新闻报道中最后一个堡垒,一旦时政报道能突破,中国的新闻传媒可以与世界任何传媒抗衡。”笔者认为,在广播方面,2004年1月1日悄然登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大胆改革创新,以其前卫的现代传播理念,开拓了广播新闻许多新的节目样式,节目形态和节目运作模式,其中,开创的一种新闻模式——互动新闻,对包括时政报道在内的广播新闻改革是一个突破点,它既值得人们称道,又应引起业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方军 《中国广播》2006,(3):34-35
丙戌新春,又一个普天同庆团圆美好的佳节,中央台经济之声结合自身经济报道优势、发挥频率团队合作的特长,为全国的听众朋友精心打造了一台主题为“穿行中国、穿行快乐”的春节大联欢节目——“穿行中国大联欢”。一、整体策划设计精巧,经济、文艺相得益彰,凸显经济之声频率特色经济之声春节特别奉献“穿行中国大联欢”从策  相似文献   

6.
媒体扫描     
中央电台已完成八套节目改版全新播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继推出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华夏之声之后,又大力采取新的改革举措,于2003年末,对台湾广播实行全新改版,推出两套各具特色的节目——中华之声、神州之声;2004年1月1日,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频率改为“民族之声”正式播出;同时央台第一套节目经过重新打造冠名“中国之声”,也已正式开播。至此,中央电台已完  相似文献   

7.
张涛  李新建 《中国广播》2012,(12):97-I0005
音乐之声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类型化音乐电台,以纯粹的节目内容、独特的运行模式、精准的目标定位,开启了中国广播类型化运营的全新时代。为中国广播史册镌刻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闪光标识,以“品质节目”和“品牌活动”,成为全球华语流行音乐最具领先性的指标电台。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2018,(12):98-98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推出大型直播节目《中国改革现场》。直播现场分别设立在浙江金华、广东深圳、安徽小岗村、山西大寨等地。节目以对话的形式,通过对典型地区典型人物的采访,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各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求解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方法路径。中国之声《中国改革现场》节目联合当地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手机客户端、各微信公号等全媒体矩阵全程追踪呈展,同步直播。  相似文献   

9.
涉农广播是中央台历史最悠久的节目类型之一。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台就开办了专门的农村节目。进入21世纪,改革步伐加大,推出了一系列专业频率。2004年1月,作为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一部分,以原《今日农村》为底版的《中国农村报道》以全新面貌推出。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类型节目怎样才能保持生命力?一个有着几十年传统经营理念的节目靠什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大发展、全民理财需求高涨的历史机遇面前,广播证券节目具有并正在发挥着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优势。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栏目为例,对广播证券节目如何突出报道的即时性、实用性、多样性特点,实时报道、实时解读资本市场的最新变化,强化自我识别度,努力确立“证券话语中心”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方军 《中国广播》2009,(3):58-58
2009年春节期间,经济之声以“文化中国”为主题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目。节目秉承“听有品位的广播,过有质量的生活”的频率定位,以“汇聚文化经典,彰显中国精神、共创和谐社会”为宗旨,以大型贺岁专题《2008文化中国》和春节特别直播《和谐中国年》为主体,构架黄金周七天的节目,形成既具文化经典,又兼顾地域文化的整体节目风格。  相似文献   

12.
张涛  李新建 《中国广播》2012,(12):1-I0003
目前,经济之声已形成以“进一步的声音”为标志语、以整半点“报时中国经济”为基本框架,以《天下财经》《央广财经评论》《交易实况》《天天315》《天下公司》《冬吴相对论》等为骨干节目的全新的国家级财经频率。  相似文献   

13.
经济广播电台的节目设置应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而完善。10多年前,珠江经济台采用综合台节目模式,借助传播形式和手段的重大突破,取得了成功;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条件下,经济台应走上传播内容专业化,经济专题为主体的道路;并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体系结合广播传播规律设置经济专题节目。 历史的回顾──“珠江模式” 经济台综合型节目设置分析 1986年,第一座经济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台诞生.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决定了“珠江模式”经济台的特点是综合型的节目设置…  相似文献   

14.
广播改革一直步履艰难,对于国家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而言.每一次改革因影响面大.微调微动的谨慎调整一直是改革的主要特色。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改革的步伐不得不加快.力度不得不加大。此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以第三套“音乐之声”.第二套“经济之声”.第七套“华夏之声”为代表的频率专业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王太华发表在《求是》杂志上的《中国广播影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展繁荣》的文章中指出:当前,电台电视台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突出公益性质,重点是做好制播分离改革试点,努力降低节目制作成本,不断提高节目质量。作为广播改革试点的中央电台音乐之声,2月14日正式启动制播分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改革二十年来顺风逐浪,此起彼伏,广播理念和各种专业手法不断创新。从1986年珠江经济台开播,到1991年上海电台交通信息台开播,广播“窄办”的理念和方式渐成气候,新闻台、文艺台、音乐台、体育台、旅游台……各种各样的专业台纷纷成立,节目播出方式也随之创新,从传统的综合性节目和对象性节目到板块节目.  相似文献   

17.
李平 《中国广播》2004,(8):60-61
近年来,广播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广播最终产品——节目的改革,各频率一般称其为“节目改版”,几乎是一年一小改,两年一大改。许多人认为,节目改版就是将节目改头换面,不过,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实际上,节目改版是广播体制和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节目  相似文献   

18.
《东南传播》2010,(11):145-145
2010年10月,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经济广播承办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经济节目(财经证券)工作委员会2010年会”在武夷山市举行。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分重点城市经济广播的领导参加了会议。“证券广播20年·媒体运作”高峰论坛也同时举行。  相似文献   

19.
杨惠 《新闻采编》2001,(5):26-28
交通广播电台是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广播 宏观整体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也可以说是广播宏观整体改革的产物。所谓“宏观整体改革”与以往的节目制作改革、新闻改革、节目调整不同,它开拓了广播的新功能,创造了广播的新模  相似文献   

20.
遵循中央台文艺之声“故事频率”的理念,《广播故事会》意在打造一个新的故事世界。其前身是2006年5月18日开播的《故事新天地》。但在开播之初,节目制作人员只明确一点:讲短篇故事,为的是适应当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至于究竟讲什么样的故事,没有明确的界定。由于日播的短故事栏目在广播中无同类节目可以学习和借鉴,节目制作人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