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包姣姣 《英语教师》2023,(1):134-136
阐述美育的内涵。从教育观念、教师自身、教材、课堂活动及教学环境五个方面探究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美育的策略,即转变自身观念,全面渗透美育;立足教师自身,发挥美育的力量;深入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感受美;丰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欣赏美。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一个典型的情感活动过程,更应着眼于学生内在心理结构的构建。教师的教学情感、教材的创作情感、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的沟通融合,形成一个心理活动的有机整体。本文主要从教育观念、教师角色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创新教育包括教育观念、课堂和教材、教学模式和方法、考试和评估体系的创新,其目的是人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已成为当今教师探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高级技术人才,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教育教学的领域很深很广。语文教师要树立综合观念,让教师、学生、教材、生活等因素形成一个整体,发挥语文学科教学的功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5.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树立的四个观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提高教育质量,无疑要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教学设施,师资,教材,氛围等方面的问题,但端正和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亦十分重要。只有对教学中存在问题加以认识、理解,并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才能有助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教学质量。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高等学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领导、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 然而,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育人为本的观念还没…  相似文献   

6.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古今中外的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是以观念变革为先导。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的教学观念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我们的教育紧紧瞄准考试,升学考什么、教师教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要学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整个教学过程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石国兴 《教育探索》2003,34(9):72-74
享受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享受观念、享受能力、享受体验,从而使学生享受学习和生活,保持心理上的乐观和愉悦,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心理教育。享受教育和挫折教育并行不悖、殊途同归,和艰苦奋斗教育相辅相成,和培养兴趣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享受教育不同于快乐教学或愉快教学。享受教育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享受观、正常合理的享受体验和享受能力等内容。教师认真备课和精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对学习活动的积极的心理准备,发现各学科的审美价值,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并投入学习过程,善于业余消遣和培养高雅的业余爱好及追求真善美等,是享受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前,在我国学校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适当引入享受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本质是探索未知,科学发现表现为探究过程.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不应当只是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形成,更重要的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展现数学文化的魅力和追求数学育人的功能——特别是通过数学教育教学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其中实行探究性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活动,既是对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能力的挑战,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洪志忠 《中国教师》2010,(15):63-64
<正>一、教师教育教材建设的现状当前,教师教育教材仍然是学生/教师获取教育教学知识、养成教育教学能力、形成教育教学观念的基本媒介。教师教育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职前教师培养的质量和在职教师教育的效果,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在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学生起作用。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学生以教师为中介,对教材起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学生依靠教师走向教材。  相似文献   

11.
在课改实践中 ,每位教师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都会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机遇、新的挑战 ,都需要有全新的理性思考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笔者认为 :学校领导和实验教师应着力认识和把握以下几点。1 走进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新世纪的课程教材改革中 ,教师要主动领略与新课程教材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 ,要努力适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 ,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教育观念。这些变化必须引导实验教师解放思想 ,…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课程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显性”课程之一,其 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题材。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凸显民族 精神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道德情操,需要教师不 断激发学生情感、挖掘教材资源、导入生活体验、拓展活动平 合、唤醒民族自信,使民族精神教育在学生心中生根、眼中开 花、行中结果,切实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合编的九年义务教育生物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结合了云南特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成为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及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对新教材有以下几点认识。1新教材改变了传统教科书的结构,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1.1传统教科书…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总共有158条活动和探究建议,其中有91条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活动和探究建议。同时,对比正在我国部分省市试验的新课标下各种版本的高中化学新教材和原高中化学教材,在总体框架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材的表达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大幅度更新了学科内容,强调化学与高中学生的学习经验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材料,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策略直接影响教师在课堂中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并没有深层次影响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教材处理不当的现象仍很普遍。本文是笔者以建构主义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教材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闫存芝 《陕西教育》2010,(10):48-48
创新教育是针对师生共同的教育活动.教师只有具有创新的观念才能培养和指导学生更好地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得不断改进、改革教法与学法.力求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从而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教师必须由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转变,必须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学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由老教材观念向用教材观念转变,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设计。因此,政治教师要转变角色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合作教学,探究开放性试题的教学,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要求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变更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采用学案学习方法、体验学习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钻研数学教材,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基础。教师只有通过钻研教材,掌握了教材的特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才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及教学经验转化为教学能力,那么,教学教师怎样钻研理解教材呢?笔者认为,要树立如下钻研教材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9.
创新精神是人类进步的强大动力。一个人具备了创新精神,就等于拥有了一把进步的钥匙。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教学工作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形成丰富独特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素,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求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展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得到了较好的转变,但由于教师对教材理解、把握程度不同等原因,不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水平和教学目标的把握水平存存差异。一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存在着为活动而活动,追求数学课堂表面形式上的热闹氛围,实际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处理好学生活动过程与总结提炼结论的关系。学生从事探究活动的过程是基础,是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概括的前提,学生必须在各种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等探究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感悟与体验,形成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