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训政体制是国民党在1928—1948年间确立和实行的一种独特的政治制度。它的建立是国民党打着向民主宪政过渡的旗号,实现其以党治国和一党专政的具体表现。我们通过这一体制可以看出国民党和南京政府的反动本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是由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过渡过程中产生的,是孙中山民主思想和民主理论的首次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民主内容和民主精神,推动和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正确评价训政体制在我国现代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必须了解训政体制的理论来源,确立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早期宪政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早期宪政思想是20世纪初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产物。它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民主宪政的理解、认识和向往,另一方面也深刻说明了封建传统政治及其文化观念对中国民主进程的严重影响。李大钊的早期宪政思想顺应了中国民主发展的潮流,为后来的民主宪政运动提供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思想素材,但是也留下了一些值得后人继续深思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党关系的演变直接表现为国家发展道路的抉择。抗日战争为中国各党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竞争的平台。在国家发展道路问题上,国民党坚持“一党训政”,中共主张“联合政府”,中间党派呼吁“民主宪政”。国民党为抗衡中共“联合政府”的主张而接过中间党派“民主宪政”的旗帜。中共倡导“联合政府”要求与国民党分享国家权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间党派的政治利益。“民主宪政”与“联合政府”汇合,对“一党训政”形成强有力的挑战,这是战后中国走上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人民民主国家发展道路最深厚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宪政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宪政的伟大开拓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宪政进行了五次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就具有了雏形.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和实践有了初步模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许多著作中深刻阐述了关于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思想,在实践中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制定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抗日战争胜利后一段时期,毛泽东与中共中央对和平宪政作了有益的探索.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已经成熟,突出标志就是<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和实施.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宪政学说,是中国宪政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张君劢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现代新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他关于中国如何实现民主宪政的政制设计中,处处体现出调和的政治理念。虽然这些政制设计脱离了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致使其没有被当时的政治力量及广大国民所接受,其实际政治效果也十分有限,但这不愧为中国民主宪政之路上有益的宪政思考,其民主宪政的政制设计中调和理念所反映的政治智慧具有一定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秦立海 《历史教学》2003,9(5):32-36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对战后中国政治蓝图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现由训政过渡到宪政所作的分五步走的程序设计;二是对宪政时期所要实行的议会制、内阁制和省自治制的制度设计.二者虽然在性质上既非中共的新民主主义,亦非国民党所谓的"三民主义",而是中间势力所一直向往和追求的改良的资本主义,但其在当时却满足了广大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普遍愿望,并成为了检验国共两党有无和平民主诚意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7.
冯波 《时代教育》2009,(9):3-4,8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中,提出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思路.本文试图以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为视角,考察社会主义宪政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发展,粗略梳理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作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针对我国政治体制运行中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对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探索,尤其是对民主政治功能价值取向、民主集中制、克服官僚主义、加强宪政民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深化民主政治改革的进程中,我们研究刘少奇的这些思想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实践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初宪政崩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民党方面与袁世凯方面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国民党人在政治与革命上的不成熟,损害了宪政的内在要求与合法程序。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而国民党及议会设定种种框框和采取措施,冀图限制和夺取其手中的权力。第一招是制定《临时约法》,改变现行的政治体制,把总统虚位化。第二招是制造一个国家两个临时大总统并行运作的体制。第三招是参议院和国会处处限制、阻碍政府的正常运作。第四招是制定宪法不从实际出发,冀图把剥夺大总统行政权固定化。国民党过高地估计了自己,似乎自己支配下通过一纸决议就可以改变政治进程!可以说,民初宪政功败垂成,亦与此息息相关。归根结蒂,是反对党极端不成熟,为反对而反对。民国初年的国民党人缺乏的就是既坚持民主、自由,又善于听取各方意见,照顾各方利益,适时妥协、退让的政治大智慧。另一方面,社会全面腐败,而应对方式选择不当。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三权分立的现代体制,但朝野政治运作,不是扬新抑旧,把新制度的巩固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传统的黑暗面激活,竞相贪腐,以暴易暴。袁世凯是收买、暗杀、分化,黑白两道交相为用。而国民党许多领袖也有这样的冲动,并且在宋教仁被刺之前,他们就跃跃欲试了。综合起来,民初宪政的最终崩毁不外三个原因:1.首要原因是制度设计错误。2.制度设计错误的深层原因是思想变革不彻底。私利固然是重要的行为动机,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文化思想状况。3.民主政治是逐步生长出来的。任何国家的民主制度都有范围逐步扩大和腐败逐步清除的过程。腐败和混乱只能通过民主、法治去纠正和防止。从更深层次去考察,在这场关乎中国宪政前途的较量中,袁世凯固然暴露了专制者的本色,国民党人和中国的精英阶层也显示出理想主义者的幼稚。政治在高扬理想目标的同时,只能从实地出发,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可能达到的最高要求,在刚刚结束宗法专制统治的国度,必须综合考虑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具体说来,各政党及其国会议员应该压抑自己立即掌握政权的欲望,在三权分立体制下接受总统制,并把它纳入法治轨道。但他们热衷于争权夺利,而没有把制度建设和健全法治放在第一位,国家因而陷入混乱纷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地方主义与国民党政府中央权威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主义和中央权威的冲突贯穿国民党政府的始终。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不断侵蚀和挑战中央权威 ,使国民党政府不能真正统一中国。出现这种情况既有历史的原因 ,也有体制和派系斗争等方面的原因。虽然国民党一直在努力加强中央权威 ,地方实力派也并非分裂势力 ,但国民党中央与地方不能统一的状况始终存在 ,并给国民党政府的兴亡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宪政民主体制形成于西方传统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过渡时期,其思想基础是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在西方民族国家建构初期,宪政民主体制基本适应西方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解决了西方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国家认同问题和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问题.但是在目前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宪政民主体制日益受到来自民族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日益表现出局限性,从而现代国家建构要求突破宪政民主体制的局限性,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郭华清 《历史教学》2004,1(9):23-30
章士钊在清末民初曾经热心追求西方的民主宪政.然而,1920年以后,他对民主宪政的态度开始转变,始而怀疑,继而坚决反对中国搞民主宪政,主张中国实行"业治",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什么原因促使章士钊思想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本文试对章士钊政治思想的转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宪政的实质、内涵及其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是一个涉及宪法、社会根本制度、政权组织方式等重大问题的概念.宪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和统治秩序.从西方宪政史的重要文献看,维护资产阶级私有制,实行多党制、议会民主与三权分立等制度,构成了西方宪政特有的内涵.我国已探索出一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宪政民主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问:国民党的"五五宪草"、"国大选举"、"制宪国大"、"行宪国大"都是怎么回事?答:"五五宪草"、"国大选举"、"制宪国大"、"行宪国大"都是国民党反动派所玩弄的宪政骗局,目的是给其法西斯统治蒙上一块民主的遮羞布."五五宪草"是国民党政府1936年5月5日公布的一个宪法草案.当时的情况是:"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各阶层人民强烈要求结束国民党独裁统治,召集国民大会,制定宪法,蒋介石集团为了缓和矛盾,不得不在1932年2月的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上决定,于1935年3月"召开国民大会,议定宪法".于是1933年1月,国民  相似文献   

