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教授打开多媒体课件,似乎很随意地问道:“这节是什么课?”“心理学。”“是不是第一次听心理学课?”“是。”“好,那么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请每人拿出一个本子,我问几个问题,你们如实地记录下自己的第一反应。待会儿, 根据你们的第一反应,我来预测你们的前途和命运。”周教授是认真的吗?头一回听到老  相似文献   

2.
<正>师:当看到我这个陌生人站在讲台上,同学们会想些什么呢?生: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会怎么上这堂课?师:有好奇、有期待、有思考、会提问是优秀学习者的标志。我曾经在这里上过课,你们相信吗?生:不相信(有人说相信)。师:2009年的9月,我就在这里上过一节阅读探究课。同学们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你  相似文献   

3.
我校心理学教授周正先生,学识渊博,风度翩翩。每次上他的课都要提前占座位。周教授登上讲台,打开媒体课件,似乎很随意地问道:“今天这节是什么课?”大家齐声回答:“心——理——学!”“是不是第一次听心理学课?”“是——”“好,”周教授用深邃睿智的目光看着我们,“那么,我们下面来做一个测试:请每人拿出一个本子,我说几个词,你们如实地记录下自己的第一反应。待会儿,根据你们的第一反应,我来预测你们将来的前途和命运。”同学们都被“镇”住了,一脸的惊讶与兴奋。周教授丝毫不以为意:“准备好了吗?第一反应啊,你想什么就记录什么,一犹豫就…  相似文献   

4.
周教授打开多媒体课件,似乎很随意地问道:“这节是什么课?”“心理学。”“是不是第一次听心理学?”“是。”“好,那么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请每人拿出一个本子,我问几个问题,你们如实地记录下自己的第一反应,我来预测你们的前途和命运。”周教授是认真的吗?头一回听到老师这样上课,大家很惊讶,也很兴奋。周教授说:“准备好了吗?一定要是第一反应,你想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就记录什么,一犹豫就不准了——好,我们现在开始。同学们,夏天来了,什么感觉?”“热。”“夏天热,感觉如何?”“难受。”“碰到一群狼,怎么办?”“跑!”“打!”“好,说跑的…  相似文献   

5.
新旧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对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但是,当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时,我们还不时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同学们能配合老师上好这节课吗?”、“老师还没有让你们讨论,你们怎么就讨论开了?”、“你能给老师说一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吗?”、“谁会回答这个问题?请举手!”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教学》北师大版第四册.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这节课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你们想认识老师吗?我姓李,身高1米64厘米,你们也想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刚才我们的谈话中用到了几个长度单位?(米、厘米)1米有多长?请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呢?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师:小朋友们,今天我将带着大家一起学习“统计”。那么,你们知道什么叫统计吗?下面我们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全班无一人举手回答)师:看来,小朋友对统计都不了解。下面我们就来个“华山论剑”,比一比,看谁这节课学得快、学得好。案例二:师:小朋友,你们看过《哪吒传奇》吗  相似文献   

8.
教学(一)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师:(电脑出示全国十运会吉祥物“金麟”)同学们,看今天的数学课谁来了?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跟着“金麟”到十运会去看看,好不好?师:不过,“金麟”想出几条口算题,考考你们,你们愿意吗?请同学们注意看题,知道答案的,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回答。(课件出示口算题。当学生口算到80÷4时,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口算的;当学生口算到75÷3,口算的速度明显没有前面快时——)师:口算是不是有点难啊?下面请同学们用笔算的方  相似文献   

9.
大象和猴子     
一天,大象和猴子争吵起来。大象自豪地对猴子说:“看,我的身体是多么高大,多么强壮。我能拔倒大树,你能吗?”猴子嘴一撇,很快爬上一棵大树,得意洋洋地说:“瞧!我的行动是多么轻巧,多么敏捷。我会爬树,你能吗?”他们争来争去,谁也不服谁,就去找猫头鹰当裁判:强壮和敏捷,哪一个更好? 猫头鹰想了想,说道:“要我当裁判,得先帮我做件事。你们看,河对  相似文献   

10.
一次自习课,我要求学生安静地写作业,谁也不许随便说话,违反者要受到惩罚。教室里安静极了。可过了一会儿,一个功课不错,但纪律有点儿散漫的小枫说话了。我严肃地问:“谁?”周围学生都看他,他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我说:“该罚吧?”他无可奈何地点点头。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轻松一下吧!于是,就上节课学生讨论的“八路军形象”的话题,我郑重其事地说:“罚你表演一个英勇的八路军怎么样?”全班学生都愣住了,继而都兴奋地欢呼起来。小枫也笑着问我:“可以化装吗?”我点了点头。于是,他戴上帽子,把一根皮带往腰上一扎,走到讲台旁边。他先是很认真地…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对于“非正式群体”这个词,以前一直很陌生。但一年前几个学生让我开始了解了什么是“非正式群体”。事情是这样的:在新学年开始的一次三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上,当我正专心为大家讲解理论知识时,发现上节课被我不点名批评的几位同学自己不听讲,还严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我马上停下来征求这几个同学的意见:“老师讲得你们听得懂吗?”“老师,我想玩游戏!”话音刚落,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子明,那是一个个子不高的小男孩。接着,其他几个同学也不约而同地大嚷到:“对!我们要玩游戏!玩游戏!”教室里顿时一片喧哗。“咱们学完今天…  相似文献   