15.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对战后中国政治蓝图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现由训政过渡到宪政所作的分五步走的程序设计;二是对宪政时期所要实行的议会制、内阁制和省自治制的制度设计。二虽然在性质上既非中共的新民主主义,亦非国民党所谓的“三民主义”,而是中间势力所一直向往和追求的改良的资本主义,但其在当时却满足了广大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普遍愿望,并成为了检验国共两党有无和平民主诚意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6.
从私有财产权入宪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的相互关系,提出私有财产权入宪是政治体制的突破口,是中国走向民主政治、实施宪政的开始,特别强调"私"与"公"的转化以及私有财产权对宪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治发展的制度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框架中构造了中国政治发展的两个重要制度变量:政府制度与宪政民主,而政府制度建设优先于宪政民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渐进改革和增量民主的重要体现。本文接着分析了这种次序安排的原因和局限性,认为政府制度的过密化经营是进行政治性内部化从而引入宪政民主制度的契机,如果不能适时地进行政治性内部化改革,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就可能违背这种次序安排的初衷。  相似文献   

18.
宪政是一个涉及宪法、社会根本制度、政权组织方式等重大问题的政治概念。资本主义宪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和统治秩序,维护资产阶级私有制。实行多党制、议会民主与三权分立等是资本主义宪政特有的内涵。国内的一些宪政鼓吹者正是按照资本主义宪政的本质要求,在中国宣扬宪政民主、倡导宪政改革的,其目的是要虚化、削弱乃至最终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引导中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实质是要在中国确立资本主义宪政制度。因此,宪政决不能成为"中国梦",更不能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9.
《独立评论》时期陈之迈的政治思想虽看似零乱,其实它有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那就是:发展现代经济制度是中国统一的前提,只有现代经济制度的发展,才有健全的舆论和充分的法治;舆论和法治是宪政成功的两个基本条件,宪政的实现是民主政治的基石,民主政治是“上轨道的政治“的本质。同时,民主政治是澄清政治内在逻辑的发展:即加强真论和法治→完善监察体制→推行党内民主→实行民主政治。贯穿此逻辑体系的核心是以和平非武力方式解决政权的更替。  相似文献   

20.
1939-1940年关于民主宪政的争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39-1940年的宪政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各中间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就民主宪政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1939年9月至11月是争论的第一阶段,主要问题是实施宪政有无必要和可能;1939年11月至1940年2月是争论的第二阶段,主要争论怎样实施宪政和实施什么样的宪政问题。1940年2月至9月是争论的第三阶段,集中讨论宪法草案的内容问题。争论当中,各党派关于民主宪政的理念得到了真切的暴露,各种政治力量因此而重新分化和组合,宪政争论和宪政运动也因此具有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