12.
小小擂台赛     
上午最后一节课是一(2)班的音乐课,我像平时一样笑容可掬地走进教室,在黑板上用彩笔写上了“小小擂台赛”几个大字,并在旁边画上了美丽的图案,意在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果不其然,孩子们围着我唧唧喳喳地问个不停:“老师这节课我们不是考试吗,你怎么画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画?”我神秘地一笑:“上课了你们就知道了。”上课铃响了,学生们很快坐到位置上。“同学们,你们喜欢擂台赛吗?就像东  相似文献   

13.
我所带的班本学期升入五年级 ,是我从一年级带起来的。刚接一年级的时候 ,我问过孩子们一句话 :“谁愿意当班干部 ?”他们问我 :“什么叫班干部 ?”我用尽可能让孩子们听懂的话说 :“班干部吗 ?就是帮助老师管理咱们班的一些事。比如 :喊队、收发抄本、每天检查同学们的小手小脚洗干净了没有等等的事。”出乎我的意料 ,全班除一个学生外 ,其余的都举起了手。我很惊讶 ,随即说 :“你们都想当班干部 ,都觉得自己能当了班干部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 :“能 !”我当时答应大家 :“老师一定给你们机会 ,让你们人人当一次班干部。”我的这个许诺不…  相似文献   

14.
一次,我在教《果树园》一课的基础知识时,先在黑板上写下了“晨曦茸毛叨咕大厦将倾逡巡汩汩”几个词语,我没有按照通常的程式来解读词语,而是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将这些词语特别‘拎’出来?假若你们是老师,你们要求学生掌握这些词语的哪些知识?”这一问,学生展开了紧张的思维,个个都想揣摩一下老师的  相似文献   

15.
万事开头难,一节成功的科学课必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怎样设计一个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的开端呢?下面结合几个成功的例子,谈谈自己的看法。案例1在教学《摩擦起电》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好吗?”边说边把事先准备好的小气球,偷偷地在衣服上摩擦几下(摩擦起电),然后粘到额头上,再做一个鬼脸。魔术立刻吸引了学生,做完后问学生:“这个魔术有趣吗?你们想亲自试一试吗?”学生纷纷举手。接着我便引导学生每人做一遍,并分组举行比赛,看谁学得最快最好。由于魔术操作十分简单,所以…  相似文献   

16.
师:大家在上一节课学得很好,很有兴致。现在我们学习课文第二个故事“惩恶”。根据你们第一节课的发言,我觉得大家对这一课书已经理解得很不错了。所以这一段我想让你们自己来学,可以吗?(生:可以)怎么学呢?我想把全班分为两大组,两组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哪组提不出问题,提问权就转到对方。这样互问互答,我们就管它叫“分组擂台赛”,大家能赛好吗?生:能。师:现在再给大家一段时间,你们做一下准备,好好读一下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准备力量,打好擂台。(学生读课文,做准备。)师:好,准备好了吗?(生齐:准备好了。)分组擂台赛现在开始,先由第…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段:师:(初读课文后)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难题?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生:我想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师:(板书:奇妙)谁来说说?生:我知道。我可以用分解法来解释,“奇”就是奇怪的意思,“妙”是美妙的意思。也就是“奇怪美妙”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奇”应该是奇特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是“稀奇”的意思。(场面有点乱,几种意见相持不下。)师: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说明这个问题提得不错。大家找找“奇妙”躲在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出有关句子来读一读。生:在第一节。(生读句子)生:在最后一节也有。(生读句子)师:谁能根据课文内容用…  相似文献   

18.
听说上级部门要来学校检查,师德师风也是检查内容之一,老师们这几天可忙得不可开交。班主任老师特地上了一节“思想准备课”。“同学们,有上级领导要来学校检查,如果找到哪位同学谈话,就不许随便乱讲,知道了吗?”学生齐声回答:“知道了。”师接着便问:“老师有体罚过你们吗?”学生大声说:“有!”老师一脸愁容:“即使老师体罚过你们,也是为了你们把学习搞好,不许那样说。”师又追问:“老师体罚过你们吗?"“没有!”“有——”其中一位学生拖长了声音压过其他同学。老师用严厉的目光盯着他。“对……我刚才没听清楚,我错了。”那位学生忙支支吾…  相似文献   

19.
正【问题】老师,上一讲举力慧同学写那篇优等文的实例,给我印象很深。人家是闯过了选材关啦。不过,几年来,他们这些优等生在闯关过程中是怎么做的,我还不大清楚。您细致地讲讲好吗?选"独有的"材料好,我也想那样做。只是,"独有的"材料在哪儿?也许它就在我身边,可我为什么没发现呢?我刚从四年级升上来,闯选材关,怎样一步步走才好呢?您常讲"三选一",那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们,你们的数学生活过得好吗?”我曾无数次地问自己,但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然而最近我却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数学生活过得并不好,甚至是一塌糊涂!请看以下几个教学片段(采撷于全国小学数学名特教师的课堂实录中。)“”和“△”有规律吗?课堂上,教师在引导二年级的孩子找规律。同学们兴趣高昂,非常投入!最后是一道记忆闯关题:师(出示):你能记住吗?(师隐去图形)生:能记住!一面红的,一面黄的,一面红的,一面黄的……师:你们为什么能记得这么快?生:因为它们有规律呀!师:那么你知道第10面、第95面旗是什么颜色吗?生: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